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幼喜:从发展视角看城市物流规划研究
2019-01-10 09:36:48
1828
0
掌链 吴幼喜

  2018年12月28日上午,根据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实时监测,一件从陕西武功寄往北京的快递包裹,幸运地成为2018年第500亿件快件。快递年业务量突破500亿件,是我国快递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图片5.png

(资料图)

  目前,快递业已经拥有3家航空货运公司,行业自有全货机达113架。“高铁+快递”扎实推进,高铁“极速达”产品已开通运营431条线路,覆盖58个大中城市。邮政业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每天实时处理1.74亿件快件、数十亿条数据信息。

  迄今为止,在一个城市中,物业行业在两个方向上相向而行:制造业物流随着城市制造业外移而远离城区,进入各类经济开发区或物流园区。生活消费物流--电商快递物流则随着网上订单涌入城市办公区、学校和居民区,快递员频繁出入各类建筑,交付订购商品。这两种流向都在提醒城市管理者,物流发展需要纳入现代城市规划的视野。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开发规划、建设、投资以制造业为中心和重点,物流业被认为是制造业或商业的一部分,基本上不纳入城市规划的范畴,而是由制造业或商业企业自行配套建设。

  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功能定位的多次转型升级,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城市发展思路逐渐取代了发展制造业为重点的城市空间布局,现代物流行业也从制造业和交通业中分化出来第三方独立发展,但物流企业多是野蛮生长,自成体系地发展,其仓储配送堆场、装卸作业能力的发展带动了对土地的需求,在各个城市掀起圈地运动。

  物流业对城市定位和功能发挥的巨大影响逐渐引起城市管理者重视,多数城市探索编制了城市或地区物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有些城市也把现代物流作为支柱产业定位和发展。即使如此,鲜少有城市把物流设施建设放到城市基础设施的高度去规划和开发,多是缺什么补什么的情况,物流企业申请,政府批地,补丁式发展。城市规划单位也多是商委牵头组织,城市决策者很难站在一个城市物流行业发展的角度去审视和引导。

  在国内多数城市中,物流企业无序生长带来了一些城市管理问题:

  第一,一些物流园区闲置,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第二,物流车辆进出城市路网加剧交通拥堵;

  第三,快递等末端站点入驻居民社区,引起和居民出行争路、引发居民安全顾虑等问题;

  第四,物流车辆行驶、装卸作业和包装材料的环保问题。

  随着物流业态演变和裂解,货运规模的快速增长,物流企业对城市物流用地、交通流量、末端站点、环保都带来诸多需求和挑战,从城市管理者角度来讲,一个城市需要什么样的物流集群和空间布局,涉及到城市定位、产业类别和结构、交通设施、互联网通讯数据、历史文化和居民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必须在相对有限的城市空间中谋划布局。

  笔者认为,建构城市物流规划体系和标准是一门新的边缘和交叉学科,其内容和边界需要政府和业界认真研讨,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不限于:

  一、一个城市物流需求数量和发展趋势

  城市物流需求可以分成产业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一个城市发展必须计算物流需求的数量和增长趋势,测算物流业态结构和优化模式。城市物流需求的计算基础就是城市产业规划、人口增长趋势和生活方式。有了城市物流需求数量,物流用地、选址和设施投资需要多少、多大才会有科学依据。

  二、城市物流发展质量

  每个城市有自己的定位和特点,物流业发展质量高会让居民和旅游者体验到一个城市的美好和便利,因此城市管理应建立健全对物流发展质量的引导政策和指标体系,如智能物流、共配率、循环利用包装材料、安全等。

  三、一些物流用地和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范畴

  中共中央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目前多数城市发展成熟,空间布局、交通路网定型,新物流用地的空间十分有限,特别是在居民区空间布局上,更是规划建设困难。但是随着城市设施折旧和更新改造,每个城市也面临区域或局部升级改造的问题,建议城市在制定一些新商业或居民小区规划时,考虑配套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留出一定的面积和通道,为社区未来物流运营创造界面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随着新商业、电商的快速增长,快递物流企业自成体系配送越来越不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要求,共同配送将是城市配送的重要方向,理论上说共同配送有利于节省仓储资源,减少对市政交通的影响,但也存在物流企业接受度低、配送责任划分和个性化服务等问题,客观需要研究城市共同配送模式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工业4.0、5G通讯和互联网成就了新一代物流科技创新和跨界融合,供应链物流越来越具有应用前景,城市集聚了所有生产要素,以城市作为平台整合各种物流技术和生产体系,也在考验城市决策者的眼光。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商务部客座教授)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