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世界排名第8,全美排名第2,主要做替换胎的美国固铂轮胎,因一家中国工厂——固铂成山轮胎有限公司(下称“固铂成山”)员工的集体抵制,其董事会极力推动的价值25亿美元、涉及8个工厂的出售被迫终止。
无奈的结局
8年前,中美股东合资成立了固铂成山,美方控股65%。可经历了“七年之痒”后,2013年,这个全球十大轮胎制造企业之一、美资第二大上市轮胎公司欲把全球8个轮胎工厂出售给印度阿波罗公司。然而,这一全球轮胎行业内有史以来最大跨国并购案却遭到了固铂成山员工的停工抵制。
2014年10月8日,固铂成山的中方股东——山东成山集团发布公告称,成山集团已于收购期限的最后一天2014年9月30日向美国固铂公司发出通知:出资总值2.845亿美元收购其在固铂成山65%的全部股权。
固铂成山是固铂全球8个轮胎厂中规模最大、利润最高、成长性最快的。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博弈,中美股东终于达成和解。随着中方股东即将收购美方控股权,这场引得全球瞩目的跨国婚姻有望在年底彻底终结。
作为此次事件的新闻发言人,山东成山集团法务部部长刘淑红表示,“合资工厂成立后中美企业文化经过长时间的艰难磨合,一度合作效果甚佳,企业也成为利润最高的工厂。可如今,双方关系已然破裂,只好分手。”
刘淑红说,按照相关政策规定,这笔股权跨国交易还需要有关政府部门的审批。如果股权交割顺利,预计今年年底就可完成收购,美方股东将彻底退出。
根据8月15日双方股东达成的和解协议,中方股东在45天内有股权购买优先权;如果成山集团不进行收购,美方股东有权购买成山集团所持35%股权。如果双方最终均未选择收购,固铂成山将按目前的结构继续运营。
从2013年6月至今,从员工抗议到行权回购,固铂成山经历了自创立以来最动荡的一段时期。
去年6月11日,美国固铂轮胎公司发布公告称,将全球8个工厂以2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印度阿波罗轮胎有限公司。此消息一出,立刻引来山东荣成合资工厂员工以及中方股东的反对。
根据公告,阿波罗公司购买8个工厂将通过百分之百举债来实现。其中,阿波罗银行借款4.5亿美元,固铂轮胎通过自身发债和银行借款等融资21亿美元。如果并购得以实施,阿波罗与固铂轮胎公司将背上沉重的债务,年融资成本高达1.5亿至2亿美元。可近5年固铂轮胎年平均税前利润只有1亿美元。
在固铂成山工会主席岳春学看来,这是一个“蛇吞象”的并购,更是一笔对企业极为不利的交易。
此前,中美股东在合作七年内已为不同文化的磨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合资前,成山轮胎每年税前利润为2926万美元;合资后前4年,利润却只有1931万美元。为此,美方在四年内更换了五任总经理。直到后三年企业业绩才得以提升,平均每年税前利润增至7257万美元。岳春学指出,一旦被阿波罗并购,企业将再次进入中、美、印三方文化磨合期。
不过,美国固铂副总裁米勒却认为,美国的股东群对这个并购表现出非常一致的强烈支持,在他们的投票中,支持票数超过了95%。
可是在刘淑红看来,这是固铂董事会缺乏监管所致。2014年,正值美国固铂成立一百周年。企业股权结构经过百年变化已非常分散,没有绝对的大股东,企业决策很大程度上由董事会操控。刘淑红指出,此笔交易一旦达成,董事会与高管个人会获得数千万美元的利益,但各工厂员工的利益却会因此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