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美贸易战成为年度最重大国际事件之一,对我国经济、贸易乃至全球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进口国,木材行业不可避免的受到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和冲击。中林时代控股有限公司作为木材行业的龙头企业,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的挑战,引领高质量创新发展。
中林时代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称中林时代)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中林集团)全资二级子公司,于2018年6月正式在上海注册成立,是中林集团为贯彻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深入推进长三角地区协同,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集群发展,践行全球森林资源经营,打造我国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综合服务平台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林时代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大潮,秉持“江海河联营、港产园一体、金融信息配套”的战略方针,从事业务涵盖港口物流、大宗物资(木材、煤炭、矿石、油品等)贸易、产业园区开发、实业投资与咨询和供应链服务等多领域。公司下辖的新民洲港、如皋港、宿迁港3个港口企业,拥有长江岸线3458米、长江内港池岸线1720米、运河岸线1406米,拥有2个15万吨泊位、8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16个最高达5000吨级的内港池泊位,拥有港口土地5098亩,土地可开发利用面积上万亩。目前公司已在上海、南通、镇江、宿迁、绥芬河等地布局企业16家。
一、 中林时代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中面临的挑战
2018年3月23日凌晨,美国打响了对华贸易战的第一枪,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宣布将采取措施对价值6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25%的关税。几个小时后,中国开始反击,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拟对美国部分进口产品加征关税,该清单涉及金额约30亿美元。随后几个月,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摩擦逐步升级,双方都在其征收额外进口关税的名单上不断增加产品以应对来自彼此的威胁。加税名单上,木材所占比例较小,据公开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木材进口量为9651.67万立方米,进口国家中,新西兰、俄罗斯、加拿大占前三,美国木材进口量只占10%,专家分析称这个市场容量比较容易从其他地区进口木材填补,所以中美贸易战对中国木材市场影响有限。
2019年初中美经贸摩擦有所缓和,但中美贸易战仍将成为2019年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司所处的木业行业也会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困难与挑战。
木材贸易方面:公司木材进口以新西兰辐射松为主,占比69%,2018年进口量达到75万方,北美材客户较少,进口量占比较小,因此相对来说,中美贸易战对公司进口木材贸易影响不大。
港口方面:2018年新民洲港进口木材280万方,同比增长93%,北美材13.17万方,占总体比例仅为4.7%,而这其中,直接来自美国本土的原木只有1/3。可以说虽然说中美贸易战对从美国进口原木影响明显,价格涨幅快,但整体占我港进口原木比例很小,所以单从原木进口来讲,影响不大。
出口上,新民洲港辐射市场山东地区,为目前全国最大胶合板生产基地,该地区生产的胶合板约90%销往美国。该地区生产的产品所需原料为松木或其它材种的A级材、无节材。受中美贸易战影响,我港销往该地区的无节材跌价超过10%,A级材也有所降价;销量也下降超过60%。但我港每月原木出运量超25万方,往山东地区出运总量在1万方左右,仅占比4%,所以整体来看,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中林新民洲港
虽然从公司贸易经营层面看,中美经贸摩擦对公司影响程度较小,但是中美贸易战会牵连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具有放大效应,考虑到中美的经济体量和贸易战的易扩散性,全球范围都存在贸易战显著升级的风险。如果对外贸易增速回落,将会使得我国整体经济增速承受较大的压力,迫使中国加快寻求贸易再平衡发展。因此,基于目前中美经贸摩擦的大背景下,公司采取了稳健的发展策略,一是密切关注中美贸易关税政策的变动,企业内部加强国际贸易知识、中美贸易法律法规的学习;二是优化企业经营结构,稳定扩大新西兰、俄罗斯等非美国木材进口渠道,加强风险控制,增加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三是增强中林集团内部协同,平台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国家和党的领导及中林集团战略方针指导下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战。
二、中林时代在推动创新中面临的困难和对策
近几年,从国家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到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从国内房地产政策大幅调整到国际木材交易成本的提高;从中美贸易战打响到加征关税木材成本上升,木业行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为我企业在推动创新中带来了巨大压力。一是受国家政策影响大,环保监察日益加强,港口建设需根据国家政策随时调整,对企业的应急应对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二是木材属于低门槛行业,行业利润低,对于研发设计能力要求不高,品牌意识薄弱,阻碍了企业进行创新的动力;三是木材属于大宗商品,产业园区建设投入大,配套物流设施建设薄弱,金融资金支持力度小。
因此,公司不断加强内功修炼,改善外部环境,在人才建设方面:升级人力资源,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具有中林特色的企业文化。同时,鉴于创新型科技人才在企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积极争取人才引进落户和个人所得税税收减免政策。在制度建设方面:在中林集团的制度指导下,建立跟企业现时发展相适应的各项企业规章制度,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鼓励和督促企业和员工进行创新,营造出公平、公正、公开的研究创新环境。在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方面:积极开拓和搭建政府、企业、院校、中介服务机构的统筹对接渠道,实现创新需求、资源、计划、成果等有效对接,优化资源配置。在企业品牌建设方面:为提高公司林业产业链上的示范带头作用,打造中林品牌,扩大企业影响力,公司加强对外联络,加入了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中国港口协会、中国口岸协会、中国木材工业保护协会等行业组织,参加行业活动,掌握前沿信息。
三、中林时代在推动创新和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中的主要经验
(一)港口现代物流实现新升级
中林新民洲港、如皋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坐拥长江黄金水道,港口拥有亿吨以上货物吞吐能力,是大宗商品海进江得天独厚的物流枢纽,中林宿迁港作为运河港,是公司实现江海河联运战略的重要港口支撑。2018年6月,中林新民洲港进口木材47.2万方,创下了单月单港进口木材全国第一的历史记录。2018年3月,如皋港务集团被评为全国物流5A级企业和全国物流企业信用3A级,这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物流企业的最高资质与资信等级。
(二)港产园生态建设打造新品牌
公司以新民洲港为依托,正在建设中林(镇江)生态产业城。项目总规划面积1.7万亩,总投资超百亿元,定位于建成为中国木材吞吐第一大港、国家级木材加工示范基地、国际木材交易中心及国家级生态宜居小镇,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木业初加工产业园区。当前,生态城木业初加工一期已形成70万方/年的锯材产能,木业初加工二期130万方/年的锯材、110万方/年的干燥处理能力即将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木业初加工产业园区。本着“招商提前、市场引领”的原则,中林时代大力开展招商工作,制定了招商政策,目前初加工二期已完成招商。
中林(镇江)生态产业城规划
(三)加大创新业务投资,开拓经营新局面
公司积极响应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号召,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中林集团“做生态产业领袖”的战略方针,推动传统林业向生态产业转型、内部投资发展向内外联动创新发展转型,公司联合发起设立了中林分享产业基金和衢州清创生态产业基金。通过投资产业基金,服务主业,推动林木资源从资源收益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探索新技术与生态林业产业的结合,培育战略性新产业,培育林业金融服务平台。
(四)加强与高校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基地建设
公司积极践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与上海海事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长期、全面、深度的产学研一体化战略合作,更好地推动中林时代创新发展和上海海事大学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重点加强应用研究、智库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研基地、林业产业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为上海市物流与供应链产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服务国家战略,推进军民融合
公司在生态产业城项目建设和木业产业园优质项目投资的基础上,将充分利用所属三个港口已经被正式列入江苏省军事后勤军民融合十三五规划的契机,积极推进军民融合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