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六大关键词来说重庆交通
2015-01-08 14:26:00
929
0
重庆交通 
      

图为:用六大关键词来说重庆交通

       “2014年,是重庆市交通深化改革、攻坚突破之年,也是提速发展、亮点突显的一年。”市交委主任滕宏伟如此评说这不平凡的年度。

  交通关乎民生,更关乎区域战略发展,对重庆来说,在2014年这仿佛更为凸显: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重庆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李克强总理、孙政才书记、黄奇帆市长先后深入交通一线调研,视察指导交通工作,为交通更好地融入国家开发开放战略、发挥支撑带动作用指明了方向,其规格之高、密度之大,在重庆交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

  国务院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走廊规划》,将重庆一大批公路、铁路、水运等重点项目纳入其中。新开局,也是新希望。2014年,重庆交通演绎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交通行业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克难奋进、务实拼搏,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交通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势头:

  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4亿元,为年计划的103.5%。其中,公路、水路完成投资404亿元,为年计划的101%(公路376亿元,水路28亿元);铁路完成投资220亿元;民航完成投资80亿元。各类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约占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的1/4,成为全市经济稳增长的主动力。

  “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建设,打造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快建设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4月27-2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就西部开发开放进行调研,并实地考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时指出。 “要立足实际、科学谋划扩大向东向西对内对外开放的总体思路。”

  4月16日

  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利用一天时间视察调研交通,并在6月6日又专题召开向东向西通道建设座谈会上要求:向东,要进一步畅通重庆向长江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发达地区的开放通道,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向西,要依托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联通我国西部各省区,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和市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西部物流园区要进一步提升物流园业的区域功能和节点作用,抓住东西互动的物流机遇,提升产业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完善城市交通服务功能。”; “发展好重庆的综合交通枢纽,对重庆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9月27日

  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总规划师戴东昌,部总工程师周海涛先后实地视察了重庆交通发展现状,对重庆交通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表示了充分肯定。

  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擦亮长江经济带上的“珍珠”

  “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使重庆交通发展目标更明确、任务更艰巨,为更好地融入国家开发开放战略、发挥支撑带动作用指明了方向。

  “长江黄金水道及沿江各地是一串‘珍珠链’,建设好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体系,不仅可以带动沿江地区发展,还能辐射带动整个流域,使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应’。” 4月27-29日,李克强总理乘舟溯江而上,实地考察了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并作出重要指示。 2014年,“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重庆带来重大战略发展机遇,并全面改写了重庆的“战略”位置。

  “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使重庆交通发展目标更明确、任务更艰巨,为更好地融入国家开发开放战略、发挥支撑带动作用指明了方向。其发展目标为:

  西部重要铁路枢纽。建成“一枢纽十七干线二支线”铁路网,路网里程达到4000公里以上,实现铁路“4小时周边、8小时出海”目标。主城铁路枢纽形成“四主一辅”客站体系和“1+9”货站体系。

  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建成“三环十二射七联线”高速公路网络,里程达到46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出口通道达到28个。普通国省道总规模达到15000公里,覆盖90%以上的乡镇。

  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全市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超过1800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2.4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700万标箱,以“一网络、八大港、三体系”为支撑,形成立足重庆、服务长江上游和整个西部地区,通过能力最大、要素市场最集中、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内河航运中心,周边省市在重庆中转货运量占全市50%以上。

  门户性复合型航空枢纽。形成“一大四小”机场格局,江北机场建成4条跑道,年旅客吞吐能力7000万人次、货邮300万吨。

  交通“大部制”改革

  多区县落实到位,成果获国家部委认可

  区县参照市级层面做法,推动交通管理职责调整,万州、渝北、巴南、合川、酉阳、武隆、开县、石柱等30个区县铁路管理职能、20个区县民航管理职能划转至交通部门。

  2014年,市政府根据机构改革有关精神,按照“上下对口”原则,强力推动“大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并取得重大突破:

  5月,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市交委有关职责和机构编制调整的通知》,对市交委在铁路、

  民航等方面的职能职责,作出了明确界定,并增设铁路处、民航处; 6月下旬,铁路、民航的机构、人员、编制全部到位;市交委主动与国家铁路局、民航局和铁路总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对接,运行顺畅的工作机制初步建立;

  区县参照市级层面做法,推动交通管理职责调整,万州、渝北、巴南、合川、酉阳、武隆、开县、石柱等30个区县铁路管理职能、20个区县民航管理职能划转至交通部门。至此,市交委全面履行了对铁公水空等交通方式从战略规划、政策法规、资金计划、建设协调、运输组织等方面的统筹协调管理,使重庆成为全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建立交通“大部制”的省市,为其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全国交通“大部制”改革的领头羊,重庆交通的改革成果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充分认可,其经验做法已在全国交通行业推广。7月19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交通运输简报》(第283期)作出重要批示,对重庆率先完成“大部门”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体制的优势必然将推动交通融合发展。

  利用铁路、民航、邮政“大交通”管理体制,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成为重庆交通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

  2014年,铁路、民航发展提速,重庆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增强:

  铁路建设迎难而进。抓住国家推动铁路大投入、大建设的重大机遇,全面启动全市铁路中长期规划,争取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铁路大建设工作的意见》,推动铁路总公司调整路地合资铁路出资方式,全力以赴解决征地拆迁等各类矛盾和问题,如期实现了开竣工目标。兰渝铁路客线渭沱至重庆段、渝黔铁路货车系统、长化支线等实现通车,全市铁路新增营运里程94公里、累计达到1774公里,白市驿货运枢纽、重庆北站扩建一期主体工程竣工投用。渝怀二线涪陵至梅江段、黔张常铁路、重庆西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扩能改造等项目开工,全市铁路在建站场项目5个、线路9条、里程约1000公里。成渝客专、渝黔铁路、渝万铁路、三万南铁路、沙坪坝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等续建项目加快推进。

  民航发展取得新成效。江北机场东航站区及第三跑道工程建设加快,土建施工及部分单体建筑基本完成,全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2900万人次、货邮3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8%、7.1%,增速位居全国十大机场前列。

  航运中心建设

  铁路专线投运,集装箱吞吐超100万

  重庆紧紧围绕加快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目标,发展多式联运,做大江海联运,延伸物流链条,拓展水运腹地。

  12月28日,总投资12.5亿元、占地540余亩、总长10.5公里的重庆两江新区果园港铁路专用线试运行,意味着重庆打通了连接渝新欧国际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的“最后一公里”,果园港成为重庆乃至长江上游最大,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水、铁、公”物流枢纽。依水而建、因港而兴,重庆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

  2014年,重庆紧紧围绕加快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目标,全力提升航运基础条件,大力发展以港口为节点的铁公水多式联运,加快形成重庆航运总部经济,做大江海联运市场,延伸物流链条,拓展水运腹地,依托渝新欧铁路提升对西部内陆地区江海联运的中转枢纽功能,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初现雏形:

  航道整治加快实施。联合长航局和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共同呼吁加快启动三峡新通道建设,三峡过闸瓶颈问题得到国家重视,三峡办已拟草呈报国务院启动工可编制工作的请示。长江干线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加快,主城至涪陵航道升级得到长航局支持。嘉陵江石门炸礁工程全面完成,乌江狮子口、库区小江、梅溪河、抱龙河等重要支流航道整治工程如期启动,涪江潼南航电枢纽开工建设。

  重点港口建设稳步推进。果园港立交、进港铁路主体工程如期竣工,万州新田神华码头基本完工。全市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能力分别达到1.7亿吨、370万标箱。主城佛耳岩二期等项目实现开工,万州新田、涪陵龙头山、石柱江家槽等项目有序推进。运力结构日趋优化。船舶标准化改造力度加大,共拆解老旧运输船舶124艘,三峡船型推广应用加快,新增标准化运力29万吨,全市船舶总运力超过620万载重吨。

  航运服务功能不断增强。航交所交通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建成投用,船东互保协会、融资担保公司组建成立,人才培养、航运金融等综合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年共完成交易额71.1亿元,同比增长29%。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疲软的大环境下,全市水运继续逆势增长,共完成货运量1.4亿吨、货运周转量1631.3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9.1%、14.8%;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47亿吨、同比增长10%。其中,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同比增长12%,标志着我市水运发展再次实现重大突破。

  三环高速

  通车里程过半,为功能区空间拓展提供支撑

  优化全市对内对外交通网络,完善主城向西通道,有效缓解都市核心区进出城交通拥堵,增强城市发展新区聚集能力、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立足内畅外联,加快大通道建设,十多年间,重庆高速公路以“千公里”为单位实现了大跨越与大发展。

  9月28日,九龙坡至永川、南川至两江新区、合川至长寿3条高速公路投资协议分别签署,3条高速路全部采用BOT+EPC建设模式,总长200公里、总投资约267亿元。在签约仪式上,市长黄奇帆说,“签约的3条高速公路就是我市第四个1000公里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成将大大优化全市对内对外交通网络,完善主城向西通道,有效缓解都市核心区进出城交通拥堵,推动主城区与城市发展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和人员往来,特别是对于增强城市发展新区聚集能力、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带动城镇化建设、促进五大功能区域协调发展,将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三条高速路协议的签署,我市打造“三环十二射七联线”高速公路网已踏上“新征途”。

  2014年,新1000公里高速公路加快建设:

  积极应对征地拆迁政策调整影响,多措并举协调区县保障建设用地需求,争取银行保障资金需求,加强建设施工管理,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在建高速公路一次性抽检合格率达92%以上。铜梁至永川、开县至开江、黔江至恩施等13个项目629公里建设全面推进,其中永川至江津、铜梁至合川2个项目共87公里如期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400公里。截至年底,新千公里高速公路已建成490公里。

  2014年,“第四个1000公里建设”顺利启动:

  以完善对内对外交通网络、打通主城向西向东通道为重点,继续采取“BOT+EPC”模式,加大高速公路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中交集团等大型国企投资370亿元建设5个项目、300公里,其中秀山至松桃、江津至习水和九龙坡至永川3个项目150公里实现开工。

  公路通到撤并村

  普惠民生,边远地区群众出行不再难

  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向纵深推进,实现撤并村公路连通1510个。

  农村公路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差距、服务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条件。农村公路建设之于重庆城乡统筹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围绕全市五大功能区交通发展规划的战略布局,不断优化发展农村公路。”“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2606个撤并村通公路的民生实事”成为新时期重庆农村公路建设的指针。 2014年,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向纵深推进,实现撤并村公路连通1510个:市级补助资金全部落实,建成行政村通畅工程7400公里,全市行政村通畅率提高到87%,新解决了437个行政村不通油路或水泥路问题。

  将撤并村通达工程作为重点,保障资金需求、加快建设进度,全年共新开工4800公里、完工4000公里,新解决了1200个撤并村不通公路问题,全市2606个撤并村中已有1510个实现公路连通,北碚、永川、垫江、梁平等15个区县率先完成通达工程建设任务。

  全市所有乡镇均挂牌成立管养机构,农村公路养护实现了机构、人员和经费“三落实”。各区县因地制宜、探索有效管理办法,涪陵区将乡镇管养机构核定为事业编制,奉节县将养护机构覆盖到行政村,开县、丰都等区县对交通的配套资金投入超过3亿元,其中部分资金专门列支用于农村公路养护,有力提高了通行水平。

  客运“双百”

  破局“最后一公里”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

  实现农村客运通达“双百”民生实事目标,即全市乡镇客运通达率100%,符合客车通行条件的行政村客运通达率100%。

  农村地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交通城乡一体化,加快客运延伸覆盖城乡区域是解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市农村客运向着服务优质、运营规范、整合优化、覆盖延伸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农村客运经营管理模式,采取区域经营、延伸经营、预约经营、专线经营、班线经营等形式多样的农村客运经营模式,激发农村客运发展活力;全面推广农村客运营运补贴,对经营困难的乡镇至行政村、行政村至行政村农村客运车辆实行营运补贴,继续推行政府资助购买农村客运车辆保险;提高农村客运组织化程度,通过并购、联合、参股等方式,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网络化经营。

  2014年,全市农村客运覆盖网络不断完善,营运补贴政策扩大到所有区县,新建招呼站1000个、新增和调整客运线路383条、投放运力788辆,提前3年实现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农村客运通达“双百”民生实事目标(即全市乡镇客运通达率100%,符合客车通行条件的行政村客运通达率100%)。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