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推共享快递盒 强势的三季报后苏宁云商亮出黑科技
2017-11-07 13:30:00
948
0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北青网
  双十一在即,就在消费者担心会不会出现快递爆仓、物流严重滞后等问题时,苏宁物流在一个月之内被《人民日报》连续三次点赞,10月10日,对我国物流快递业的专项报道中,登在头版的苏宁云仓的大幅照片引发多方关注;10月25日,《人民日报》官微报道共享快递盒,瞬间引发了上万网友热议;11月1日,苏宁的“共享快递盒”再次登上《人民日报》版面,环保、可循环利用的“共享快递盒”一时之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不止是《人民日报》,苏宁共享快递盒也频频登上央视舞台,开启“霸屏”模式。甚至,其更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与促进了国家邮政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提高快递业包装领域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包装耗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天天快递入驻本土  仓储网络夯实智慧零售基础

  10月30日,苏宁云商发布2017年度三季度报显示,苏宁物流的营收能力增长明显,物流社会化业务营业收入(不含天天快递)同比增长144.83%。同时,10月28日,天天快递总部从杭州整体搬迁至南京苏宁总部园区,全面融合的苏宁物流更加让人期待。


图:天天快递总部从杭州整体搬迁至南京苏宁总部园区

  着眼于未来全产品的平台发展模式,苏宁近年更是加快了在智慧物流体系的步伐,南京苏宁的仓储储备一直是业内领先。三季度报显示,截至2017年9月底,苏宁物流及天天快递已拥有仓储及相关配套总面积628万平方米,拥有快递网点近20000个,其物流网络共覆盖全国352个地级城市,2810个区县城市。服务对象已涵盖传统家电3C、商超、家居等多个领域,有包括美的、夏普、松下等在内综合性客户。

  在物流方面,零售起家的苏宁在物流仓储端本来就拥有难以撼动的优势,如此庞大的自有物流仓储与配送能力,在业界首屈一指。苏宁云商表示,公司正持续推进与天天快递的整合,双方IT系统已经融合打通,公司将发挥天天在“最后一公里”的能力,提升苏宁物流竞争力,更为苏宁进一步完善智慧零售生态夯实了基础。

  13市齐推共享快递盒  定义轻简生活理念

  快递改变了生活,电商购物节火热的背后是纸箱价格的上涨,“绿色物流”迫在眉睫。今年上半年的“418”期间,苏宁物流首次推出可循环共享快递盒,截至今年10月份,投放的5万只共享快递盒已经累计节约了650万个快递纸箱。据估算,一年可省下近46.3个小兴安岭。

  苏宁不只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也是一家肩负社会责任,有使命、有担当的民族品牌。今年双十一,共享快递盒行动继续扩大范围,从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扩展到13个城市,新增加了重庆、深圳、杭州、郑州、济南5个城市,共享快递盒产品也在持续升级,除标准和可折叠两种型号外,采用新型材质的共享快递盒也在研发中。


图:苏宁共享快递盒

  同时,苏宁物流近日发布品牌升级计划,在物流行业首次提出“轻简生活”概念。它不但简化繁杂环节,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收货体验,更希望通过改变和创新物流配送模式,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绿色环保则是“轻简生活”必不可少的内涵之一,苏宁物流助力“双十一”瘦身前行值得期待。

  黑科技持续升级  为领跑者注入“温度”

  苏宁智慧物流被外界称为“黑科技竞速的领跑者”。苏宁从成立之初就开始发展自己的物流系统,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搭建自己的专业物流,从传统仓储到综合物流园,从线下的大家电服务到多渠道服务,再到依托基础设施网、更加开放的社会化物流。现如今,苏宁物流已经把发展重心放在了数据化、无人化、自动化的“黑科技”——智慧物流上。


图:agv仓储机器人

  “黑科技”为苏宁物流注入了“温度”。智能拣选、机器人、无人机和无人车的都已经或将要投入应用。此外,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也在仓位选址、路径规划等方面,推动苏宁物流的数据化、智能化,不断提升配送时效。其中,818购物节启动后14分钟,第一单快递便已送达消费者手中,展示出强大的终端配送能力。国家邮政总局数据显示,8月全国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率平均为4.08,而苏宁易购只有0.04,成为行业最佳。

  目前亚洲最大的智慧物流基地“苏宁超级云仓”已运行一周年,实现了全流程自动拣选。首建的国内最大AGV仓库群——上海AGV仓,目前已经配备了100组左右的机器人,完整运营后,还有将近1000组机器人,会在接下来分批进行测试并投入使用。此外,济南AGV仓已经在筹备中,面积超过2000平方,今年双11也会开始试运营。

  服务被苏宁视为唯一的产品,苏宁依托大数据平台精准调度和智能化运营推出一系列贴心的物流服务,“两赔一保”“物流黑科技”“55个城市送装同步”等领跑行业的服务受到了广泛好评,苏宁物流正不断用行动提升着用户体验。

点赞
收藏
北青网
共发表1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