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城传统的“年集”,往年都是有车族最为头疼的地段。但今年的集市没有了往日的鼎沸人气,人都去哪儿了?原来,今年县城东关有了一个“洋货大集”。
欧美的红酒、德国的啤酒、韩国的化妆品、澳洲的奶粉、加拿大的海鲜……邹平鲁中运达保税物流中心大厅展台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前来购买年货的群众络绎不绝,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据了解,本次“洋货大集”共吸引了30余家贸易实体企业和60余家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参加,汇集了来自美、英、法、德、意、韩等60多个国家的数万种商品。
金融服务先行
为“放心购”添动力
记者了解到,鲁中运达保税物流中心2015年1月正式运营,为滨州市第一个具有“境内关外”性质的海关特殊监管场所,成为滨州市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目前,中心已入驻企业154家,2016年报关2762票、货运量8.13万吨、货值16.35亿元。该物流中心搭建起“全球速购”和“鲁中跨境公共服务平台”,在全省第一家建立起“买全球、卖全球”的全模式跨境电商平台,当地纺织品等名优土特产从这里开始飘洋过海。
“近年来我们一直把对鲁中运达保税物流中心的服务作为滨州中心支局的一项重点工作,围绕提高金融服务保税物流中心的效率,抓好政策指导和金融服务,着力破解保税物流中心发展瓶颈。”国家外汇管理局滨州市中心支局副局长葛大江说。
据介绍,该中心支局先后举办外汇政策宣讲活动6期,开展现场调研8次,开展“外汇管理服务日”活动20余次,及时了解中心发展困难及业务需求,及时解答业务难题,并征求意见和建议。同时,对保税物流园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在名录登记、账户开立、征信查询、入库退税、资金划拨、国际结算等方面提供服务。会同商务、税务、海关、财政等部门建立合作监管与服务机制,实现相关管理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共同推进保税物流中心健康发展。
创新与减负并举
为“全球购”输活力
“自金融机构开辟绿色服务通道以来,我们在银行办理业务的时间大大缩短,节省了不少时间成本,同时银行为我们进出口贸易企业专门设计的新产品、新业务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解了企业燃眉之急。”欣立国际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福星告诉记者。
“支行把保税物流中心的金融服务和知识宣传作为外汇服务工作重点,要求各金融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对接保税物流中心,切实增强对保税物流中心企业的业务指导和政策扶持,促进保税物流中心健康发展。”人行邹平县支行行长王伟说。
据介绍,该支行指导县域各金融机构,积极将保税物流中心作为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的高地。如中国银行邹平支行作为“全球速购”身份认证单位,“直购进口”业务2016年共收单1356笔,让企业不用出物流中心就能办理业务,节约业务办理时间,提高资金流转速度。
与此同时,人行邹平县支行还精心改造健全设施,启用外汇专用服务窗口,按照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的服务标准,优化外汇管理行政审批流程,在办公场所公开窗口服务职能、最新外汇管理政策等信息,实现对外服务与立体化宣传同步进行,经常项下、资本项下每笔业务平均办理时间较原来分别缩短10到15分钟。
政策扶持到位
穿越“外贸寒冬”显活力
“各级人民银行的业务指导和金融机构的优质服务,使保税物流中心在正式运营仅两年时间就取得了这样大的成绩!现在滨州市以及邹平周边地区已形成‘做进出口到保税区’、‘买洋货到保税区’的氛围。”鲁中运达保税物流中心副总经理王刚说,当地将“鲁中运达保税物流中心”俗称为“保税区”,目前随着中心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分享开放的红利。
记者在人行滨州市中心支行了解到,2016年以来,该中支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畅通外贸企业融资渠道,不断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引导金融系统加大对鲁中运达保税物流中心的支持力度,推动保税物流中心2016年贸易额较上年增长17%。
为帮助企业提高跨境资金运作能力,该中支综合考虑企业经营指标和实际情况,在保税物流中心选取20家重点外贸企业,坚持“三个面对面”,即与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面对面解释政策、面对面解决问题,及时了解企业运营及投融资困难,提供政策支持。人行邹平县支行则督促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开辟资金绿色通道,做到在企业授信额度内,对有订单的贸易融资需求,确保两个工作日内完成放款,外贸企业融资效率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