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球航运商业网络”和美西方“未来国际贸易联盟”的航运数字博弈
2小时前
682
0
掌链 景舟

中国95%以上的对外贸易通过航运完成,航运数字化在“十五五”期间将被大力推动。

10月23日,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6次提到“数智”、7次提到“数据”、9次提到“数字”,并提到“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

在航运贸易数字化方面,以中国为首的“全球航运商业网络”和以亲美国家/地区为首的“未来国际贸易联盟”均试图主导相关标准的制定。这是一场面向未来数字航运话语权的竞争与博弈。

(图源:国务院新闻办)

今年6月,美国众议院表决通过涉华法案《海上供应链安全法案》,以所谓的“国家安全”名义对中国及相关企业施加新限制。

美国在海上供应链安全方面与多个国家合作,主要包括其印太地区的盟友和伙伴,例如日本、澳大利亚、印度、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等,通过所谓“印太经济框架”和“四边安全对话”等机制来加强区域供应链韧性。

01 中国航运数字化或在“十五五”期间被大力推动

“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健全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技术改造升级,促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有序扩大数字领域开放。”

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六次提到“数智”、七次提到“数据”、九次提到“数字”。中国95%以上的对外贸易通过航运完成,航运数字化在“十五五”期间将被大力推动。2018年起,中远海运集团就已开始牵头布局数字航运。

2018年11月6日,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远海运集团提出打造航运业区块链联盟——“全球航运商业网络”。

2021年3月,全球航运商业网络在中国香港正式运营,旨在促进全球贸易各参与方之间的可信交易、无缝合作和数字化转型,其股东方来自中国、德国、中国香港、新加坡地区主要集运、港务集团。

全球航运商业网络通过数字化连接、数据可视化、数据基础设施平台来促进航运业的数字化转型,改善航运供应链的弹性。

2023年4月,全球航运商业网络(GSBN)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中远海运集运、和记港口以及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PSA)签署非约束性无纸化交易合作谅解备忘录,通过推广电子提单进一步促进数字贸易发展。

合作备忘录签署后,各方将通过电子提单和无纸化进口放货产品,以实现完全航运单据数字化,从而促进贸易便利化。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目的是加速整个贸易与航运的无纸化进程,打造绿色低碳的生态环境。

GSBN平台期望通过打破各参与方的数据孤岛,进行数字化赋能,为客户贡献新价值,从而促进各方更加紧密的协作。

在2025年的第八届中国进博会上,全球航运商业网络首次展示了通过数据系统构建中立的无纸化贸易平台。

“通过整合电子提货单、电子提单和电子仓单,与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实现系统对接,全球航运商业网络完成了从区块链电子提单到上海期货交易所标准仓单系统的无缝转换。”

(图源:中远海运集运)

国际社会上,包括美国、法国、挪威、日本等同样在推航运贸易的数字化,“促进监管机构、银行和保险公司接受并采用电子提单,并统一这些机构与客户、实体承运人和合同承运人以及参与国际贸易交易的所有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沟通。”

2022年2月15日,国际商会(ICC)、数字集装箱航运协会(DCSA)、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FIATA)和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五大联盟共同成立“未来国际贸易联盟”,推动国际贸易数字化标准化,制定和采用相关标准,促进电子提单的使用。

从成员组成来看,数字集装箱航运协会包括瑞士MSC、丹麦马士基、法国达飞、德国赫伯罗特、日本ONE、中国台湾长荣、中国台湾阳明、韩国HMM和以色列以星航运。

未来国际贸易联盟成立一年后,2023年2月15日,数字集装箱航运协会发文称其成员将“2030年前实现100%的纸质提单数字化”。

马士基首席执行官克莱尔称:“完全数字化的提单能够提升整个供应链的客户体验,进而促进贸易民主化,并为所有参与方节省时间和成本。物流数字化迫在眉睫,整个行业需要加快这一进程。”

02 美国海上供应链安全与西方对华数字航运博弈

2025年6月9日,美国众议院表决通过涉华法案《海上供应链安全法案》,以所谓的“国家安全”名义对中国及相关企业施加新限制。

“海上航线的中断直接威胁国际粮食安全、关键矿产、能源安全、全球供应链和经济稳定,我们对日益增长的海洋安全风险深表关切。”

美国在海上供应链安全方面与多个国家合作,主要包括其印太地区的盟友和伙伴,例如日本、澳大利亚、印度、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等,通过所谓“印太经济框架”和“四边安全对话”等机制来加强区域供应链韧性。

印太经济框架是由美国支持的区域框架,成员国包括澳大利亚、文莱、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四边安全对话:由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组成的战略对话机制,共同致力于维护所谓“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区域的安全和供应链稳定。

9月23日,美国国务院网站《美国对印太地区海上安全的承诺》发文,“为推进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利益和目标,向印太地区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太平洋岛屿国家和南亚沿海国家)提供超过5500万美元(约合3.9亿元)的海上执法专项资金。

除此之外,加拿大、墨西哥等北美国家,以及英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也是美国海上供应链安全合作的重要盟友。

(未来国际贸易联盟部分合作成员,图源:联盟官网)

在航运贸易数字化方面,以中国为首的“全球航运商业网络”和以亲美国家/地区为首的“未来国际贸易联盟”均试图主导相关标准的制定。这是一场面向未来数字航运话语权的竞争。

博弈之外,西方航运巨头也在共享中国数字航运发展的成果。2024年4月,地中海航运宣布与全球航运商业网络合作,进一步提升锂电池运输安全。

地中海航运高管表示:“我们与全球航运商业网络的合作可谓两全其美。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从预订开始就更加便捷的体验,同时确保需要特殊处理的货物能够安全运输。这得益于全球航运商业网络的区块链网络,以及通过该网络对接中国顶尖的测试实验室和认证机机构。”

今年3月,日本ONE与全球航运商业网络达成合作,通过全球航运商业网络的基础架构签发电子提单,以加快ONE的客户对电子提单的应用。

ONE也成为继德国赫伯罗特后,第二家与全球航运商业网络合作以实现100%采用电子提单承诺的数字集装箱航运协会成员。

参考资料: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来源:国务院新闻办

2、“十五五”期间应加快推进我国航运贸易数字化,来源: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编辑:景舟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