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开车玩手机入刑”引发社会热议,再度敲响了汽车安全的警钟。
据统计,目前有7成左右的交通事故皆因某一方驾驶员分神而导致。在开车时拨打手机的司机刹车反应速度要慢19%,尤其是当司机腾出手拨打手机或者视线偏离正前方时,难以掌控方向盘以应对转弯或者路线变化,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此前新交规也明确:司机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一次记2分,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作为助推人类文明前进的两大重要工具,汽车和手机在某种特殊场景下却让人难以兼顾,甚至带来灾难。正如前面数据所示,驾驶员手离方向盘和视线转移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而
语音操控则可以让驾驶员保持手和眼各就各位的状态。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在无人驾驶等技术尚不成熟之前,实现手机的语音操控将是降低交通事故较为靠谱、实际的一种解决方法。
智能语音千亿市场潜力待发
近年来,智能
语音市场持续升温,在互联网、家电、手机和汽车等多个领域掀起了一股智能语音应用风暴。
其中,发展最为迅猛的是手机行业。回顾手机语音操控的发展历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语音识别等技术的进步,手机语音操控功能也越来越丰富。正是因为语音技术应用背后的开放平台还潜藏着千亿元产业链,这也成为了包括苹果、谷歌等巨头纷纷拓展自身终端的智能语音服务的一大动力。
而国内的一些通讯企业也早早开始对于语音技术领域的布局,据中兴通讯方面介绍,其早在2012年开始就已涉足智能语音技术的自主研发,并与Audience、Nuance等顶尖的语音技术企业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创新语音应用服务, 2013年10月,中兴通讯率先发布了业内首款全语音操作的应用服务“驾驶助手”,这也为交通出行提供了很好的语音操控解决方案案例,而预计到年底,中兴手机将实现从黑屏唤醒、声纹解锁到主要应用开启的全程语音操控体验。
据不完全统计,当下国内外市场上的语音助手软件就已经超过50款,
语音功能将成为未来智能手机的标配功能。例如,去年广州车展期间,中国移动就展示了灵犀语音助手的“驾驶模式”的,可实现自动语音播报和短信回复;而苹果Siri升级后也具有打电话、发短信、查看会议以及进行Facebook更新等功能;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兴通讯实现了全语音操控,与其他语音产品仅支持部分功能不同,中兴语音手机能够让用户在驾驶过程中完全无需双手即可完成打电话、导航、音乐、启动应用等一系列操作,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三合一的方式平衡开车和用手机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