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研究院专家粟日就《电子商务服务规范》表达了两方面看法。
首先,该规范为非强制性标准,可以加快行业的标准化,但其中部分内容的可行性还有待考量。
例如,仓储或分拣区域的建设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需要每达到一定面积隔断进行安全建设,但这样的分隔不便于大型智能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若一定按照标准执行可能会在一定程度阻碍仓储环节发展;又如建议仓储、分拣场所“封闭”,在大量货物进出的情况下,完全封闭也较难实现。
其次,部分规范内容对于行业现状是相对严格的。规范中提出,电商物流时效应按照国家指定标准 (即同城配送24小时内,异地配送72小时内),而目前行业在全国大部分城市范围内时效为同城23~24小时,异地55~60小时,仅略快于该标准,若因不可抗原因稍有“放松”,或将评判范围扩展至包含农村地区配送时效,则很难做到规范中提到的标准时效。
此外,针对本人、代收两种签收形式设定出规范,相当于以书面的形式默认本人签收和代签收业务为免费业务,而实际上该类业务在国外均属于增值服务,这也是无形地提高了对国内电商物流行业的要求。综上,该规范对于目前行业的发展可谓是“高标准严要求”。
粟日表示,“电商物流”的范围很大,还包含B2B配送等,并不等同于“快递”,而未来“电商”概念也会随着电商的发展逐渐弱化,整个市场将呈现出“商务的电子化”,而不仅仅是当下的“电商”,因此,针对所谓“电商物流”的规范也仅仅是针对当下的“阶段性”标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