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一马当先 财税稳字当头
2015-11-04 10:18:23
1141
0
北京商报 陶凤
  昨日,备受关注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发布,国民经济下一个五年长什么样变得越发清晰。而财政和货币一直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手段,作为下一个五年的重头戏,“双轮”驱动缺一不可。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加强金融业开放。

  事实上,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金融改革已在多个层次全面摊开。在具体改革措施上,民营银行的设立以及上海自贸区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等归属准入层面改革;两率的市场化改革则属于要素价格改革;而企业改革、投资的自主权则属于市场主体领域的改革。

  相比于其他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关乎全局,经历了17年渐进式改革后,银行业躺着赚钱的时代不复,当前利率管制也仅剩存款利率上限一道藩篱,但随着近些年来风起云涌的理财产品早已取存款而代之,并行于金融市场的利率双轨也必将最终迎来并轨。

  金融改革破冰之旅无论悬停、或者倒退,都没有出路。金融开放从自贸区豁开的口子越开越大,人民币国际化大步向前倒逼金改全面提速。

  金融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双重目标开始逐渐被绑在一起,一头人民币国际化作为金融改革的推动力,另一头金融改革则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打下良好基础。但两条腿走路就怕步调不一致易跌跤,因此,需要顶层设计以及统筹协调,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整体推进,安全与效率并重,实现金融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惊险一跃。

  财税改革则是稳字当头。财政远不是简单的如何收钱和花钱问题,而是触及央地利益协调、事关政府与企业关系、权力与市场划分,因此财税体制改革历来是全局改革的突破口,作为1994年分税制以来财税领域的最大动作,本轮财税体制改革覆盖预算、税制、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的方方面面,可谓如履薄冰,步步惊心。

  从年初的预算法提交人大审议,到现在最后四大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财税改革在预算公开、税制改革及央地关系三个重点方面都步入了啃硬骨头的阶段。

  2015年被认为是“营改增”的收官之年,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后,意味着“营改增”全面推开。随着“营改增”试点逐步向全国各地和全部行业扩围,需要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包括房地产税改革的推出、消费税征收环节的变化以及个人所得税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但如何平衡中央、地方在事权、财权方面存在不明确、不匹配和不合理的问题,财税改革必须厘清其中关系,这事关大市场效率和法律的实施,随着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财税改革能否最终实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减轻企业负担、稳定经济增长备受期待。
点赞
收藏
陶凤
共发表6篇作品
最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