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仍是新能源车大问题:设施匮乏 标准亟待统一
2014-11-10 10:04:00
1001
0
新京报 

  充电设施缺乏

  众所周知,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最重要的配套设施,其完善与推广将直接决定新能源汽车能否全面铺开。而当前充电设施的缺乏,也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北京市为例,在北京市电动汽车充换电管理服务平台,显示可对公众开放的充电桩网点颇为稀疏。在16个区县中,不仅东城、西城两大核心区无公共充电桩,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也是公共充电桩的空白区域。充电网点相对较多的是海淀区、朝阳区和丰台区,分别有10个、7个和5个可充电网点,大部分都是汽车4S店,位置以五环一带居多。

  根据规划,北京市2014年年底前将完成1000个快速充电桩建设,在五环内初步建成5公里半径快速充电网络。但大半年过去,除4S店的充电桩外,其他公共区域鲜有充电桩向市民开放。面对充电难题,北汽新能源公司将专门组建充电事业部探索应对之策。

  破冰步伐加速

  不过,上述问题已在解决中。

  今年7月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中国工信部部长苗圩共同出席“中德电动汽车充电项目”发布活动,现场启动了中德两国共计8辆电动汽车的充电演示装置,这些电动汽车均可使用统一的充电设施,也标志着中德两国电动汽车采用了统一的交流电充电设施通讯标准。由此可见,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充电标准有望很快得到统一。

  此外,国家也在加快充电桩配套设施的建设。据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副主任沈建新介绍,目前我国已累计建成充换电站600座,充电桩2.6万个。到2020年,国家电网则计划建成充换电站6237个,充电塔156个,充电桩67万个。而在今年,国家电网计划完成所有高速公路上的充电网点布局。

  而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也已加快充电桩配套建设的脚步,京沪等地政府已推出充电基础设施的补贴计划。以北京市为例,目前已完成100个快速充电桩及300个慢速充电桩建设,近期还将启动50个停车场的500个快速充电桩的建设,到今年年底前完成1000个快速充电桩建设,将可满足2.4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时快速充电,在五环内建成5公里半径快速充电网络,解决“里程焦虑”。近日,在靠近地铁昌平线南邵站的京密北路东段上,全市首批路灯充电桩就已“上岗”运行。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