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设施不完善,严重制约了新能源汽车发展。7月2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学术沙龙”第一期活动上,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童光毅透露,《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已经正式的具备了出台的条件,目前正在走程序,预计于本月由国务院正式发布。同时,为了配合《指南》实施,国家能源局编制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将与《指南》同时发布。另外,按照国务院意见,还将成立一个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联盟,以推进基础设施在全国各地的建设和应用。
据了解,从去年6月开始,按照国务院的分工,国家能源局已经开始制定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规划,去年年底前已经完成了第一稿。有消息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为预判,总体设想是充换电站数量达到1.2万个,充电桩达到450万个。但业内预测,如果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超过500万辆。按照一辆车对应1个慢充、0.2个快充计算,预计至2020年将会催生500万个慢充和100万个快充的市场规模。
童光毅还表示,今年同时推进的还有电动车充电国家标准的修订。“充电国标的修订,重点包括:第一要对上一版没有明确细化的地方,大家有歧义的地方要进一步地细化和明确。第二,可能会再增加一些在实践中发现的缺陷问题,比方说安全问题。”
众所周知,标准不统一是影响充电设施建设的难题之一,目前在标准执行上尚未清晰,不仅电网公司分别有自己的充电标准,且任何一套标准里又有直流电和交流电两种形式,各大生产纯电动汽车的车企也都有各自的企业标准。除此之外,各个地方也在酝酿自己的地方标准。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都希望自家的设计能成为国家标准,否则未来就会面临整改,产生采购、零部件匹配等各种问题,增加研发工作量和成本。地方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地方企业。童光毅坚信,《意见》和《指南》以及联盟的共同推进,电动汽车的使用会有明显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