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联想控股定要拥抱“互联网+”
2015-07-02 10:00:00
599
0
新华网  颜昊
  
      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亲手为联想控股挂牌敲锣,联想控股创始人兼董事长柳传志难掩喜悦的心情。

  31年前,40岁的柳传志义无反顾,带领一群中国科学院的技术人员“下海”创业。31年后,由他一手培养和打造的集六大业务板块、“投资+实业”双轮驱动的企业集群——联想控股实现在香港整体上市。

  柳传志主持上市仪式后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面对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实现整体上市只是联想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

  战略:拥抱“互联网+”时代

  6月29日,集资逾160亿港元的联想控股以每股42.98港元的发行价登陆香港股市,上市当天在大盘受外围因素影响出现大跌的时候,仍然表现平稳以42.95港元收盘。

  集资160亿港元能否解决发展瓶颈?柳传志表示,资金是一个重要问题,但是上市募集到的这部分钱与联想控股要做的事情相比还是不够的,联想控股今后还会利用多种渠道募集更多资金。

  根据联想控股的计划,将把上市募集资金的约55%至60%用于战略投资以收购新业务及发展现有业务,重点在消费、服务以及金融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寻找具有巨大潜力的“蓝海”市场。

  为此,联想控股旗下三个投资平台:联想之星、君联资本、弘毅投资,从孵化器、早期风险投资到私募基金将相互高效协作。此外,联想控股打造的核心企业之间、被投资企业之间也将呈现出独具联想特色的协同效应。

  柳传志认为,未来联想控股的投资选择一定要拥抱“互联网+”,管理层一定要“放空大脑”,决不能墨守以往在IT领域积累的经验和做法,一定要继续提高管理层的学习能力。

  首先,对于在互联网服务方面做得好的企业,从组织架构、从商业模式到企业文化,都要进行尽量深入的考察,然后与联想自身相结合。

  柳传志表示,实际上联想控股已经开始对联想之星、对初创型的带有互联网内容的企业进行广泛投入。此外,对原来一些投入的已经进行的传统领域的企业,也开始进行一些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改造。

  “对联想控股本身,它虽然是一个总体吨位很大的企业,但是实际上是分成一个一个小的独立的企业,因此每个企业改造起来都还是相对比较灵活,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试验和总结来决定我们该怎么样走。”

  模式:双轮驱动渐入佳境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想到“联想”的第一印象是其最初起家的个人电脑业务。如今,联想控股旗下负责IT业务的联想集团,在营业收入、利润贡献方面依然占据重要地位。2014年,IT业务的营收依然占联想控股的约94%。

  然而,柳传志纠正了市场上的一种普遍的观点误区。他认为,IT业务营收占比大并不妨碍联想控股目前已经摸索出来的这一六大板块、“投资+实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不能从营收角度看待联想集团的重要性。否则,杨元庆(联想集团董事长)那边营业额达到400多亿美元了,联想控股加在一起永远是联想集团大。还是要从价值和利润角度看,比如从农业到金融、化工,都一步一步地上来了。其实,将来各板块全都连成片以后,我估计营业额还是不能与联想集团匹敌,因为IT是一个太大的行业,它的利润相对薄一点。我们选的金融、消费、服务也许营业额没有那么大,价值和利润率却会更高一些。”

  对于“投资+实业”的双轮驱动模式,柳传志坦言,本世纪初拆分联想业务时,考虑的主要还是多元化分散风险以及开发更多平台的问题。“当时预想没有这么深刻,我当时预想只是觉得一个企业办得好坏跟领头人有非常重要关系。所以我就觉得应该给好的优秀人才以舞台,然后让他充分施展。”

  柳传志说,联想的多元化做法跟美国商学院的理论是不一样的。“美国反复强调专一再专一,其实我觉得我们这么做也是很专一,关键是什么样组织架构。投资到一定程度后觉得我们对投资有一定深入了解,越来越清楚后,大概是在2008年前后我们才开始向这个模式大幅度前进。”

  柳传志:联想控股定要拥抱“互联网+”柳传志接受专访。(摄影 何靖嘉)

  建言:企业应该成为科研投入的主导力量

  出身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柳传志,一手将最初只能做外国电脑品牌代理的联想做到全球个人电脑第一品牌。在谈到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仍然偏重于成本控制、低端竞争的弱势地位时,柳传志颇为感慨。

  柳传志认为,要改变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关键还是在技术方面甚至包括基础科学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对于政府来说,首先要弄明白在技术领域投资的主体应该是企业本身,而不见得是科研单位。一项新技术从科研单位转化到企业,这条路实际上效率很低。”

  柳传志强调,应该格外看中企业本身的技术力量甚至科学研究力量。而中国以前没有注意这个问题的原因是,过去中国的科研成果转化走的是苏联模式。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本身就具备很强的科研力量。甚至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来自企业,基础研究也放在企业。

  他认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民营企业实力明显是单薄的,今天有了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样吨位的企业之后,这些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突然加大,在某些领域明显超过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同行。未来还应该有更多科技企业能有更大的科研投入。

  柳传志透露,目前联想每年研发的投入仅为几亿美元,占营收的3%至4%。“按道理说是不够的,为什么过去中国企业不敢投入研发?是因为过去企业确实实力单薄,完全是一穷二白干起来的。”

  “政府应该特别注意,所有一切变成生产力的着力点应该是企业。而中国企业本身,要想改造这个局面,必须在科研方面加大投资,要像华为那样。”柳传志说。

  忠告:“最好别拿父母养老金创业”

  今年已经71岁的柳传志1984年开始创业的时候已经是40岁的年纪。作为中国创业者的鼻祖,柳传志给现在创业者,特别是年轻创业者的忠告是,走创业的道路实际上风险很大。

  “我在40岁创业的时候,是义无反顾的,但是对一些基本的东西,还是想得比较明白。因为当时我已经是光脚的,再怎么也不会比以前状态差到哪儿去。第一次创业要成功几乎是很困难的。真的要创业的话,还是要把前后左右的事情尽量想清楚。为什么说尽量?因为他们毕竟太年轻。”

  柳传志说,有几个基本的因素要想清楚,例如创业的基本资金是不是来源于比如父母的养老金。假如大学生退学后创业失败了,还能有时间、有资本、有资格继续念书那就挺好,否则就会没有退路,反而给社会带来更大负担。

  香港对于联想来说一直是一块“福地”。1988年4月,创业不久的柳传志以30万港元率先在香港合资成立“联想电脑有限公司”。1994年,联想登陆港股上市;6年后,分拆联想后的神州数码也是选择在香港上市。

  谈到依然选择香港作为上市地点,柳传志强调香港的股市相对更规范透明,同时香港投资人更理性一些,不是带有博弈心理、赌博心理在投资。而内地股市相对来说换手率更高一些,使得企业业绩和股价容易脱离。

  “我们在香港向香港的企业、香港的员工学了很多东西。最主要就是扎实做事,做事很精细,也很非常规范和扎实。但是相对大陆和台湾的企业来说,香港的科技企业对务虚、对大形势和战略的考虑相对要少一些。领导人必须要务虚,把自己的目的和环境相匹配,想清楚到底往哪走、怎么走。”柳传志说。
点赞
收藏
颜昊
共发表1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