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首个“亚洲一号”物流中心在上海启用
2014-10-30 09:54:00
711
0
搜狐 


  从物流开放看刘强东的甘蔗理论

  “亚洲一号”现代化物流中心在“双11”大促前夕正式投入运营,也将提高京东在大促期间的订单处理能力,这似乎直指老对手阿里的痛点。但如果把此事局限于“让对手难受”的层面就太扯了,企业主要还是看自身核心战略及其执行节奏。

  亚洲一号的投入运营,使京东的商业模式更加简单。京东希望自己的物流是,一共就两次搬运,从厂家到库房,从库房到消费者。仓配一体化,建设的仓库越多,货物离消费者越来越近,货物移动距离越来越短,因此成本和消费者体验都会有很好的控制。核心就是减少物品的流动。

  老刘始终坚信“创造价值才能得到回报”是所有商业模式的基础。如今,物流战略是京东区别于其他电商最显著的特点,其带来的规模效应在被刘强东提炼成一个颇有商学院色彩的名字:甘蔗理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为获得更多利润和话语权,企业应占据尽可能多的环节。用一个词来概括,则是“整合”,整合上下游资源。

  亚洲一号无疑是老刘甘蔗理论的重要一环,未来,随着京东在多个城市的“亚洲一号”项目陆续完工,不仅将提升京东自营商品日益增长的仓储物流需求,预计也将有越来越多的空间开放给平台卖家。继快递开放后,又开放亚洲一号,将意味着京东物流走向全面开放,从烧钱中心,将有可能转变为弥补京东多年投入的盈利中心。

  而重物流优势,也将加速京东的O2O布局和渠道下沉。

  刘强东去年底曾表示,2014年内,大部分城市将借助京东物流体系,利用大量传统店面、厂家、代理商的库存资源,实现商超商品无需进入京东库房,10-15分钟内送达。未来五年该模式将在更多城市推广。具体方法是与线下店合作、打通库存信息,京东通过销售获得分成收益。

  很显然,京东也瞄准了门槛较高的生鲜品类,力争快速配送。京东想把自家“物流快”的竞争优势发挥到极致,向下猛吃消费频次高的商超商品、“硬骨头”生鲜品。

  与此同时,京东正在加速渠道下沉,在三四线城市和淘宝、天猫比拼,提升品牌知名度,适时投放落地广告,抢下更大市场。主打牌仍是物流优势,提升三四线城市的配送能力,过去2-3天能够送达的地区实现24小时之内送达,在配送速度上达到仅次于北京、上海这些超级城市的水平。

  根据长江商学院发布的《中国在线零售业报告》,将京东模式总结为“价值链整合模式”,即以产品流管理为战略核心,以现金流管理为系统支持,以信息流管理为资源整合方法的纵向非一体化零售业态。具有业务闭环、平台开放和长期边际收益递增的特点。也就是说,京东厚实的物流优势才开始发力。

  有意思的是,京东选的这条路一直被耻笑,现在质疑的都闭嘴了。如果你想成为明天的领袖,从今天就选一个不一样的路走下去吧!注意,千万不要理会别人说什么。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