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当总理会见科技企业 究竟会谈些什么呢?
2015-07-01 09:22:00
801
0
百度百家 
  这是总理赴美参加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期间一个随行记者的所见所拍。会告诉好奇的你,如果创新企业有幸接到总理的会见邀约会谈些什么呢?在这个创客大赛的启动仪式上,又有哪些创新企业被总理点了名?

  如今各大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科技公司纷纷启动私有化退市程序,拟回归A股,一时间接到私有化邀约成为风口浪尖的热点。不过,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下,一切惊喜皆有可能。如果你有幸成为科技公司中接到总理会见邀约的企业,自豪惊喜的同时又该向总理汇报什么呢?尤其当你有半小时时间与总理一对一地进行交流?

  近日,中国副总理刘延东在华盛顿出席并致辞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作为本轮高层磋商的重要活动之一,“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10周年纪念暨2015年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启动仪式于6月19日在美国匹兹堡市举行。笔者作为此次大赛的随行记者,全程见证了这一备受中美两国瞩目的活动启动仪式。

  在活动开始前的半小时,即匹兹堡当地时间19日8:30-9:00,刘延东还会见了英特尔CEO科再奇。和笔者一样,大多数人都会好奇,这半个小时里他们究竟会谈些什么呢?

  

       刘延东夸赞“科再奇”名字

  总理会见科技企业代表,究竟会谈些什么呢?

  双方会见开始的第一句话便营造了亲切友好的氛围,刘延东副总理夸赞“科再奇”这个中文名字取得好:“科学再创奇迹”,也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刘延东还建议科再奇平时多用这个中国名字,她鼓励英特尔对中国产业做出贡献,积极支持中国教育事业与创新人才培养,并在推动创客教育、激发青年创新方面不懈努力。

  科再奇表示,创新是英特尔的基因,他本人也是创客,与中国共同创造未来是英特尔企业战略的重要内容。今年恰是英特尔进入中国30周年,他向刘延东汇报了英特尔在中国发展的过程和成果,也包括投资以及下一阶段在创新方面的合作。其中,就谈到了英特尔从芯片开始的合作创新,包括和清华紫光、瑞芯微的合作以及最新成果。

  此外,刘延东还特别关心创客文化,中美创新以及英特尔在其中的努力。最后她表示:“加强合作,实现共赢。”这正是2011年,刘延东在美国参观英特尔公司时的题字。

  哪些创新企业被总理点名?

  在之后进行的大赛启动仪式上,刘延东代表中国政府祝贺活动成功举办并表示,我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推进开放式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都富有创新精神,中美两国在推进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有着广泛共识和巨大合作潜力。

  刘延东指出,创新创业关键在于人才,美国科技行业的代表公司英特尔、苹果、亚马逊,而中国近年来也涌现出了百度、阿里、腾讯、小米这样的互联网企业,青年一代的创新精神更值得期待,最后她还亲切地表示:“我要为中美青年创客点赞!”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图:刘延东和科再奇共同为大赛揭幕。大赛由教育部主办,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清华大学、英特尔公司承办。

  深圳创客将让全球吃惊

  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故事,扎克伯格在学校里就创建了脸谱Facebook,乔布斯甚至辍学创立了苹果公司……美国青年创客的文化传统渊源已久。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下,中国的青年创客们也开始蠢蠢欲动,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励志的故事,更需要整个市场和产业环境的营造。

  深圳曾经是山寨的天堂,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深圳创客在未来将让全球吃惊。提出这一观点的正是英特尔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

  科技没有国界,创新更没有局限。不论中国还是美国,创客的想象力丰富,思维是跳跃式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于常人。他认为,原创的技术是核心,产业链的市场验证是持续创新的保障。尽管全球都在提倡创新,每个国家都有创客,但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中国经过长期积累建立的产业链是任何国家在短期之内难以复制的。

  通过多年OEM、ODM的硬件设计和制造,深圳吸引到了一大批拥有创新思维,具备创新能力,而极具战略眼光的人才。他们看到机会下手快,动作狠。这里聚集了计算机产业、通信产业、显示技术、可穿戴技术等上百万的优秀人才,从产业体系到供应链配套全球任何地方都难以匹敌。

  山寨是跟随,创客是原创,没有跟随怎么可能引领?山寨的经验铺就了产业链的成熟,也使得中国企业自己动手进行了一一实践。这个过程是,山寨产品需要更便宜才有市场,引发了市场价格大战,逼迫山寨企业进行微创新的功能修改,而深圳各种高科技产业链的配套也出现了诸如当年MP4这样的产业大融合式的产品,将通信、显示、计算机等各个产业融会贯通起来。跨界之后的创新就成为原创的积淀,比如,深圳创客就在英特尔的Edison平台上研制出单反相机智能遥控器、指静脉护体身份识别嵌入式系统、智能教育机器人等全新的硬件形态。服务型机器人,新型飞行器这些全新的产品已经成为深圳硬件产业的全新符号,引领着下一波的创新浪潮。

  另一个问题则是,在互联网思维、软件服务的充斥的环境下,硬件甚至走向免费趋势。当互联网商业模式和软件人才受到VC资本青睐的时候,这样一大批硬件人才如何才有春天?

  这个问题一时难以判断。但硬件和软件正如两条交替螺旋式上升的曲线,用哲学思想来看,当看不清未来的时候就回顾历史。杨旭认为,既然软硬两条曲线缺一不可,就一定会有交错的拐点,未来创客需要的也是软硬跨界的创新,而深圳也将是见证这一奇迹时刻的城市。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