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平台,助力泸州实现转型发展
2019-01-28 15:42:35
1588
0
国家发改委 

  泸州紧邻长江,曾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泸州依靠天然气化工起步、发展,逐步成为我国天然气化工的发源地、国家规划的15个大化工基地和14个精细化工基地之一。

  到了2011年,因为天然气资源枯竭,泸州成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也基于此,泸州也开始了“五大平台”建设转型发展之路。2011-2017年,泸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2倍。

  产业转型平台

5-7.jpg

  培育壮大接续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发展由单一结构向特色多元转变。将全市产业园区整合为“四大园区”。

  城市转型平台

  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推进城市空间布局由独立分散向集约有序转变。2017年底,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和人口达154平方公里、152万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科技创新平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发展方式由资源主导向创新导向转变。建成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0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45个。

  交通枢纽平台

5-8.jpg

  实施开放合作战略,推进区位条件由川南内陆向四川南向开放“桥头堡”转变。泸州港成为“四川航运首港”,已开通每周30余班内支线班轮、3条近洋航线、11条铁水联运班列及“蓉欧+泸州”班列,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占四川省的80%以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云龙机场开通21条航向。

  民生改善平台

  增进民生福祉,推进社会保障由点面结合向全面覆盖转变。2011—2017年,全市民生支出比重由68.7%提高至70.7%,妥善解决国企改革遗留问题、困难群体就业和住房保障等问题,累计改造棚户区面积666.09万平方米,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以内。在全国率先开展全民预防保健试点;森林覆盖率达50.4%,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依托“五大平台”,泸州成功实现了自己的转型发展。

  产业转型:培育内生动力,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化工、酒业、机械、能源“四大产业”向循环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等新兴产业;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全域旅游、医疗健康、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服务业对全部税收的贡献率达81%。

  生态转型:优先绿色发展,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建立起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一系列制度机制体系,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探索新模式、新路径。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由3%提升43.1%,累计恢复治理面积5643.9万平米。长江干流水质由Ill类提升为Il类,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43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0.4%。

  “五大平台”已经完成布局,今后,泸州将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让“一江春水”源远流长。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