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中国石墨电极征收为期四个月的95.2%关税
1天前
555
0
掌链 景舟

施耐德将在美国投资超7亿美元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美国将对所有非美国制造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印度合金钢生产商计划对中国钢铁提出反倾销请求。

本期,掌链《国际供应链预警》2025年第12期带你来看国际供应链最新动向。

1、印度合金钢生产商计划对中国钢铁提出反倾销请求

(图源:外媒)

3月27日,印度合金钢生产商协会表示,计划很快向印度联邦贸易部针对来自中国的廉价进口产品提起反倾销申请。

印度合金钢生产商协会总干事称,“印度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进口的合金钢和特种钢棒材和钢条不断增加,而中国则以极低的价格向印度出口这些产品”。

2、美国将数十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限制名单


(图源:外媒)

3月25日,美国将中国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浪潮集团的六家子公司以及其他数十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限制名单。

美国商务部在公告中称,浪潮集团旗下子公司因向中国军方开发超级计算机做出贡献而被列入名单。其中五家子公司位于中国大陆,一家位于中国台湾省。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说:“我们不会允许对手利用美国的技术来增强自己的军队并威胁美国人的生命”。

3、日本对中国石墨电极征收为期四个月的95.2%关税


(图源:外媒)

3月25日,日本内阁决定对中国石墨电极出口征收95.2%的反倾销税。作为一项临时措施,该关税为期四个月。

此前,日本政府的一项调查称,中国以不公平的低价出口石墨电极,并给日本企业造成了损害。

4、美国将对所有非美国制造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


(图源:外媒)

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将对所有非美国生产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

此外,特朗普称,“如果你在美国生产汽车,就没有关税”。

5、欧盟公布47个战略金属项目名单


(图源:外媒)

3月25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47个战略项目清单,旨在促进欧盟认为对能源转型和安全至关重要的17种材料中的14种材料的生产。

该清单是2023年达成的《关键原材料法案》实施的一部分,该法案规定,到2030年,欧盟的目标是开采10%的原材料,加工40%的原材料,并回收25%的原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基本金属铝、铜和镍,以及关键电池材料锂和用于风力涡或电动汽车永磁体的稀土元素。

6、欧盟委员会将收紧钢铁进口限制


(图源:外媒)

3月25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将从4月开始收紧钢铁进口限制,以保护陷入困境的欧洲钢铁行业免受进口激增的影响。

据了解,欧盟将减少进口配额,即保障措施,限制可以免关税进口到欧盟27国的钢铁数量。

“收紧措施将为欧盟钢铁生产商创造喘息空间,使其能够增加产量,从而重新获得失去的市场份额。它还旨在增加就业和绿色钢铁生产的投资”。

7、施耐德将在美国投资超7亿美元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图源:外媒)

3月25日,施耐德电气表示,计划未来两年在美国业务投资超7亿美元,理由是关税威胁可能影响这家法国电气设备制造商。

该公司表示,这项投资将持续到2027年,重点是加强美国的能源基础设施,以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促进国内制造业和加强能源安全。

施耐德电气北美运营总裁表示:“我们正处于美国科技和工业领域的转折点,这受到人工智能的惊人增长和前所未有的能源需求的推动。”

八、沃尔玛墨西哥将于2025年投435亿元

 图片1.png

(图源:外媒)

 3月27日,沃尔玛墨西哥分公司表示,今年将在墨西哥投资逾60亿美元(约合435亿元),是去年计划支出的三倍。这笔资金将用于开设新店,并继续建设两个配送中心。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伊格纳西奥·卡里德表示,这项投资将创造5500个直接就业机会。

汇编:景舟

底图.jpg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