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转型之年 中国车市2015年将何去何从?
2015-03-03 11:24:00
786
0
北京晨报 孙金凤 和玲
  2014年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转型之年。经历了黄金十年的销量狂飙之后,尽管仍然坐着全球销量桂冠的宝座,但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型对车企而言孕育着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谁能在大浪淘沙中真正实现蜕变和重生?把握正确的车市发展趋势无疑是前提。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又会出现哪些变数?我们不妨来猜想一下。

  1.中国市场继续领跑 大众超越丰田夺冠

  2014年中国汽车市场再创全球新高,产销量超过2300万辆,连续六年蝉联全球第一。在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是 2014年汽车产销分别只是增长7.3%和6.9%,2014年全国车市整体回落,回归到个位数的增长。历经了“黄金十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后,2015年车市又将怎样?

  中汽协预测,“2015年汽车的产销总量增幅将和GDP的增幅差不多,在7%左右。”也就是说,2015年汽车市场整体增幅相对2014年将进一步下降,车市前景不容乐观。不过,也有一些利好消息可以给车市些许喘息的机会,如今年农历新年比较晚,使往年的“黑色二月”变成了今年的“红色二月”;自主品牌的逐渐恢复以及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推广等。不过可以大胆预测的是,尽管2015年中国车市进入个位数增长期,但是继续蝉联全球产销第一的位置应该不成问题。

  中国车市对于全球车市的影响不容小觑。得益于中国车市的鼎力相助,也许2015年“全球销量冠军”的位置或将易主。2014年年度,丰田以微弱优势继续保持全球销量冠军的位置,大众第二,通用第三。丰田虽然夺得了2014年销量冠军,但其原先设定的2014年年销量1032万辆的目标并未实现。与此同时,第二名的大众在不断缩短与冠军的差距,2014年大众仅比丰田汽车少了9万辆。不仅如此,丰田同期宣布下调了其2015年的销售目标,为1015万辆。这比大众2014年销量仅高出10000辆。谁将成为2015年“全球销量冠军”将是今年全球车市的最大看点。

  2.新能源汽车爆发之年 混合动力咸鱼翻身

  如果说2014年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元年”,那么2015年或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爆发之年。中汽协统计显示,2014年新能源汽车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比上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8605辆和45048辆,比上年分别增长2.4倍和2.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894辆和29715辆,比上年分别增长8.1倍和8.8倍。

  2015年随着国家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的不断释放和各省市对于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落实,业绩普遍预计2015年、2016年整个行业需求会继续快速上升,其中混合动力电动车增长可能更为明显,同时相关产业链前期的布局,在2015年也将得到真正落实和体现。

  不过,趋势的看好,并不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了百姓的生活。目前,新能源的火热景象主要是得益于依靠政府、政策推动,但无奈电池、里程、价格和配套等方面的问题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很多汽车企业搞新能源汽车也不是真正为了推进其市场化,因此新能源汽车市场化2015年仍很艰难。还是那句话,新能源汽车只有实现普及才能实现其本质的意义。今年丰田将推出卡罗拉和雷凌的混合动力车,如果真能做到价格实惠,那么中国消费者终于可以身体力行的为蓝天做点贡献,而新能源汽车不再是那么高不可攀。

  3.优胜劣汰势不可挡 经销商“倒戈”继续

  2014年年底,一汽丰田、保时捷、宝马等品牌经销商纷纷“倒戈”,让车企与经销商的紧张关系激化爆发。表明看是经销商不堪重负的绝地反击,其实更是经销商与车企长期积累矛盾的爆发,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销商的苦日子也不只是这一两年的事,之所以在2014年爆发是时候到了。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3年百强经销商总营业收入相比2009年增长了2.4倍;整车销售数量达到555.3万辆,相比于2009年增长1.8倍;百强企业4S网店数量达到4881家,相比于2009年的1556家增长2.1倍。毋庸置疑,这组数据在2014年必然呈现出更加集中的趋势。

  2015年双方的博弈还将继续,而且预计更加激烈。因为《汽车品牌管理办法》在今年将会推出新版本,针对车企过于强大的权利做出修改,无疑经销商将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双方的博弈最终导致经销商格局必将重组,弱小的经销商淘汰,逐渐形成实力强大的经销商集团,最终的受益者是消费者。

  习惯了高高在上的车企,今年势必摆出亲民的姿势,声称将与经销商共进退,最终将如何,将成为今年车市的最大关注焦点。是不断上演闹剧,还是皆大欢喜,让我们密切关注。

  4.四面楚歌 日系能否“翻身”

  2014年的日系车算是绝地反击的一年,但是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中汽协统计的数据显示,2014年日系乘用车销量为309.52万辆,占中国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5.71%,较上年的16.35%下降0.64个百分比。而除日系品牌外的国外品牌增速均超过10%,其中德系乘用车以394.09万辆位居首位,占中国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0%,比上年提高1.19个百分比。

  为此,据悉2015年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等日系车企将在中国推出多达十款以上SUV车型抢占市场。可是光有新品,也不能保证换得销量数据。业界普遍预计,2015年日系品牌苦日子还将继续。一方面,伴随着自主品牌的积极转守为攻,向合资品牌的中端市场发起进攻,抢占了日系擅长的中级车市场的一部分市场份额;另外,中高端车型又要背负来自欧美豪华车价格不断下探的压力,夹在中间的日系车腹背受敌。其他各种国际综合因素就不再赘述。

  如果日系车卖得不好,最痛苦的就是日系车经销商,如何自救,成为年度追踪焦点。

  5.豪华车第二阵营座次怎样改变

  麦肯锡发布的报告预测,预计到2016年中国豪华车销量将达到225万辆,从而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豪华车市场。目前来看,德系豪华三强的地位暂时无法撼动,所以第二集团军的竞争更加激烈。2014年,捷豹路虎、雷克萨斯、沃尔沃领跑第二集团军,DS取代讴歌成功挤入十强,英菲尼迪位居第九。

  而2015年伴随着多个豪华品牌国产的计划进入上量期,座次排名或将改变。比如说,凯迪拉克为了达到“2015年10万辆”的目标,将全面发力。凯迪拉克将在未来五年内为中国市场带来9款全新车型。到2018年,在中国销售的凯迪拉克产品将有95%以上为本地生产。今年凯迪拉克在中国率先将4G LTE技术应用到一款国内在售车型上。

  英菲尼迪在去年开始国产的基础之上,今年将有望大幅上量。2015年东风英菲尼迪将在产品、品牌、经销商网络等方面继续提升实力,打造“敢·爱”全体验,并推出2款新车型,分别是国产QX50长轴距版和进口新款Q70L。这两款车型进入中国市场后,东风英菲尼迪在华将形成两大特色产品家族,一个是以国产车型为主的“50家族”,一个是以进口车型为主的“混合动力家族”,产品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不得不提的还有奇瑞捷豹路虎,本来就处于第二集团的领军位置,今年国产上量后,将搅动第二集团军的竞争蓝海。2015年豪华品牌关于价格、产品和品牌等的竞争无疑将好戏连台,豪华车第二集团尤甚。

  6.SUV继续火爆“蓝海”开始“泛红”

  2014年乘用车销量达1970.06万辆,同比增长9.9%。其中SUV同比增长36.4%至410.58万辆。根据国际权威的J.D.Power发布的统计报告预计,2018年中国SUV细分市场份额将达到乘用车的30%,这个比例在2013年达到了23%,也就是说,还有上升的空间。

  随着2015年越来越多的SUV进入市场,SUV将持续火爆。有专家分析,一方面,现在汽车置换很热,SUV车型的价格又不像以前那么贵,这导致SUV吸引力提升,另一方面,SUV本来就对年轻群体较有吸引力,年轻人觉得开SUV更拉风更时尚,随着年轻群体成为购车主力,SUV的消费力也会提升。SUV整个细分市场的完整系列产品线还没有搭建好,还有市场空间可以挖掘,这会带来一些机会。

  不过,也由于越来越多的车企和产品参与到这两个细分市场的竞争,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蓝海”将开始“泛红”,如2014年火爆的小型SUV市场竞争今年格局或许有所改变。

点赞
收藏
孙金凤 和玲
共发表2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