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义乌)机器换人高峰论坛举办
2015-01-06 09:36:07
783
0
中国工业报 司建楠


  培育民族品牌机器人

  “要实现智能制造,需要发展智能装备,眼前最紧迫的任务是首先要把智能装置发展起来,机器人是很重要的一块。”朱森第说,“如果装备企业没有发展起来,我们智能制造口号提出来了,应用推开了,最后即便实现了智能制造,但我们用的智能制造的装备都是国外的,这不是我们要看到的局面。”

  机器人“热”应该带动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朱森第表示,目前我国机器人产量仅占市场需求量的8%左右,在市场如此红火的情况下,势必大量采用国外品牌机器人,这对我国机器人产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局面。

  结合浙江省“机器换人”的实践经验,朱世强分析了当前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他说,作为用户而言,有很多企业表示无从下手。“机器换人”到底怎么做,设备在哪里?什么情况下可以“机器换人”。很多企业表示找不到路径。

  从设备制造商的角度来说,浙江省提出“机器换人”之后,很多企业感觉“到处都是市场”,但是有一些业务不敢“吃”,有一些业务抓不住。而且,很多企业家总是觉得国外的设备比国内的好。朱世强坦言,“客观讲,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水平比国外是有差距的。”

  朱世强告诉记者,“浙江省的‘机器换人555推进计划’实施以后,全省的制造业一定会在经历一番洗牌之后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如果没有借机培育出我们自己的装备,到时,遍布各地的仍然是国外的装备和机器人。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

  统计显示,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购买量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买家。聂尔来指出,2014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进口数量高达3.5万台,进口金额达4.57亿美元。

  “机器人市场被外资品牌占据存在巨大的隐患,如果产业的核心东西——装备掌握在人家手中,跨国公司将收取巨额的维护费。”朱世强表示,从以往经验看,机器人本身价格不贵,但维护费用和配件价格高得不得了。所以,要利用“机器换人”的机遇培育民族品牌的装备产业。

  “企业家要承担培育民族装备制造业的责任。应该允许国内装备制造业有一个成熟的过程。”朱世强呼吁,一方面用户企业要应用国产设备,一方面政府要对制造企业给予扶持和资金补贴。

  既要掌握市场,又要学会如何把握住市场,为我所用,服务于国产设备的发展。朱世强说,在宏观层面上,需要进一步厘清思路。一方面,国产的设备制造商要加快技术研发与水平提升,另外一方面,全社会要给国产设备制造商多一些应用的机会。

  浙江理工大学教授陈文华告诉记者,浙江省经信委近日对30个工业行业、567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53.4%的企业表示机器换人一次性投入大、成本回收期长,以企业现有财力无力承担,只有在政府加大政策激励力度时才会考虑发展。另外,69.7%的被调研者希望政“机器换人”机不可失 国产智能装备“热”市场要“冷”思考府按照自主研发设备投资额,给予相应财政补助。

  “加快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步伐已可不容缓。”朱森第强调,一定要在鼓励应用的同时,扶持民族产业加快发展。他认为,我国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的着力点是:加强工业机器人关键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发展应用集成商,带动各行各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培育发展工业机器人市场;促进应用的同时,加大支持产业的力度;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掌握核心技术,面向未来,要着力工业机器人前沿技术研究和软件开发。同时,要尽快形成一支学科带头人和技能人才队伍。

  ●据业内人士预测,2015年将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因为国内的机器人企业将高速增长,同时全球企业在中国的布局基本完成,将进入国际市场进行检验。如果2015年和2016年中国机器人企业把握住这个机会,就有可能在整个高端装备制造业站稳脚跟。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