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斯堪尼亚在大中华区的成长与探索
2015-08-20 23:00:00
1266
0
第一物流网 
       里程表在几年前就坏了,停留在150万公里。多年以来,这辆卡车一直用来执行长途运输任务,运输轨迹遍及中国各地。其中一条线路长达3600公里,意味着驾驶员需要阔别家乡一个月。因此,驾驶员郑师傅在本地制作了一个卧铺安置在驾驶室后部配置了一个,需要的时候,他就可以带着家人在路上了。

  90年代后期堪尼亚配备专门的服务专家

  随着中国内地的市场化改革以及斯堪尼亚车辆数量的增长,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堪尼亚专门派驻服务开发人员,负责中国内地以及台湾和香港地区。

  这样做是为了支持福方国际,该公司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直在这些市场代理斯堪尼亚。销售势头强劲,扩张迅速,但福方缺乏资源和技术向斯堪尼亚客户提供全面的售后支持。

  首先,零件和服务概念被介绍给大客户。斯堪尼亚是这方面的先锋之一,此举进一步巩固斯堪尼亚的市场形象。

  斯堪尼亚的服务专家通过定期拜访有特殊需求的客户,不遗余力地去了解中国市场的运营条件。

  

1988年至1998年间的斯堪尼亚重型运输牵引车

       斯堪尼亚曾拜访一家大件运输运营商,其在上世纪80年代末曾通过香港购买了一辆450马力的斯堪尼亚R143 V8,过去10年时间一直都承担着将重达120吨的发电设备沿着蜿蜒崎岖的道路拉到遥远的建设工地的重任。大体上,这家运营商在其所在地区(重庆)垄断了此类作业,经营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这家运营商对车辆的性能和可靠性以及来自斯堪尼亚的支持非常满意,于是便在1998年购买了第二辆斯堪尼亚 V8,530马力的R144型。

  2000年,斯堪尼亚的服务发展专家与一位驾驶员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将一辆斯堪尼亚P124牵引车组从深圳运送到北京参加运输展览。这趟3,500公里的路程,绝大部分沿着小路前进,高速公路仅占整个路程的三分之一(约1200公里),致使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那时沿线高速公路正在施工,每年新建约1,000公里的高速公路,而这一数字在本世纪开始的建设热潮中将明显增加。

  何墨池就斯堪尼亚在中国首创保养合同做了重要的讲述:他表示:“1999年是里程碑式的一年,当时斯堪尼亚向一位非常重要的客户出售了中国市场上的第一份全面维修和保养合同。除了卡车,该合同还覆盖了半挂车,这在当时即使按西方标准也是很不寻常的。

  

斯堪尼亚维修和保养合同以及霍冶中国的新安全标准

      该客户是霍冶公司,总部设在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液体燃料运输企业之一。基于英国的经验,霍冶知道从车队综合服务将使他们能够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因而将卡车车队保养工作留给斯堪尼亚。在即将进入中国市场时,霍冶与斯堪尼亚接洽并达成服务协议,和他们在英国与斯堪尼亚达成的协议类似。

  除了服务协议,霍冶同时向中国引进了其全球(西欧)燃料运输的技术要求,将车辆安全以及燃料输送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标准。”

  斯堪尼亚在广州成立首家独资经销商

  耐心和毅力在2012带来了另一座里程碑。斯堪尼亚广州成为中国第一个由外国汽车制造商独资经营的商用车经销商。

  斯堪尼亚广州维修车间全部采用最新的技术服务设备,成为其他斯堪尼亚车间的标杆,同时也促进提升行业水平。

  关注中国市场趋势 研究产品需求

  斯堪尼亚的战略小组也在密切关注市场趋势以及竞争对手的表现如何。为了提高效率,很明显中国卡车行业以及主要的物流运营商在车辆总重和车辆技术方面都开始转向西方技术标准。

  鉴于国内车辆生产的滚滚洪流,虽然这将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实现,但未来显而易见。市场正朝着 “A级”车市场前进,斯堪尼亚和其他西欧制造商正是其中一部分。“C级”车市场无挂车小型卡车将很快消失,“B级”车市场目前主要是本地生产的“重型”卡车,随着更严格的安全和排放标准的引入,很可能会在10年后消失。

  

斯堪尼亚广州维修车间

        按照西方的标准,“B级”车市场卡车价格极其低廉,对售后支持通常没有规定任何明确的责任。随着运输行业的成熟,客户将期待更高效的售后解决方案。

  “A级”车市场包括西欧进口的重型卡车。许多客户现在了解,与本地产品相比,进口重型卡车提供更卓越的燃油经济性和生产效率,“A级”车市场卡车的投资将获得更大的长期回报。

  所有这一切都缓解了斯堪尼亚将需要更轻、更便宜的产品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的担心。简单地说,斯堪尼亚会更加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

  采取新措施 销售(中国)有限公司成立

  整个20世纪90年代,斯堪尼亚的调研小组开展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为斯堪尼亚在中国的全球商业模式铺平了道路。第一步,在2003年,从福方国际手中接管中国市场。

  尽管中国已经入世,当时仍然不能建立外资全资进口公司。一个临时的解决办法是在北京设立一个新的代表处,等待新的规章制度施行。为了确保销售和售后支持,独立的经销商则需与斯堪尼亚瑞典签约,而进口渠道是厦门的一个小贸易公司。

  2007年,随着新法规的施行,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成立,斯堪尼亚成为在中国第一个外商独资商用车公司。斯堪尼亚中国可以自由进口,直接任命新的经销商并自行组织零配件分销了。

  为配合销售公司,2010年斯堪尼亚成立了斯堪尼亚中国战略办公室。其目的是维护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促进斯堪尼亚在道路交通、道路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主导和催化作用。侧重于参与与利益相关方的研讨会、培训和公关活动。

  最后,斯堪尼亚旨在此保证其中国客户的利润最大化。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