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受歧视与调查 中国轮胎低端形象亟待改变
2014-12-22 15:47:26
728
0
广州日报 
  “为什么中国轮胎在国外因为价格低,频频遭受反倾销调查?说到底,是中国轮胎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过多关注生产能力的打造,而在产品品质控制、技术创新能力、渠道和建设等方面则投入不够。”

  近日,轮胎行业及相关产业经营(出口)工作会议在上海举办,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锋在会上这样总结中国轮胎企业面临的发展现状。

  “低端”成隐形标签

  众所周知,中国轮胎行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世界轮胎行业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据了解,在国际市场 上,中国轮胎的品牌认知度和市场表现仍存在不小差距。在国外,媒体对中国轮胎的歧视评价也屡见不鲜。“品质表现差、令人难以忍受,尤其是在湿滑路面。” “部分轿车胎售价甚至不及顶级品牌轮胎的一半。”“不值得为购买廉价的中国轮胎而拿自己的生命冒险。”这样的话语不时出现在国外主流媒体的报道中。

  数据显示,中国轮胎出口量虽然很大,但目前大多只进入了低端市场,高端市场仍未涉足。有业内专家表示,“低端”、“低价”的隐形标签,已经严重束缚了中国轮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

  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国轮胎产品无论是TBR(卡车子午胎)还是PCR(乘用车子午胎),在国际顶级厂商原厂环节还未实现突破。国内的TBR产品甚至连国际上一些大的物流车队都进不去,在维修市场也只能用在驱动轮或拖车轮上,用在前轮(导向轮)上的少之又少。

  以TBR为例,在轮胎翻新市场,中国轮胎除少数几家外,大多翻新价值很低。“在欧洲最大的翻新厂,几乎看不到来自中国的翻新轮胎胎源,此类轮胎绝大部分被世界轮胎巨头瓜分。”王锋无奈地表示。

  据了解,与国际大品牌相比,国内轮胎的质量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品质不稳定,批次间波动较大。“国际大品牌公司生产出来10条胎,都可以达到比较高的质量标准。而国内企业生产出来10条胎,可能会有3-4条达不到高标准。”杭州中策橡胶一名工作人员这样解释。

  “低价”招致频繁调查

  数据显示,中国轮胎业约40%-50%的产能释放到了海外市场,其中,轿车胎出口海外的比例更是占到约60%。但据观察,中国轮胎产品漂洋过海之后,遭遇的是频繁的反倾销、反补贴及各种技术、贸易壁垒。

  据统计,2001年以来,全球共有近20个国家对中国轮胎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19起。其中,除了今年的美 国“双反”,影响最大的是2009年“美国特保案”。此外,欧盟的REACH法规、轮胎标签法和美国的SMARTWAY认证等,都已经对中国轮胎产业构成 一定的技术壁垒。

  对此,有专家直言,除去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大环境因素不谈,此种情况的出现,与中国轮胎价格低廉有直接原因。

  王锋也表达了自己的悲哀情绪:“在海外市场愈演愈烈的价格竞争中,蓦然回首,竟然是自家兄弟。”

  国内市场残酷的竞争养成了轮胎企业的价格战思维。由于中国轮胎产品同质化严重,在海外市场上,多数企业采取的仍是低价竞争策略,等于把在国内的套路带到了国际市场上。

  一位业内人士举例称,这种情况甚至让某欧洲颇具实力的轮胎经销商感到震惊和不解,因为他“每天都能收到十几个来自中国的报价单,并且,价格一个比一个低。”

  该业内人士同时认为,“低端”、“低价”的隐形标签,已经伴随中国轮胎企业多时,要改变低端形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轮胎企业是该反思反思自己的出口策略了。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