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内外专家围绕专业课题进行研讨
(一)仓单的定位,在动产融资中的作用及相关的法律关系,特别是仓单电子化的趋势
IFC咨询专家Lamon Rutten演讲
Lamon以自身在大宗商品领域,特别是大宗商品行业的公共管理、大宗商品融资和风险管理等领域的超过25年的经验,发表题为“如何建立服务农业的仓单融资体系”的演讲,并发表如下观点:一是仓单融资是农业发展史中的转折点,可以将农业大宗商品变为“黄金”;二是要适当管理仓单融资的风险,提出所有的仓单都应当进行电子登记,最好是在统一的动产担保物权登记系统进行登记并将仓单作为整个供应链的一部分来看待;三是提出仓单电子化的趋势,采用电子仓单系统成本更低、更便利、更安全;最后Lamon介绍了电子仓单的国际经验及如何在农村地区建立仓单融资体系。
大成律师事务所,寇国栋发表演讲
寇律师发表题为“海运提单对仓单的借鉴意义”的主题演讲。通过对海运提单的若干法律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作为有价证券,海运提单和仓单具有法律上的相似性,进一步提出,海运提单的许多法律制度可以作为丰富仓单法律制度的完善的参考。
(二)担保品的管理在供应链金融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服务功能还有风险的防控以及发展趋势
APEC专家Bernadette Cenzon演讲
Bernadette从银行的角度提出供应链融资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指出避免错误重要的是建立正确的贸易模式:谁从谁那里购买何种商品、商品的产地、生产厂家、商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停留处、商品在海运前后的存储地点、交易流程中哪些物品可用作担保,以及有哪些与供应链紧密相连的担保协议。
(三)重点探讨担保品管理中的保险责任问题
IFC咨询专家Nick Budd演讲
Nick Budd发表题为《担保品管理企业的运营、责任和保险》的主题演讲。Nick“监管”方式(CMA)下有 “标准仓储模式、合同代理模式、担保品损失赔偿模式” 3个不同业务模式以及在责任险方面的区别和特点;围绕“仓储人专业责任险、担保品管理企业的专业责任险、银行对保险的管理”三个方面对保险责任的范围、原理、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由于许多借款人无法采用标准仓储模式或合同代理模式,Nick又对担保品损失赔偿模式的基本原则、基本运作方式、风险缓释、商业理据对责任险进行了阐述。
金诚国际保险经纪刘晔演讲
刘晔围绕资产监管保险概述、常见风险及如何理赔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国内监管责任险的情况。
(四)从金融机构、担保品管理企业、融资担保企业三个方面,一些好的、经典的单位进行了演讲。
汇丰银行商品和贸易金融部交易管理线全球负责人Ian Milne演讲
Ian对我国担保存货管理行业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先,我国担保品管理企业的评估应围绕“专业技能和声誉、忠诚和专业责任险、治理和控制框架”几个方面进行;其次,我国担保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担保物权登记系统不完善;二是商品交易所处于发展初期;三是专业责任险尚未普及,并且成本高,银行要评估当地企业(大型国有物流公司和中小型民营物流企业)的能力,以保护自己的权益;四是除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系统外,无法查询谁开具了仓单,因此货物的所有权情况也不透明;五是地域辽阔,各类商品市场规模巨大,但存在很多地方管辖的差异;六是在地方层面,有些法规也仍不明确。
南储仓储管理集团常务副总裁,李文杰演讲
李文杰发展题为“如何更加规范地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演讲。他提出目前一些仓储管理企业面对诱惑,纷纷试水“跨行跨界”,导致迷失自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他建议担保存货管理企业应该专业化定位,回归于行业本质、重塑行业诚信、专业可靠企业将获得更多机会,应持续专注于专业的物流服务提供者,专一地做好自己最专长的事;应该提供专家级的法律保障,超越合作方期望,为金融机构提供实现债权法律保障;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金融机构、中小企业提供更优质服务;应该持续的服务创新,积极融入新的业态,利用新技术提升服务水平。
浙江涌金仓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童天水演讲
童天水发表题为“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仓储服务延伸”的演讲。他提出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技术体系,正在逐渐改变原来以人工管理为主的金融仓储行业;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依据“运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流程;建立金融规则;强化基础资产保障”三个原则才可持续健康发展。
荷兰管控联盟Hong Lee演讲
Hong发表题为“担保品管理服务”的演讲。他提出担保品管理(CMA)是控制、保管和报告,担保存货监控(SMA)是检视和报告;指出CMA和SMA在仓储设施、货物状态、货物释放等方面的主要特征,两者的主要区别是,CMA下,在必要时,必须尽一切可能阻止装货---根据租赁协议,SMA下,仅报告货物的动向。
中国银行贸易金融部王新良演讲
王新良发表题为“全球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的演讲。他提出,供应链金融对于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支持企业“走出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指出国内主要商业银行通过境内外机构联动、开展离岸业务、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等方式,大力推进全球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取得一定进展,但与外资银行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提出可以通过构建专业化营销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产品运用及方案设计能力、打造专业化授信管理体系、加快全球供应链金融电子化建设发展全球供应链金融业务。
北京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机构部经理周洋演讲
周洋发表题为“涉农担保品的监管困境及如何破题”的主题演讲。指出涉农担保品监管的主要困境,一是高端供应链金融服务难以惠及中小农企;二是涉农仓储不规范,难以附加金融属性;三是农产品种类繁多,对仓储要求差异大,难以统一管理标准;四是涉农担保品估值难度较大,并对困境的破解提出建议。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法律顾问卜祥瑞演讲
卜祥瑞指出银行业在担保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表明,由两家协会联合起草的国家标准理清了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担保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下一步将在仓储企业与商业银行中积极推介该国标,并尽快修订相关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审判长王富博演讲
王富博指出担保品管理相关法律问题主要集中在仓单质押、浮动质押、担保品管理、民刑交叉四个方面;提出完善担保品管理,应完善仓储法律制度,规范约束仓储企业的经营行为;应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应完善动产担保的公示方式,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担保法律风险。
(五)如何完善存货融资的担保物权登记?
在人民银行刘萍主任主持下,IFC赖金昌先生、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徐欣彦、中国银监朱元倩、中国人民大学高圣平教授、民生银行吕琦主任、北京首创融资担保田健总经理就“如何完善存货融资的担保物权登记”共同进行了专题讨论。指出现代担保物权登记系统,最核心的思想是四个方面,“single”,所有的动产之上的担保权益只能在唯一的一个系统上进行,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系统;“central”全国只能是中央式的一个, “基于互联网”;登记的目的仅仅是登记公示,没有任何其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