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3-5年在全域搭建无人机三级智能物流体系,实现村村通县县通,提供给用户无界的物流体验。无论在全国哪个地方,(京东平台商品)都是24小时送达。”
8月28日,京东发布了《世界物流无人机产业发展年度报告(2017-2018)》,该报告由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分会指导,京东X事业部与京东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发布。
会上,京东无人机研发中心总经理刘艳光对未来京东无人机的发展定下了上述5年目标。
无人机降低布仓密度
除了分享这份行业报告,刘艳光还结合京东的实践,做了一些经验共享。
刘艳光认为,无人机非常重要的优势之一就是降低运营成本,随着无人机规模化应用,将节省更多的时间、人力、能源及仓储资源。
以仓储为例,她介绍,京东一般200公里范围内就有一个仓,平均面积5万平米左右,装着上百亿的货值储备。库存对品牌商来讲就是巨大的沉睡资金。
而一旦京东无人机三级物流体系在全域内建成,建仓密度就能从200公里范围稀释到300公里范围,备货量也没有那么大的要求,可以减少更多的成本。
无人机闭环需要基础设施联动
在谈及世界各国物流无人机产业发展时,以欧洲为例,德国2016年5月完成了无人机与智能包裹柜的联动;2017年瑞士完成了面包车与无人机配送项目等。
刘艳光认为,必须实现无人机与仓、快递柜、车等的协同联动才能实现供应链闭环。
根据报告中的观点:目前物流无人机的发展对传统无人机产业链进行了延伸,但还处于行业成长期,产业链主要集中在上中游,下游市场还待开发。
以京东为例,之所以走上自主研发之路,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一款在物流应用上的专用机型,“物流无人机在防雨、抗风、与货仓衔接上是有差异化设计需求的。”
刘艳光介绍,京东无人机研发的第一阶段就是定义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物流无人机;而现在处于第二阶段,已经实现规模化应用,正在面对智能化问题。
即如何应对大量接入小B端口,避障、应对恶劣天气、应对空中拦截等问题;如何应用性上更优化,解放人,实现一个人运营多架飞机;如何保障运营平台信息安全、管理上可视化可监控、避免芯片被干扰等。
干支线难点在地面网络
京东在无人机上的探索非常明显是从末端无人机入手,进而向“支线级”方向发展。
据刘艳光透露,京东无人机已经在国内6个省实现规模化应用,其中在陕西、江苏、海南、青海等多个省市建立了上百条航线,覆盖数百个偏远山村。
截止到2018年2月底,累计总航时超过40万分钟,飞行总里程超过16万公里。
而到今年618期间,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晒出了第一架重型无人机“京鸿”。这是京东自主研发的第一架重型无人机,其翼展10.12m,全机长7.01m,机高2.635m,满载航程1000km,巡航速度200km/h,巡航高度3000m,升限5000m。承担的是干线与末端无人机之间的转接,即支线无人机。
刘艳光表示,目前支线无人机的运行难点并不在研发生产,而是构建地面网络,包括航空管制、维修、机检、货运等一体化建设最难。
遭遇管理审批瓶颈
会上,多位无人机专家还就国内无人机产业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舒振杰提到中国无人机遭遇的困境:“无人机属于通航产业,以前发展效果不好,主要是管理问题,放开很难。”
这里的管理包含了对空域的管辖开放,飞行的审批流程等多项内容。
一位通用航空领域专家认为,在新的环境下,审批程序也需要优化,在小型无人机运行高度、事件、轨迹都固定,过程可监管后续可审查情况下,可以更简化审批手续。
刘艳光认同这种看法,她表示京东可以将自己无人机运营数据、规模化成果等提供给管理者,加速无人机应用的时间。
国际无人机标准竞争激烈
此外,标准化也成为国内无人机的头等大事。
根据舒振杰介绍,目前全球各国对无人机技术标准的争夺已经开始,在近期的国际无人机会议上,日韩英提出比较多的标准提案。日本的提案关于空中管制;韩国关注无人机身份识别;英国则提出无人机培训标准。
但国内虽然已经有40多项标准,但在国际无人机的标准竞争上却比较弱,亟需增强这方面的声音。以物流无人机应用为例,舒振杰说需要在研发和运营上加速建立统一的标准,基于每一个环节的运营场景都需要清晰描述,用标准的统一推动物流无人机的系统发展。
(掌链记者 周艳青)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