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前夕,天津市市长黄兴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天津现在面临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千载难逢。天津有信心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记者: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天津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黄兴国:当前,经济发展环境错综复杂,实现经济健康发展还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尤其是天津要建成北方经济中心,还要在京津冀区域功能定位中承担更多的经济发展责任,在提高质量效益的前提下,能快还是要尽量快一点。
天津要把良好的势头保持住,发展好,关键靠四点:
一靠深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结合天津实际,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有三项改革要抓紧突破:一是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改革,二是国有企业改革,三是金融改革创新。
二靠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创新驱动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天津未来发展必须吃科技饭、走创新路。一是推进科技体制创新。以滨海高新区为龙头,形成一区15园发展格局,实行全市统一的扶持政策。这样有利于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二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研发转化平台和企业积极性,立足产业基础,瞄准前沿领域,重点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产品。实施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激发一线研发人员创新创造活力。三是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产品之间的竞争,很多企业,如苹果、淘宝、小米等,都是依靠独特的商业模式获得巨大成功。要搭建好创新平台,对创新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重点帮扶,促进加快发展。
三靠扩大开放,做好增量文章。开放的天津才是大天津。必须面向全球组织要素资源,强化招商引资,靠优质增量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做大经济总量。当前重点是发展现代农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
四靠人才支撑,构建发展新优势。人才的竞争力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我们正准备实施两个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打算用3到5年时间,支持几千家企业,引进上万名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到2017年,对全市45岁以下企业在岗职工和新生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失业人员普遍进行一次职业培训,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记者:每次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召开,城市环境都有新的改变。去年天津启动了“美丽天津”建设,请问进展如何?
黄兴国:这些年,我们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下了很大力气,城市环境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去年,我们启动了“美丽天津”建设,从解决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突出环境问题入手,实施了“美丽天津·一号工程”。经过持续努力,全市空气和水体质量、城乡面貌、绿化美化等都取得了积极的治理成效。
实施清新空气行动,让天常蓝。我们综合施策,以控煤、控尘、控车、控工业污染、控新建项目排放为重点,共涉及2055个治理项目。
实施清水河道行动,让水常清。我们治污、修河、调水、开源多措并举,实现河道水体“清起来、活起来”。
实施绿化美化行动,让地常绿。我们遵循“大绿、野趣、生态、自然”的理念,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形成大绿大美的城市景观。
实施清洁村庄、清洁社区行动,让家园更美。我们加快打造一批美丽乡村,重点是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庄绿化工作。
今年,我们第一次以法律文件形式,划定了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核心区、控制区面积达2980平方公里,占市域国土总面积的25%。
记者: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天津在提升港口功能,建设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方面进展如何?
黄兴国:天津是沿海港口城市,港口是天津的核心战略资源,历来以港而兴,天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对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中央对天津的城市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全面提升和改善国际航运中心的各类要素,大力加强海空港设施建设,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健全国际物流网络,发展航运服务业和航运服务体系,优化政策法规环境,努力建设服务中国北方、东北亚、中西亚的国际航运中心。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港。我们的目标是,把天津港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深水大港、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打造高水平世界一流大港。
加快建设中国北方大型门户枢纽机场。下一步,天津机场将充分发挥客货运优势,加密航班航线,进一步提升航空服务运营水平,增强辐射吸纳能力,努力建成中国北方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大型门户枢纽机场。
加快打造国际一流的航运服务环境。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已经建成运行,为国际贸易海运业务提供大通关的“一站式”服务。今年7月1日实现京津通关一体化,企业通关平均节省8小时,降低成本约20%,10月1日将实现京津冀通关一体化。积极申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断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