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和微软支持限制英伟达对华出口的行动;通用汽车希望零部件制造商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去;泰国将对低成本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
本期,掌链《国际供应链预警》2025年第42期带你来看国际供应链最新动向。
1、美国众议院所谓的报告无端指责中国干预矿产市场
(图源:外媒)
11月12日,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发布所谓《掠夺性定价:中国G CH D 如何操纵全球矿产价格以维持其主导地位》报告,无端指责中国操纵关键矿产市场。
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妄称,“从手机到战斗机,每个美国人都依赖于中国为了自身利益而操纵的矿产资源。正如我们上个月看到的,中国在稀土问题上的做法,表明中国正用一把上了膛的枪指着我们的经济,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中国的掠夺性行为导致美国人失业,迫使美国矿业公司破产,并危及国家安全。这项新的调查揭露了中国的惯用伎俩,并就如何保障子孙后代的未来提出了至关重要的建议。”
2、亚马逊和微软支持限制英伟达对华出口的行动

(图源:外媒)
11月13日,亚马逊正与微软正支持一项旨在进一步限制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向中国出口芯片能力的立法。
该法案全称为《保障国家人工智能获取与创新法案》,是《国防授权法案》的一部分,规定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在向外国客户供应先进处理器之前,应优先满足国内订单。
报道称,微软公开表示支持这项立法,而亚马逊云部门表示也支持这项立法。
3、欧盟提前两年或将2026年对小包裹征收关税

(图源:外媒)
11月13日,欧盟财长谢夫乔维奇达成一项政治协议,取消目前150欧元以下货物免税的门槛。这项举措原计划于2028年中期实施,但现在将于2026年开始实施。
拟议的关税措施旨在取消150欧元的起征点后,对所有包裹征收费用。一位欧盟外交官解释说,取消起征点将导致需要对大约5000种产品征收关税。
4、通用汽车希望零部件制造商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去

(图源:外媒)
11月12日,通用汽车已指示数千家供应商清理其供应链中来自中国的零部件。
据了解,通用汽车告知供应商,寻找中国以外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来源,最终目标是将供应链完全迁出中国。
通用汽车已设定2027年的最后期限,要求部分供应商终止与中国的采购关系。
5、特斯拉或将停用中国制造的零部件来生产美国产汽车

(图源:外媒)
11月15日,特斯拉要求其供应商在美生产汽车时排除中国制造的零部件。
据了解,特斯拉及其供应商已经更换了一些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并计划在未来一两年内将所有其他零部件都更换为中国以外制造的零部件。
6、泰国将对低成本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

(图源:外媒)
11月14日,泰国财政部长埃克尼蒂表示,作为政府保护当地中小企业计划的一部分,泰国将开始对以前免税的低成本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
目前,价值1500泰铢(约合328.6元)或以下的进口商品免征进口关税,而价值更高的商品则根据产品类型适用不同的税率。
埃克尼蒂说:“征收关税是为了保护中小企业免受全球贸易战后涌入该国的廉价进口商品的冲击。”
7、印度企业呼吁对部分钢铁产品征收进口关税

(图源:外媒)
11月13日,印度塔塔钢铁公司称,希望印度政府能够延长对某些钢铁产品的进口关税,“以防范进口威胁,特别是来自中国的进口威胁”。
塔塔钢铁首席财务官库希克·查特吉表示,塔塔钢铁也在敦促英国政府实施进口限制,以阻止廉价货物流入英国。
8、马来西亚和中国将从2026年起以电子方式交换贸易凭证

(图源:外媒)
11月13日,马来西亚贸易部表示,马来西亚将与中国就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下的原产地证书电子数据交换达成联合安排。
该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协议预计将于11月签署,第一阶段的实施目标是在2026年1月开始。
声明称:“采用电子数据交换将通过两国相关机构之间安全加密的信息共享,进一步简化贸易活动。”
编辑:景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