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心”企成胶着状态 新格局下寻突破
2014-08-20 10:59:28
1492
0
中国卡车网 

重卡是我国商用车中最关键的部分,也是我国商用车规模和水平的风向标。从支撑和保障重卡发展出发,国内重型柴油机厂家使尽浑身解数,以期通过生产适应国家政策法规和市场需求的产品,在助推重卡行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持续增长。基于历史原因及自身对创新的不懈追求,潍柴一度成为重卡市场发展的最大受益着,在不断满足重卡需求的同时,客观上也加速了向千亿规模迈进的步伐。但在重卡生产企业越来越注重集团内利益最大化的新环境下,重卡“心”企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着明显而深刻的变化。潍柴一支独大的格局受到来自一汽、东风、重汽等重卡旗下柴机油的挑战,份额的保持与提高成为拼争的重点。

凭借先天优势,潍柴一度是我国重型发动机市场的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汽车工业严重“缺重”(载重8吨以上的重型汽车)的问题,我国组织了对重型载重汽车的仿制生产。1960年,重汽济南汽车厂利用外援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辆“黄河”牌JN 150型8吨载重汽车,实现了我国重型汽车工业零的突破,也拉开了中国重型汽车工业发展的序幕。1984年,潍柴被当时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及国家经济委员会确认为研发及生产斯太尔WD615系列柴油机的定点厂之一,同年,国家经济委员会发出《关于同意潍坊柴油机厂变更隶属关系的复函》,确认其为重型汽车配套柴油机的定点厂之一。1989年10月,潍柴生产线顺利通过了国家组织的峻工验收,重型汽车用WD615系列柴油机开始投产。而这时,国内柴油机生产企业主要停留在中小马力发动机的生产上,虽然一汽、东风在各种场合表示要加快重机上市步伐,但从研发到被市场接受仍有一大段路要走。不过从这个意义上讲,潍柴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

为了持续保持领先优势,潍柴在2005年3月就推出符合欧Ⅲ排放标准的蓝擎系列发动机WP10、WD12,并且在与福田汽车、德国博世(BOSCH)公司和奥地利AVL公司缔结了国际化战略联盟、满足陕西重汽、重庆红岩、北奔重汽、安徽华菱等装车需要的基础上,还与一汽建立伙伴关系,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一汽解放卡车340马力以上功率的重型汽车将全部采用潍柴的WD和WP系列的发动机。与一汽解放等缔结战略联盟,使潍柴的客户几乎包括了除中国重汽以外的所有生产15吨以上重型汽车的厂家,而恰恰这一市场是汽车市场增速最快的,所以到2009年5月,潍柴蓝擎高压共轨国Ⅲ柴油机累计销量已超过12万台,当年底其柴油机在市场的保有量已经达到200万台,成为国内外无可替代的大功率发动机“动力之王”。

2010年是中国重卡的历史最高点,破百万的产销规模为重卡“心”企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市场机会,也使潍柴提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这一年,潍柴共销售重卡发动机41.4万台,同比增加83%,市场占有率40.7%,同比提升5.1个百分点。

凭借良好的品牌、过硬的技术和优良的服务,潍柴这艘发动机“航母”,连续多年在重卡及工程机械行业内推土机和装载机全国占有率第一。针对2013年取得的成绩,潍柴动力副总裁冯刚曾颇为自豪地说,“潍柴不但保持了市场占有率第一,而且与2012年相比,占有率也得到了持续提升,像重卡,潍柴发动机在保持市场占有第一的同时,全国占有率较2012年同期提升了3个百分点。”

份额变化起伏,重卡“心”企拼抢重型发动机市场蛋糕

受各种因素影响,重卡市场经历了2010年的市场高峰之后,2011年和2012年出现“二连跌”。虽然3013年重卡销车77.4万辆,同比出现21.7%的增长,但丝毫没有动摇业内专家“国内重卡市场发展逐步趋于理性”的判断。

在重卡市场由快速增长向理性增长的变化中,“十一五”期间国内重型发动机企业大规模扩张造成的产能过剩更加凸显,为这些重卡“心”企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必须看到的是,随着重卡集团旗下发动机羽翼逐渐丰满,缩减外购也成为必然,意味着潍柴传统的用户要改弦易辙,减少对潍柴产品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集团内需求,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中国重汽布局山东、浙江,以济南动力和杭州发动机公司两大基地产出保装车需求,2010年杭发公司生产发动机11万台。一汽在提升锡柴产出的同时,加快提升道依茨大柴的产能,2013年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共生产发动机10.8万台,销售发动机10.7万台,销售收入26.08亿元,销量增长率达21.2%。东风一方面加强与东风康明斯、玉柴等的合作,一方面加快自身柴油机厂的产出步伐,雷诺dCi11发动机排产新高不断。就连潍柴旗下的陕西重汽也联手康明斯推出西安康明斯,配装在其产品上,另外,上柴日野、依维柯红岩动力等大马力发动机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新上市不久的华菱汉马动力发动机,2013年也取得了销售2158台的好成绩。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