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斯堪尼亚在大中华区的成长与探索
2015-08-20 23:00:00
1122
0
第一物流网 
  8月20日,也是农历的7月初7。斯堪尼亚举办了第四次“五十年、一路相伴”的媒体见面会,在会上,斯堪尼亚中国战略中心执行董事何墨池就20世纪90年代斯堪尼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讲述。

  

斯堪尼亚中国战略中心执行董事何墨池

       何墨池介绍“斯堪尼亚在中国拥有50年的历史,并以其出色的耐久性和杰出的燃油经济性闻名于世。同时,斯堪尼亚能够向客户提按照具体运营需求精确定制的车辆和服务,具有最大盈利能力、安全性、亦深的驾驶员青睐。”

  在20世纪80年代,斯堪尼亚在香港与台湾的销售取得了良好的开局。而到了90年代,中国内地市场的改革开放更使斯堪尼亚在中国内地的业务腾飞,成为大中华区最大的进口品牌。

  何墨池表示:“在1990-2003年间,斯堪尼亚平均每年向大中华区交付近1000辆卡车和客车。整个20世纪90年代,斯堪尼亚都是在台湾和香港最大的欧洲品牌。其中,在台湾,斯堪尼亚每年交付的卡车数量超越其他欧洲品牌的总和。斯堪尼亚也基本上主宰了中国大陆市场,专注于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客户。这可以说,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也是对于我们品牌认可的事情。”

  当时,斯堪尼亚对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及当地制造卡车持谨慎态度

  对于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在当地制造或组装卡车、客车或者零部件所能够产生的客户价值,斯堪尼亚最高管理依然不确定,这对大多数的西方制造商来说都是一样的。但这种状况即将在90年代末彻底改变。当时,几乎所有欧洲只要的制造商都被巨大的市场潜力所吸引。一些合资协议被迅速签订,但几年后却因合作双方在管理和产权上的分歧以失败告终。

  
       从以上角度来看,斯堪尼亚显得一直过于谨慎,但从1990年初开始一直努力了解汽车市场如何发展,这为未来的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斯堪尼亚香港地区办事处的配合下,成立了由驻扎在香港地区的斯堪尼亚专家和来自总部的专家组成的小组,其中,小组包括来自市场、生产和制造领域的卡车、客车和上装方面的专家,以及来自福方国际(当时斯堪尼亚大中华所有地区的分销商)的市场专家。可以说,该小组对所有重要的地方单位、政府机构和决策者都进行了拜访。

  除了深日了解市场之外,还要为行业合作确定潜在的国内合作伙伴。重点是寻求可以组装或制造符合斯堪尼亚要求的零部件的合作伙伴。当地生产的钢材的质量成为分析的重要部分。小组拜访的公司遍布中国其产品包括从零部件如片簧、减震器、前车轴、传动轴、转向齿轮、齿轮箱、柴油发动机到完整的汽车、卡车和客车。

  最后,一个出乎意料的发现,汽车制造业往往是从航空业剥离出来的,其技术水平也相对先进,在1994年,鉴于大中华区的市场潜力和调研结果,斯堪尼亚在香港成立战略办公室,以协调和加强整个东南亚独立分销商的经营业务,特别是在零部件和服务支持上。

  调研结果,三条路线最适宜在中国发展

  通过调研得出结论,当地卡车工业较西方国家落后几十年。在某些情况下,产品和生产方法让人联想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欧产品。

  本地产品的定位低于西方的重型卡车,这种定位清楚地显现在运输市场结构的方方面面,如:使用的设备类型包括挂车和上装,以及物流上。

  此外,轻型卡车在那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决策者和制造商之间正在进行讨论,以在未来十年左右将卡车制造技术升级至西方水平,即车重超过16吨。集装箱使用的快速增长,使该市场需求急剧转向重型牵引车-半挂车组合。

  而对于生产设备的水平,从“难以想象”到“西方标准”,各种都有。研究小组指出,许多设施都在快速更新至现代化阶段。所以研究小组最后在报告中列举出了三条发展路线:1)与合作伙伴合作当地组装/制造;2)与合作伙伴合作自主组装;3)特许生产。

  研究小组还制作了一份有实力的行业合作伙伴名单,名单中的企业有望符合斯堪尼亚标准。仿造在东方被认为是一门高深的技术,仿造的风险亦成为斯堪尼亚战略评估的一部分。

  一个小规模的战略小组持续保持与重工业部汽车专家的接触,让他们随时了解斯堪尼亚的新发现,并使斯堪尼亚与时俱进,跟上法律法规的更新。

  斯堪尼亚的核心--客户的盈利能力

  斯堪尼亚一直致力于建立服务网络能够及时相应客户需求--包括零配件配送次晨达,现在已深入大多数国家的概念之中。

  在国营贸易时期,严格的法律规定,例如,1975和1983年中国林业部购买的700辆木材运输车的原厂零件采购,每一个贮木场每年只能通过林业部下一次订单,这是对于任何卡车运营来说都难以维系的情形。

  

斯堪尼亚6x6救援车辆采用奥地利卢森宝亚上装

       贮木场的解决方案是联合组织当地制造商生产那个易磨损的零配件。斯堪尼亚售后专家随后的拜访表明,贮木场有熟练的技工。这些卡车受到了很好的保养,运行状况也不错。

  另一个体现斯堪尼亚车辆“顽强生命力”的例子是V8发动机驱动的斯堪尼亚LS140 6x2卡车,其在1976年北京工业展览会上展出。1995年,这辆特别的卡车仍在上海中国外运的仓库服役,且运行正常--此时已历经18年并且运行了几百万公里。

  

点赞
收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