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照猫画虎通过“芯片法案” 难挡美国供应链“去台化”
2022-11-26 19:45:00
1110
0
掌链 管一 罗伟

为保台湾省半导体产业的领先地位,11月17日台当局照猫画虎,效仿美国,通过被称台版“芯片法案”的“产业创新条例”修正草案,台积电、联发科等半导体大厂将获支持。

台版“芯片法案”似乎连适用条件也照搬美国“芯片法案”,但只有特定企业获得好处,恐难美国威逼利诱及美国半导体供应链日渐“去台化”趋势?

11月21日,作为全球唯二能生产3纳米芯片(另一家韩国三星)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公开表示,公司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生产3纳米芯片,计划尚未最终敲定。但台积电全生态的移美已在行动。

image001.jpg

(图源:cargofacts.com)

随着美国芯片及高科技产业对华脱钩与重构加剧,长期受益台海两岸半导体供应链合作的长荣航空、中华航空、富士康准时达等运输物流企业该何去何从?中国科技物流企业机遇在哪里?掌链本期《大变局与供应链》带你了解。

一, 供应链迁移:“台积电”变“美积电”

1.美国经济霸权胁迫下的冲击

美国在推出“芯片法案”同时,美国联合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组成脱华的芯片四方联盟,对中国半导体制造产业链脱钩和替代。然而美国野心又岂止如此。

image002.jpg

(近年来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产值变化趋势 图源:nownew)

台湾半导体产业链是生态协同的结果,美国不只要掌握核心技术,还向掌控整个供应链。在美国威逼利诱下,台积电已计划于12月份赴美移机典礼,打算明年下半年进行试产,2024年开始量产。

对民进党当局来说,或许台积电最大价值在于可以不断拿来做为宣传材料,甚至当作“外交”礼物。至于是否会被美国掏空,或造成台湾省半导体产业断链,蔡当局已爱莫能助。

2.台积电最先进工厂转美国

按照原定计划,台积电在美国将建设6座工厂。目前台积电在全球范围内一共只有12座工厂。而美国的这6座工厂全都是最先进的制程生产线。这意味着台积电或将把核心技术迁往美国。

image003.jpg

(台积电在美国新建工厂  来源:economic)

半导体产业集成化越高越利于成本优化。对台积电来说,要搬到美国的,不只是几个生产线,而是整个供应链生态体系。台积电在美国投资至少120亿美元,占其一年资本支出的1/3,换言之,“台积电的投资将会把整个产业聚落搬去美国”。

一是产业链配套。台积电在美国建厂还不够,还要完整供应链配合,美国缺乏半导体中下游制造所需的集群效应,没有半导体下游封装、测试及组装等。为达到美国要求,台积电已经开展多次吹风会,动员上下游的供应链厂商前往美国一同设厂。

如果短期不能形成配套,台积电制造出来的的晶圆需要再送往东亚或东南亚进行封测组装,运输物流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将大幅提升。

二是生态链人力。台积电筹组的工程技术团队要求硕士学历以上,且东西方工作模式差异较大,很难实现每天24小时轮班制。台积电赴美工厂人员约为台积电生产相关人力约十分之一,也意味台积电搬出在台约十分之一的产能。

三是供应链数据。美国要求台积电数据上交,真实目的就是要挟持其芯片产能,把芯片核心产能控制在美国本土。对厂家来说,供应链数据会包含芯片的库存、客户订单,销售记录这些机密信息,当然是最重要的资源。

美方通对数据分析可以查缺补漏,发现美国芯片行业短板。对其他国家厂家施压,如同台积电直接上交产能来美国办厂,实现“美国优先”。

二, 供应链服务:长荣航空及准时达是否转战?

在美国、日本、韩国及台湾省“芯片四方联盟”之下,台积电等台湾半导体产业资源跟随美国供应链大棒下的外迁,或将带动台湾相关供应链物流资源的裂变。

台积电也是美国苹果公司等供应链上核心供应链商。伴随着苹果公司等供应链的转移,台湾省配套的芯片、手机等半导体科技供应链服务同样面临转移挑战。

1,台积电或带动供应链物流转移

台积电不仅把供应链转战美国,也在芯片四方联盟之一的日本修建中低端的芯片工厂,并打算在中国供应链替代国印度建厂,芯片等半导体产能转移势必带动配套物流服务转移。

image004.gif

(台积电日本新建工厂 来源:KYODO)

以航空运输为例,台湾航空运输业都受益于台湾省的半导体产业。仅台积电一家,一年的芯片产能就是1400万片,完全养活了台湾省的航空运输企业。中华航空成为2021年全球最赚钱的航空公司得益于台积电等半导体产品物流。

而台湾最大航空物流企业之一的长荣航空总裁孙嘉明在2021年就说,其货运订单大多来自台积电出口,未来业绩展望乐观。今年7月,长荣航空荣获国家航空网站评选“2022年全球二十大最佳航空公司第8名”,是台湾省唯一入榜的航空公司。

繁忙的芯片空运需求背后,是手机、电脑、汽车等消费终端智能化进程的加速。2021年,台湾省芯片出口1555亿美元,占地区出口总额的比例是34.8%。占全球半导体行业收入5559亿美元的28%。

11月17日,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新工厂已经基本完成建设,即将扩建二期,将会有更大的厂房面积,这也意味着台积电已经将 4nm 和 5nm芯片的生产线正式带到美国。

芯片是手机供应链上的关键配件。台积电核心生产资源迁入美国,也带动苹果公司供应链合作关系的调整。苹果CEO 库克在公开场合表态,将会从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直采芯片,今后多个大厂将会从美国直采 4nm 和 5nm 芯片。

2.美科技对华脱钩下

2010年10月,从富士康科技集团物流总处演化而来的准时达成立后,虽然不广为人知,但背靠大树好乘凉,这棵大树就是一度坐拥百余万员工、全球最大的科技代工企业——富士康。

肥水不流外人田,作为富士康唯一授权的供应链管理企业,准时达承接着全球超过3000家3C零组件厂商及客户、千余家品牌商的端到端供应链管理服务,业务涵盖陆海空铁运输,及仓储、关务、供应链金融等综合性增值服务。

搭乘富士康这艘代工“巨轮”,准时达也拓展着自身全球化版图。从中国大陆出发,准时达的触角延伸到亚美欧三大洲20多个国家,建立起海外跨境转拨中心与国际海陆空铁全网线路。

image005.jpg

(台湾省的电子产业  来源:electronic)

在中国大陆,准时达享受到诸多殊荣,自2018年到2022年连续5年荣获“中国物流企业50强”。2022年,还获的商务部等八部门授予的“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

在美国力推与中国供应链脱钩时,富士康等得益于大陆惠政和人口红利崛起的企业,其创始人郭台铭曾宣称要“撤离大陆”,甚至公开宣称“在大陆建厂是给大陆人赏饭吃、是富士康给了大陆吃饭的机会”。

在美国打压华为并对华为下“封锁令”后,一直也为华为代工的富士康高调和美国站在了一起,宣布停止生产华为产品,一时间让华为举步维艰,但这也使得富士康及准时达受损,数家中国公司注销或解散。

image006.jpg

三, 中国供应链:谁将成为科技供应链头羊

去年我国集成电路的进口约6355亿个,进口额近4400亿美元(约2.8万亿元),如此巨大进口额带动了航空物流市场。2022年前七个月,中国累计进口额超过万亿大关的商品,依然只有芯片和石油,分别为15837.5亿元、13726.9亿元,芯片进口额持续多年位列第一,也直接体现了国内半导体困境所在。

巨额芯片等半导体进口背后是中国科技物流安全问题,遗憾的是中国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市场仍被外资巨头主导。

不过,中国也迎来转机,上半年芯片累积进口量仅3246.7亿颗,同比缩减了11.8%。前七个月,累计少进口430亿颗芯片,并有进一步加大趋势。这既有美国芯片遏制因素,也有国产芯片替代因素。

image007.jpg

半导体产业在全世界经历了三次产业链转移,每次转移也带动配套半导体物流企业崛起。

第一次产业链转移是从美国到日本。20世纪60年代,半导体产业在美国发源,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将半导体系统装配、封装测试技术含量和利润含量较低的环节转移到日本等其他地区。日本半导体产业由此有了自己的原始积累,并成为新领军,同时日本索尼、NEC等手机领跑国际市场。

日本半导体及芯片产业崛起带动了相关科技物流企业。日本航空、全日空等在国际航空货运市场领跑,日本航空更是长期位居亚洲最大航空运输公司。

第二次转移是从日本到韩国和中国台湾。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投资乏力,半导体产业开始没落。台湾省的台积电和联华电子两家芯片厂诞生,在半导体产业链上游占据了关键地位,而韩国则聚焦存储技术,由此产生了半导体产业的第二次转移。

三星、LG等崛起,带动韩国大韩航空截至 2010年长达六年位居全球最大国际航空货运企业,其背后就是韩国三星、LG等半导体及手机巨头崛起。而台湾省长荣航空、中华航空也在全球航空货运市场位居前列。

第三次转移是从韩国和中国台湾省到中国大陆。如同1980年代的日本,今日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产业的核心,中国也是世界半导体产业最大的市场。如今正在走向从数量型扩张到质量型增长。

预计这一轮产业转移和中国半导体产业链重构,或将造福顺丰、南航物流、东航物流等拥有航空运力的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企业。

面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重构和中国企业崛起,中国科技物流企业能否抓住机遇?

作者:管一  罗伟

排版: 楠木

 底图.jpg

点赞
收藏
管一 罗伟
共发表1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