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互联网金融的风已经吹了起来,但短期来看,钢贸行业却不是处于风口的“飞猪”。
“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并正式确立其为国家战略。其实,早在此之前,“互联网+金融”的产物互联网金融已经在市场上进行了摸索,并得到各相关行业的关注。
那么,深陷资金缺口的钢贸行业,能否站在互联网金融的风口,成为一只“飞猪”呢?笔者认为,至少目前来看,这样的想法显然不现实。原因如下:
首先,从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来看,互联网金融是普惠金融,也是传统金融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模式,其本质依然是资金融通。互联网本质是信息,而金融本质是信用。当互联网和金融相加后,信息是手段,信用是标的,信息是为信用服务的。显而易见,没有良好信用纪录的企业,在传统金融业界从来都很难得到资金融通服务的,而在互联网时代将更是如此。
近年来,钢贸行业在诚信建设上出了系统性问题。特别是在2011年年底的资金缺口风波爆发以来,重复质押、诈贷骗货、拉爆信用卡、“跑路”、歇业倒闭等事件在业内屡见不鲜,每年都有上千家钢贸企业被起诉。一个行业有如此不堪的信用纪录,在这个行业里的企业也就毫不奇怪地蒙受到“防火防盗防钢贸”之辱。从互联网金融六大模式: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门户来看,所有模式都是以信息评价企业信用的。因此,从信用角度来看,钢贸行业短期内不可能成为站在互联网金融风口上的“飞猪”。
当然,在整个钢贸行业里,也有一些企业始终如一地有着良好的声誉,而且是被社会认同的,在传统金融中是VIP客户,当然也能成为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对象。
其次,从互联网金融服务对象来看,其服务的目标客户与传统金融不一样。这一点,用“二八定律”可以很好的解释:传统金融目标客户,通常锁定在20%有一定资金实力的企业和个人;而互联网金融则锁定在80%客户上。因此,
互联网金融在近年发展中,在降低门槛、多样性、草根性、注重创意等方面,已经拓宽了比传统金融更为宽阔的服务天地,甚至具有了传统金融取代不了的功能。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李克强总理曾经提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的发展”的设想。结合近年互联网发展实际情况,“健康的发展”应反映在为小微企业和“三农”服务上,保证金融安全下创新金融服务。其前提就是不能利用杠杆原理去助长泡沫经济,不应将资金用到股市、期市、楼市和大宗商品等资产领域,也不能在实物投资与资产投资领域从事投机活动。
因此,结合互联网金融的服务对象所要具备的要素和钢贸行业本身的行业特征来看,钢贸行业短期内很难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服务对象。
然后,从互联网金融模式看,钢贸企业许多方面达不到互联网金融的要求。如,从便民需求看,第三方支付从小额、便民、主流支付的有益补充变为民众应用的主要支付工具;从普惠需求看,P2P网贷在满足小微企业和“三农”等融资需求同时,促进了利率市场化,使地下金融、民间金融阳光化、产业化和合法化;从补缺需求看,众筹降低了金融业进入的门坎,为人人均能参与产品、文化创新活动创造了条件,让一些缺资金但拥有创新产品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创造了凭借产品介绍和运作方案就有可能得到资金融通的机会;从高效需求看,金融机构的信息化,使银行、证券、保险抗风险能力加强、效率提高、成本降底。从上述不同视角看互联网金融,能更加明确当下
互联网金融定位、服务、对象。很显然,钢贸企业不符合互联网金融的这些要求。
最后,从互联网金融特征看,互联网金融是信息和信用跨时空匹配的过程,依托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所产生态平衡的资金转移,完成额定的资金融通量。它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信息和信用相匹配、技术和经营相匹配和自律和他律相匹配三个方面。
反观钢贸行业,由于信用的缺失,目前仍处于“重建诚信机制,重塑行业形象”的阶段,和互联网金融信息和信用相匹配的要求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与此同时,钢贸行业经营有着显明个性化特征,需要平台设置技术和经营相匹配的机制和体制,否则很有可能加剧互联网金融发展初级阶段的风险。
综上所述,尽管互联网金融的风已经吹了起来,但短期来看,钢贸行业却不是处于风口的“飞猪”。尽管如此,作为钢贸行业的从业者也不必气馁,要正视自身的不足,在重塑行业形象中做好自己,与时俱进地成为互联网金融行动计划的一名推手。
让人感到欣喜的是,就目前的一些专业的钢铁电商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来看,已经出现了广义的
互联网金融实施案例。如,将传统的线下托盘业务搬到线上来,并能根据钢贸经营不一样的个性化特点,设置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资金融通渠道。其中,除了争取得到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外,平台需要加强线上线下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并无时不刻地掌控资金流向,切实保障资金运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