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物流如何让大象起舞?
2015-02-09 16:20:00
648
0
中欧商业评论 

[3]变革2.0:走向无边界组织


有了“企发办”靠实权建立的“网状目标结构”和“项目协作机制”,德邦正式开始了过渡为无边界组织的进程。


让一线直接呼唤炮火


原来的德邦,依靠其他竞争者无法提供的标准化服务,风光无限。用德邦人的话来说,“货多的时候,人家排着队等发货。”“我们单单吃整零担物流市场这块蛋糕顶端的奶油部分(那些对价钱不敏感、对时效和服务敏感的中小零担客户),就已经吃不完。”所以,那个时候的德邦,用“聚焦中小零担客户”的姿态拒绝掉了不少业务,拒绝大客户、标准化操作、大货不送、易碎品不送……


但是,2014年,德邦在零担领域曾经的差异化产品优势开始消失;其他竞争对手愿意提供更加贴近用户的增值服务。例如,德邦只提供运输服务,在家俱运输上,有的物流公司还要提供货到后的安装。崔维星和管理层嗅到了浓烈的火药味。“以客户为中心”,“让一线直接呼唤炮火(华为语)”成为了大会小会上说得最多的话。


此时,混合式管理的组织模式难以适应差异化竞争的需求了——纵向边界上,职能部门在回收战略控制权的同时,日益成为真正的决策中心,而一线部门尽管合并了经营、运营,成为独立的责任主体,却依然仅仅只拥有执行权。同时,横向边界在调整之后越来越强大,尽管通过总部的统一规划各司其职,避免了内耗,但也让临时的协同变得找不到方向。


其实,德邦文化中的特点就是执行文化和PK文化。


“执行文化”体现的是纵向边界。过去,控制权一直都在总部。但要倾听市场的声音,就必须让直接接触市场的人参与决策。


“PK文化”体现的则是横向边界。德邦强调部门之间的竞争,部门和人才获得的资源都是PK出来的,这在企业的初生期确保了队伍的狼性,却造成了协作的问题。例如,在2013年以前德邦,部门之间不共享数据是很正常的。垂直化管理的时期,部门墙很厚;到了混合式管理的时期,各部门进一步各司其职,部门墙更厚了。


当市场的变化袭来,企业需要调动资源解决时,混合式组织模式的问题乍现。这一次,德邦依然是从改良入手。德邦尝试了用总裁办来协调,也尝试了将高管层集中到崔维星家中吃早餐的非正式会议,但随着一线需求变化节奏的加快,这些协调模式的适用性受到挑战。德邦似乎还需要找到一种更加长效的协调机制,组织模式看来是不得不动了。


“企发办”催动无边界协作


德邦开始了新一轮的组织转型。再次进化是从一个部门——企业发展办公室开始的。这个被简称为“企发办”的部门成立于2011年3月,即在咨询公司进驻提供混合式组织模式之前,德邦已经感觉到需要一个整体思考企业战略方向的部门。随着协调越来越多,“企发办”开始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其他职能。


最初,企发办成立的功能设计是从目标分解上搭建协作机制。以前,无论是垂直化管理还是混合式管理,目标都是逐级往下分解,所有承接目标的部门都是背对背完成任务。但是,临时的客户需求往往需要部门协同回应。此时,各部门间该如何合作呢?手握资源分配权的“企发办”开始发力,将逐级分解的“线条式目标结构”变成了“网状目标结构”。换句话说,某个部门的目标并不一定是来自直线上级,也有可能来自其他汇报线的上级,甚至还有可能来自平级。部门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要想获得别人的协助,就必须首先帮助别人。


有了沟通的意愿,“企发办”开始搭建正式的沟通平台,一个个主题的“委员会”开始成立起来,如收入管理委员会、客户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委员会、安全管理委员会……在这些委员会中,不仅仅有总部的职能部门,还包括了基层部门,后者不仅要列席参加,还要参与决策。


另外,2012年,“企发办”又成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PMO)。PMO主要负责从日常的目标分解中识别出“项目性需求”。简单来说,就是有的目标分解下来,依靠现有的管理体系是无法达成的,此时,就需要发动各相关部门一起去寻找一些新的关键举措。例如,2014年,德邦发现人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于是人力资源标准部发起了一个“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的项目,加入了业务部门、门店管理部门、IT部门等,一同进行协作。 “以前,人力资源配置权在我们手上,但现在,我们发现没有其他部门的协作,我们根本考虑不到如此多的变量,所以,这个项目必须是多方协作的!”项目负责人、人力资源标准部高级总监李春生如此评价PMO带来的改变。


通过以上两种机制,企发办似乎将自己的功能定位于服务和支持,这个总部职能部门的中心开始带领总部从“标准控制、目标分解”向“平台搭建”转型。但是,2014年的一次事件进一步展示了其直接干预管理的强大力量。2014年1月,由于货物爆发式增长,长沙外场出现爆仓,货物积压,卸不下来也运不出去。事件一过,企发办开始牵头进行协调:一方面,将监控流量的周期由以前的每月变成了每天;另一方面,设计了针对高流量涌入的应急措施。这种应急措施中,每个职能部门和一线部门都需要配给资源来疏导流量。负责华中经营本部的副总裁薛大鹏说:“这种应急事件,还是需要一个总指挥,除了企发办,没有部门有如此大的能量。”


“企发办”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协调能力?因为它手握实权。最初的企发办相当于一个战略规划部,只能想问题,分解目标,看似重要,实则务虚。为了取得调动各部门协作的“抓手”,企发办纳入了财务部的预算职能和人力资源部的绩效考核职能。也就是说,各部门必须按照企发办的游戏规则来行动,否则,不仅得不到相应的资源,还会在绩效考核中被惩罚。


有了“企发办”靠实权建立的“网状目标结构”和“项目协作机制”,德邦正式开始了过渡为无边界组织的进程。从横向边界上看,任何的部门都可以随时发起协作,资源之间可以随时互联,横向边界早就的部门墙已经被打破。从纵向边界上看,基层既扛指标,又参与决策,呼唤资源补给,责权对等,而完不成指标则变成自己的问题,无处推诿。于是,组织的纵向边界被打破了。


在无边界的协作中,德邦的员工开始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学习到各种知识,日益成为复合型人才,开始变得能够思考业务,而不是仅仅学习咨询公司带来的方法。如果说,过去是以咨询公司为主,德邦是学生,现在,德邦已经成为主人,咨询公司是助手。


[4]变革3.0:向云组织进化


在管理层眼中,整个企业都可以用数据和算法来解构。


德邦作为一家物流企业,服务的安全、便捷、高效,依赖于企业对资源的合理调配。原来企业不大时,可以依赖经验进行资源配置,但当企业越来越大,人脑的容量已经不能处理如此庞大的信息,就必须依赖IT——通过先进的算法和海量的数据,计算出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


算法和数据来自何处?自然是来自各个生成相关工作流的部门,来自它们的专业知识。其实,2014年年末,在德邦的员工总数达到7万多人,这其中就有近5000人的职能部门人员。表面上看,德邦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其实它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形态包裹的算法企业”。以德邦的自建店面为例,德邦的专业人员进行了精确分析,考虑了若干变量,以形成合理选址,关店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崔维星和高管团队日益发现:临时的游击战不是正途,所有的跨部门协作都应该是固化的高效流程和标准,都应该IT化。于是,2014年,在“企发办”之下又成立了两个部门——流程支撑中心和数据支撑中心,分别被定位为“把业务语言翻译为IT语言”和“把业务运转翻译为IT系统中的数据”。


随着各部门协作的日益增多,大家都发现了数据是最好的沟通语言。走进德邦任何一位高管的办公室,办公桌上几乎都是大量的数据报表,每张报表上充斥着密密麻麻的数据,密集之程度达到要用卡尺才能看清楚。在管理层眼中,整个企业都可以用数据和算法来解构。


其实,早在2000年,德邦就在行业内首先研发使用了“飞行-2000”信息系统,此后数年,TIS系统、ERP系统相继借力,支撑了德邦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信息系统的优化,逐渐覆盖了德邦的业务,并统一了每个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形成了一个“大数据云台”。好处在于,所有的业务都可以数据化,决策也可以基于数据。德邦一方面将IT系统覆盖到每个业务领域,另一方面,也通过IT语言来解决管理问题。


也许德邦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式在打造云组织。原来调动各部门的资源是凭借经验,某个部门发起一个项目,再思考应该加入哪几个专业部,而现在,仅仅在云台上观察,界定自己需要影响哪些数据表现,而这些数据受到哪些上游数据影响,在此基础上,将决定这些数据表现的部门引入项目即可。如此一来,组织结构进一步被“极致扁平化”,且直连云端,可以随需被调用,这才是应对客户长尾需求的最佳组织模式!


德邦的管理层不断强调,这些信息系统的项目对于人才培养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有人说:“现在的德邦人,每天都在进步,水平一般的,到项目折腾两下,水平自然就提高了。”其实,不止是项目过程中,项目结束后,德邦人基于云台进行工作,每个人背后都像是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可以随时呼唤),云台变成了一个“超级作弊器”,人人都能够轻松应对业务上的问题。人才能够轻松与组织知识进行交互,这才是德邦的人才再次飞速进步的原因。


对于互联网思维,崔维星一直比较谨慎,他观察到了变化,却不愿意立即高举高打,而是宁愿小步快跑。他说,“互联网的确神奇,但我们要知道,一个小小的APP背后是企业的服务能力,如果我们没有练好内功,盲目出击,后果就是自讨苦吃。”


话是比较低调,但德邦打造私有云的力度却一点没小。所以,德邦现在已经能够用数据和算法来持续改进管理。德邦在2014年上马了快递业务后,APP也迅速推出,而快递业务的迅猛增长也说明了之前苦练内力的明智。


盘活了内部的资源,德邦有没有想过下一步?家俱运输中的定制化需求给德邦带来了启示,企业内部的资源似乎并不能满足这些千奇百怪的需求。那么,能不能纳入社会的力量,形成一个开放的生产体系呢?事实上,在海尔等企业,已经开始将私有云开放,接入外部的生产力量。譬如,如果负责安装家俱的社会承包商能够用一个德邦的APP接入此类订单,并将安装过程的相关数据通过APP反馈到云台,这就是可控的德邦式服务!


崔维星和德邦惯有的低调也许让他们与“云”这类热词绝缘,但他们按照商业的逻辑进化自我,居然不自觉地就走上了这条“造云之路”。


在物种进化上,有个“过滤器”的学说,即每一次环境的变化都是一个过滤器,会过滤掉那些不适应新环境的生物。对于企业也有类似的进化规律,老板的决策和组织的柔性(flexibility),一样都不能少。太多的企业,老板看得到变化,做得出正确的决策,但组织却不能适时而变,老板的命令出不了办公室。


所以,在德邦迄今为止颇见成效的组织转型中,最重要的“大招”恰恰在于老板的决策和组织的柔性。企业的柔性是内功,绝非一招一式,却决定了企业的命运是被管理逻辑的变化杀死,还是借力走上风口。我们感兴趣的是,未来的德邦“云组织”究竟将如何深入下去,进而与时代共舞。


点评:转型,为何德邦?


还未深入了解德邦之前,我们很容易将德邦的成功归因于经营决策和人才培养。的确,德邦始于航空货运代理,却在后来的发展中挺进汽运,逐鹿零担,现在甚至上手快递,这一切都需要创始人有着敏锐的战略感觉。而德邦成为行业人才标杆的口碑,似乎也是其成功的筹码。但回溯德邦一路走过的旅程就会发现,德邦的成功是深耕内力的成功,它们逐渐打造了一种与市场相适应的组织模式,而人才培养只是组织模式的副产品。


确保组织资源快速随需聚合,应对市场变化,是诸多企业的追求。但大多企业在喊出了口号,甚至做出组织调整的决策之后,依然无法以无边界的模式运转,部门、员工依然自扫门前雪,依然死气沉沉。


那么,德邦造云,凭什么呢?


首先,简单的企业文化


德邦能够成功转型,“德邦文化”功不可没,这种简单的文化让所有人都心无旁骛去追求业绩,追求管理的正确逻辑,而不是固守既得利益。


“德邦文化”信奉“能者居之”的原则,20多岁就是总监的员工一抓一大把,20多岁进入高管团队的也不在少数,副总裁钟智龙25岁上任,副总裁林志彬27岁上任,副总裁刘建青28岁上任……这些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源于它们的选拔机制。德邦信奉“人才是选拔出来的,折腾出来的,而不是培训出来的”,所以,利用德邦学院搭建一个竞技场,优秀的人参加培训,并获得PK的机会。企业负责给员工引入一流老师——咨询公司,负责搭建内部交流的机制,让员工能够去不同的任务上折腾,按照2:1的比例配置人员与咨询师进行对接。


不止能上,德邦的干部也能下。德邦的管理人员岗位是不好坐的,官至副总裁也会因为不能完成业绩目标而被降职。然而,德邦的管理人员对此却习以为常。表面上看,他们被崔维星“养乖了、洗脑了”,但实际上,这种文化让德邦内部的关系异常简单,让所有人的精力都可以投入到工作中。


为了让德邦的文化简单化,崔维星甚至立了一些很“出格”的规矩。例如,在德邦的聚会上,必须由上级为下级倒水,必须由上级买单;员工之间的婚丧嫁娶需要送礼的,礼金不能超过100元;员工之间没有善意的谎言,有话一定要说出来……没有了人际关系的束缚,所有人的沟通都是以业绩和商业逻辑作为坐标,正因为这样,德邦才能完成两次的自我否定,从垂直化过渡到云组织。


其次,构建平台领导力


企业文化是与创始人的价值观有高度联系的。崔维星说自己是控制型的领导,理由也出其简单:“我不控制,德邦的标准在哪里呢?”但实际上,他一年中仅仅有不到4个月在德邦上班,只管大方向,不抓小细节,他手下的一群高管早已挑起了大梁……


其实,儒家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崔维星,同许多本土企业家一样,都有非常浓烈的父爱主义情结,这在张瑞敏、任正非等人身上都有体现。父爱主义情节的表现就是,喜欢管员工,认为员工按照自己的要求走,才会达到好的结果(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公司)。所以,崔维星在早年的管理中,非常强调规范和执行,当然,他也不吝啬对员工大胆激励。负责公共关系的副总裁郑荣国回忆:“我们20多岁的时候,崔总就带我们去打高尔夫球、滑雪,尝试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对于当时年轻的我们,的确是一种冲击和感动。


对于企业的大权独揽和大胆激励似乎构成了“中国式管理”的两大要素,但这恰恰也是制约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转型的关键。当老板把员工当“儿子”而不是“伙伴”时,企业就是老板一个人的;而当老板收回自己管控的手,让企业成为员工发展的平台,企业就能够汇集所有员工的才干。在互联网时代,要推动组织转型,老板的“放手”就是最好的推动。


但是,要做到这一步又谈何容易?有多少强势的企业家已经或正在被互联网带来的变革干掉。所以,老板才是转型的最大阻力,当然,也有可能是最大动力!崔维星正在突破自我,他依然希望员工过得更好,企业的激励传统一直在,同时也习惯于倾听其他人的声音。我们的交谈中,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没什么了不起的”。他也喜欢夸别人,“XX咨询真牛”,“那个90后的小孩太有水平了,我连给他提包都不配”……互联网时代,要造云,需要先造云台,要造云台,就需要这种懂得欣赏他人,平等沟通,以便汇集强者共舞的平台领导力。

点赞
收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