习大大访中东欧首站选捷克的国家物流战略
2016-03-28 15:40:00
1200
0
第一物流网 王彦丽整理
  第一物流全媒体3月28日讯 (微信:cn156nwes 记者王彦丽整理)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月28日至30日对捷克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捷建交67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对捷克进行国事访问,也是习近平主席对中东欧国家的首次访问和今年对欧洲国家的首访,是中国针对欧洲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如此重大的外交活动为什么选择捷克作为首访国?这背后又有怎样的国家物流战略呢?

  中捷两国面临双边关系重要的历史机遇期

  首先来了解一下捷克这个国家吧。捷克是中东欧地区和欧盟的重要国家,有着特殊的地缘位置。它西邻德国,北接波兰,无论是在地理上、还是政治上都位于东西欧交界处。捷克也是中东欧地区传统工业强国,人均GDP接近2万美元,综合国力在中东欧名列前茅。捷克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该国去年经济增长率达4.3%,这样的经济发展成绩单在欧洲甚为抢眼。

  同时,捷克还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捷克在欧盟以外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特别是在目前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下,2015年中捷双边贸易额达110亿美元,十分难得。

  更为重要的是,中捷关系近两年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捷克中左翼社会民主党执政联盟2014年上台后,一直致力于发展对华友好关系。两国2014年4月签署《中捷外交部新闻公报》,进一步深化彼此合作,为两国传统友好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过去的短短两年时间里,两国高层频繁会晤:捷克总统泽曼2014年10月访华、2015年9月来华出席“9·3”阅兵式,总理索博特卡2015年11月访华。特别是去年9月,泽曼总统来京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成为中捷情谊又一生动见证。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举行前,习近平夫妇与捷克总统泽曼夫妇合影(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中捷两国关系发展态势良好,但能让捷克成为习近平首访中东欧的国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双方有经贸合作等战略上的考量,其中物流战略也成为习近平本次出访的重要看点。

  捷克是“一带一路”的交通物流枢纽

  捷克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致力于成为“一带一路”上连接中欧、东欧、东南欧的交通物流枢纽。去年11月,在中国苏州召开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捷克与中国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府间合作谅解备忘录,是16个中东欧国家中首批签署此类合作文件的国家之一。


2015年11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捷克总理索博特卡(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捷克总理索博特卡也在多个场合表示出捷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热情与积极性,希望成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合作的领头羊。他曾说,捷克是中国企业进入中东与此同时,双方愿加强各自发展战略对接,拓展制造业、核电、金融、航空、纳米、生物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探讨在高铁、路桥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开展合作。

  由此可见,中捷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全方位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中东欧多国期待成为“一带一路”上的物流集散中心

  目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铁路、公路和桥梁建设等基建工程领域的合作可圈可点。未来,双方合作还可以深挖附加值更高的行业合作潜力,包括智能制造、先进的数字化基础设施等。因此,中国希望捷克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更积极角色。

  此外,很多中东欧国家也期盼“一带一路”能给他们带来发展新动力,尤其是对成为沟通中欧的物流集散中心满怀期待。

  比如波兰地处欧洲“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优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一环。“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中波两国政府、企业积极接洽,波兰希望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成为中东欧地区物流中转站和货物集散地。

  中欧班列的开通为中欧、中波陆上经贸带来了新机遇。中国成都至波兰罗兹的“蓉欧快铁”和中国苏州至波兰华沙的“苏满欧”等班列为中波经贸合作再添新动力。

  波兰专家认为,波兰,尤其是位于中部的罗兹市,受惠于“一带一路”。罗兹地处欧洲中心,交通运输设施完善,有望成为波兰乃至中东欧地区的物流中心。

  还有塞尔维亚方面也认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建立在“一带一路”基础上,而塞尔维亚则是中国在中东欧实施“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塞语部专家布兰科·茹约维奇说,一提起中塞合作,就会想到跨多瑙河普平大桥、科斯托拉茨火电站、泛欧11号走廊的E763高速公路、匈塞铁路等。他表示,近年来塞尔维亚已成为中国在欧洲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代表国家。

  3月26日,在对捷克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捷克《权利报》发表题为《奏响中捷关系的时代强音》的署名文章。

  其中就提到,中国同中东欧国家一道,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包容开放的原则,建机制、搭平台、促合作,共同推动“16+1合作”逐渐步入成熟期和早期收获期。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以及中欧不断加强战略对接,为“16+1合作”汇聚了更为蓬勃的动力,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习近平表示,当前,中捷两国面临着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很期待通过这次访问,同捷克领导人一道,提高双边关系水平,推动“16+1合作”以及中欧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所以,此次习近平首访中东欧的代表国家和“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捷克,必将会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更多务实合作成果。

  相关链接:

     历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及成果:

  首次

  2012年4月26日

  会晤地点:波兰华沙

  会晤成果:会晤规划与拓展了中国与中东欧16国互利合作的前景与未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了中国关于促进与中东欧国家友好合作的12项举措,并就推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提出四条原则建议。

  第二次

  2013年11月26日

  会晤地点: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

  会晤成果:李克强总理出席会晤并提出“三大原则”和六点建议。会晤后,双方共同发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根据《纲要》,中国——中东欧国家每年举行领导人会晤,梳理合作成果,规划合作方向。

  第三次

  2014年12月16日

  会晤地点: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

  会晤成果:李克强总理就深入推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提出五点建议。会晤后,中国与中东欧16国共同发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贝尔格莱德纲要》。

  第四次

  2015年11月24日

  会晤地点:中国苏州

  会晤成果: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苏州举行,会议发表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苏州纲要》两份重要文件,取得丰硕成果。

  会晤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包括一个目标和六大重点的“1+6”合作框架。

  一个目标指的是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新型伙伴关系,六大重点包括落实好《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苏州纲要》前进路线图;推进互联互通建设,建设好匈塞铁路、中欧陆海快线;打造产能合作新样板,探讨依托亚得里亚海、波罗的海及黑海港口的“三海港区合作”;创新投融资合作方式,探讨设立16+1金融公司;以农业等领域为突破口,促进贸易投资双增长;扩大人文社会交流,建议将2016年定为16+1人文交流年。

  此外,“高铁外交”成为此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亮点之一。在24日的会晤上,李克强以“高速列车”妙喻“16+1合作”。25日,李克强向中东欧16国领导人发出邀请:共同乘坐“既舒适又安全”的中国高铁。

(根据新华社、海南日报综合整理)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