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东顺丰三足鼎立?不!别忘了还有“国家队”…
2019-03-15 11:04:38
760
0
驿站 桃子1573

邮政1_meitu_1.jpg

(资料图)

  在阿里46.6亿元战投入股申通后,有业内人士思考,顺丰、京东要如何“打擂”?也有不少声音说,未来,行业会形成阿里、京东、顺丰三足鼎立局面。

  “老铁们,别忽略了‘国家队’中国邮政的存在。”驿站老鬼的朋友安德华提醒道。

  的确,这个有着强大后盾支撑,网络遍及全国各地,不必为资本挠头的实力派,确实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存在。

  民营企业竞争激烈

  近年来,民营企业激烈厮杀。

  巨头间不断扩大领地,争抢市场份额。无论是电商,还是快递,市场集中度日益增高,大部分市场份额已被巨头争先瓜分,收入各自囊中。

  二三线梯队参与者求生欲也很强,不断开拓细分市场,比如大件快递、快运、同城、冷链等,争取在细分领域中谋求更多生存的机会,站稳并扎根。在这期间,也会有企业“悄悄”退出赛道,比如全峰、快捷等。

  具体来看,仅仅巨头方面,电商系有阿里、京东、拼多多、苏宁等,快递系有七大上市企业。

  电商系:

  1、 在阿里战投入股申通后,盘子里已经囊括了中通、圆通、百世、申通四个已经登陆资本市场的快递巨头企业,加速推进智能物流骨干网的建设,物流效率有望快速提升。

  2、 京东自建的京东物流已经推出了包括供应链、快递、冷链、快运、跨境、云仓在内的六大物流产品矩阵,其中京东快递个人服务已拓展至31城,并不断投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

  3、 拼多多去年产生了111亿件快递,日均快递量超过3000万件。于各大电商巨头而言,这是个不可小觑的竞对。况且,其已推出电子面单,未来也有可能以入股或者收购快递企业的方式来弥补自身的物流短板。

  4、 苏宁和京东一样,均已自建物流,但是苏宁物流主要还是为其本家电商服务,社会开放程度相对较低。不过,服务水平却相对较高,甚至苏宁物流连续多月的申诉率成绩单都要好于京东物流,乃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快递系:

  1、 定位于商务件的顺丰加速国际化发展,55亿元收购DHL大中华区业务后,“顺丰敦豪”供应链品牌也已在公众面前亮相。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全球前五的两大速运巨头的联手,重要性不言而喻。

  2、 申通刚刚和阿里联姻,除了能够提振网络信心外,还有助于从内部优化治理结构,使公司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3、 中通昨天发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利润直逼顺丰,业务量全球第一,市场份额持续领跑。

  4、 除了既有业务市场的争夺之外,已上市的中通、百世、德邦、韵达等企业,也在和优速、安能等抢夺大件电商市场份额,加速布局细分领域。

  “国家队”被“遗忘”

  安德华说,曾经的“邮老大”容易被业内人“遗忘”,主要原因在于中国邮政与市场脱节,竞争力下降。

  细细思量中国邮政近几年的表现,也的确如此。

  在服务质量方面,相较于民营快递企业而言,中国邮政的服务质量与用户体验都比较低。国家邮政局2018年第三季度调查结果显示,在快递企业公众满意度方面,得分在80分以上的是顺丰、京东物流,而邮政EMS得分则在76-80分之间,明显落后顺丰、京东物流一个梯度。

  就去年一整年来看,邮政快递EMS的有效申诉率都要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是4倍之多。

  在性价比方面,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此前分析称,中国邮政对于市场反应速度比较慢,这就导致了消费者不认同其产品。虽然EMS的配送时效比较高,但因其客单价与顺丰不相上下,而中国邮政的运转环节与审批流程比较很多,所以相对而言其性价比并不高。

  在产品结构方面,由于中国邮政的人才主要是体制内人才,缺少国际化人才、民营企业人才,人才结构比较单一,所以导致其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不能满足B端C端多样化需求。

  中国邮政的独特优势

  即便如此,中国邮政依然是不容忽视的存在。相较于民营企业而言,享有天然的优势,比如品牌优势、资本优势、土地资源优势、政策优势等,这些都是中国邮政所独有的,甚至是其他民营企业所嫉妒的。

  1、 品牌优势

  普遍服务是中国邮政的标签之一,要为最偏远、最艰苦、最贫困地区的政府和人民提供服务。这就使得其品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在很多三四线城市乃至县城乡镇都有其身影。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邮政设有邮政支局所5.4万处,其中73.4%分布在农村,57.6万个行政村通邮。每个邮政支局所平均服务面积178平方公里,平均服务人口2.5万人,人均函件量3件。

  2、网络优势

  有网友调侃,其他快递企业能送到的地方,中国邮政也可以送到,其他快递企业不能送到的地方,中国邮政还能送到。事实上,中国邮政的网络也确实做到了遍布城乡、覆盖全国、通达全球。

  官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邮政已构建了航空网、陆运网、信息网,拥有邮政网点5.4万处、便民服务加盟网点60余万处、全货运飞机32架、邮运汽车7.1万辆、智能包裹柜9.2万台,双层分拣机、智能分拣机器人、无人机等投入应用。

  3、 资本优势

  就资本而言,一方面,国企出身的背景使得中国邮政可以享有国家的资金支持与补贴;另一方面,邮政集团旗下的邮储银行早于2016年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并于2017年成功发行境外优先股,对中国邮政EMS发展业务也能在资金方面提供一些助力。

  4、土地资源优势

  国企单位的中国邮政享有一定的土地资源优势,相较于民营企业而言,在铺设网点、构建转运中心和仓储等方面,拿地比较容易,成本也相对较低。

  5、通关、入市优势

  作为万国邮联成员,中国邮政在跨境电商清关服务等方面享有一定的政策优势,已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邮关系。

  此外,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很多民营企业的卡车货车进入市区会受到一定限制,电动三轮车进入社区、小区也会被限制,而中国邮政在这方面也享有一定的政策优势。

  “邮老大”欲回归

  需要指出的是,天然的优势并不足以支撑中国邮政在激烈的市场中快速开疆拓土,依旧需要其自身通过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市场化服务,从而激活庞大的优势资源。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邮政也在不断加快自身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改革。

  ✦2016年初,中国邮政对邮政企业经营组织架构作出重大调整,提出“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专业服务”的经营组织架构调整策略。

  ✦2018年7月,中国邮政推进邮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立了“整合资源、加快发展、引战上市”三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并根据寄递翼改革总体方案,组建了寄递事业部。

  ✦2018年8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爱力透露,邮政EMS将在

  ✦2019年引入战略投资者,启动IPO,确保三年之内成功上市。

  ……

  安德华说,“邮老大”要蓄势回归,如果能在机制上换血,有可能做强。

  从其强大后盾方面来看,邮政集团业务的变更也透露出了市场化改革的信号。

  截至今年1月,邮政集团业务范围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实现了从经营函件、包裹、汇兑、报刊发行、集邮、储蓄等业务的传统邮政企业,到既经营邮政基础性业务,又经营金融业务(银行、保险、证券)、快递物流业务(标快、快包、国际、合同物流)和电子商务的转变。

  其中的快递物流业务——标快、快包、国际、合同物流和电子商务便是顺应如今的快递与电商发展趋势所推出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2019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金良进行了2019年的工作部署。

  他指出,要围绕提质增效,把寄递翼打造成行业“国家队”。

  1、建强一张邮政网络:统一干线节点,优化运输组织,改进组网模式,加大能力投入;

  2、提升运行、服务两大质量:加强运行质量管控,提升服务水平,加强质量考核;

  3、抢占三大重点区域市场:确保重点区域市场互寄时限取得突破、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4、加快四大业务发展:加快发展标快业务,规模发展快包业务,大力发展国际业务,创新发展物流业务;

  5、抓实效益管控五项举措:强化资费及欠费管控,严肃经营纪律;加快邮速资源整合,向整合要效益;加强网运效能评价,向效率要效益;加强多维度损益核算,向管理要效益;优化人员配置,向机制要效益。

  一言以蔽之,中国邮政确实是不容小觑的重量级参赛选手,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存在。

微信图片_20180929091541.png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