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拥有了合法身份,但网约车在服务、运营等方面将被戴上“紧箍咒”。昨日,交通部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范》),明确提出网约车不得在街上巡游揽客,也不应在机场、火车站等场所揽客,同时在保险、投诉处理等方面则采用传统出租车的高标准。对此,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坚告诉记者,这将是我国首次出台
网约车服务细化政策,虽然可能会提高运营成本,但对于长期“放养”的网约车行业将起到约束作用。
设限:不应去机场车站揽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国正着手对网约车的运营时间、范围等明确设限。在运营服务中,新规要求网约车不应巡游揽客,不应在机场、火车站等设立统一巡游车调度服务站或实行排队候客的场所揽客。到达目的地后,应主动向乘客提供相应本地出租汽车发票。对于备受热议的绕路和甩客问题,《规范》明确,运营过程中可根据网络服务平台规划线路或乘客意愿选择合理路线,不得绕路,不得中途甩客。且网约车的客户端应设定 “一键呼叫”功能,乘客遇紧急情况使用时,能够实现车辆实时动态信息及驾驶员信息向
网约车经营者自动发送。
对于网约车经营者,《规范》提出了“提供24小时不间断经营服务”的要求。而在车辆运营方面,《规范》强调,网约车运输车辆应随车携带《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 车内设施配置及车辆性能指标应明显高于当地主流巡游出租汽车,宜提供互联网无线接入、手机充电器、纸巾等供乘客使用。驾驶员则应接受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备有培训档案。
不少业内分析师指出,上述新规无疑会提高网约车的运营成本,且如此“高标准、严要求”,经营者和驾驶员能遵守多少还有待观察。“《规范》不允许网约车到机场、车站揽客,这是不合理的,事实上在很多地区,车站跟机场才是最需要网约车的地方”,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网约车司机告诉记者,“首先,网约车非常灵活,服务意识强,给带有很多行李出行的旅客很大方便。另外,现在车站和机场的出租车会出现拒载现象,就算不拒载,有时要价也非常贵,这让旅客对网约车有很大需求,新政不该把这些客流量大的区域变成网约车的‘禁区’。”记者也就此采访了易到用车,该公司称对新规还在了解中,暂不回应。
对标:管理向出租车看齐
划定经营边界之外,新政中关于网约车各项标准设置同样颇为严格,不少要求直接向传统出租车管理办法看齐。例如,《规范》规定,网约车驾驶员应携带预约出租车驾驶员证;网约车预约相应率应达到100%;
网约车营运车辆保险购买合格率应达到100%。此外,网约车相关的“乘客有效投诉率”评价指标、“投诉处理率”评价指标均要求参照传统出租汽车企业。
“此前关于网约车的各项规定都聚焦于合法性,首次出台服务细则可算是行业规范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赵坚表示,“不过100%保险购买率,势必会提高网约车的运营成本。”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明确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的多项标准统一,不仅能提高网约车运营资质,也将有力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100%的预约响应率在实际执行时将面临不小挑战”。
留白:仍存政策盲区
整体来看,《规范》中仍存不少政策留白及困惑。“专车合法地位得到承认后,传统出租车市场势必受到挤压,禁止网约车巡游,主要是为了平衡市场,实现差异化经营,”朱巍直言,“但是不允许网约车在机场、火车站揽客,本质上是对网约车的歧视,干预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
赵坚则分析,在车辆保险方面,不同于每天拥有8-16小时固定运营时间的传统出租车,网约车辆运营时间比较灵活,是否应与传统出租车采用同样的保险费率、保险等级,以及保险费用的具体缴纳方式都待进一步明确。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规范》中规定,
网约车平台应承担先行赔付责任,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乘客及驾驶员转移运输服务风险。“这意味着无论发生何种事故,服务平台都得先行赔偿”,朱巍说,“实际服务存在许多乘客违规甚至伤害司机导致事故的案例,未界定事故责任反而一味让平台赔偿,是否会伤害到网约车经营者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