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最强物流新操盘手?
2020-09-07 09:00:00
1260
0
掌链 张晓岚 穆宜

9月2日,美团优选在佛山开城,这是继济南、武汉、广州后,两个月内连开的第四城,并计划延展到全国。美团优选是近期市值屡创新高的美团对社区团购新的探索,采取“预购+自提”的模式。

美团已经不再是那个送送外卖的美团,而是走向社交电商、生活物流等多元化服务的美团,也因此值得物流企业仔细打量:这会不会是下一个物流强者。毕竟2018年美团(三快科技)和阿里、菜鸟、京东一样入选首批国家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

美团1.png

一、美团市值和股价:超级生态渐强大

2020年8月21日下午,美团美团公开第二季度财报:营收247.2亿元比去年同期227.03亿元同比增长8.9%;经调整净利27.1亿元,同比增长152.4%,上半年扭亏为盈。截止9月4日收盘,美团市值接近1.54万亿港元。

对比可以发现此前美团一季度业绩下滑明显,处于亏损状态,这是因为在疫情严重期间受外卖订单及佣金收入的影响。面对严峻的经营状况,美团一方面努力扩展骑手队伍,把配送范围扩大,并且打造数字化生活服务平台实现全域柔性调度;另一方面不再仅仅局限于“送外卖”,而是走向“送万物”,把过去相对单一的餐饮配送向医药、电影、酒店、单车、打车、鲜花、生鲜甚至日用百货等品类延伸。

美团2.png

美团采取的是“Food+Platform”战略和“高频带低频”的商业模式,开展基于战略下的多线布局。意思就是先利用餐饮外卖这类“高频”消费但毛利率较低的业务进行引流,最终导流到“低频”但高毛利率的到店、酒店及旅游等业务进行变现,进而构建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扩大业务规模,在新物流领域内进行多线布局,逐渐拓展物流与供应链。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美团上线了"快递发货"的新业务,一个新物流赛道上的强势跨界者正在带来不一样的棋局。

二,美团新物流布局:从外卖到多元化

1.美团外卖

作为美团“Food+Platform”战略中的“Food”战略,是以吃为核心的生活服务平台。根据美团的财报结构,餐饮外卖占总营收的55.8%,是主要的营收来源。作为高频类的餐饮外卖身负着打开流量和盈利的同时为低频类业务输送流量的重任,连接了零售的中间商B端、商家A端和买家C端三个群体并为他们提供互动机制,满足群体的需求达到盈利的目的。

可是这样单一的平台是不合理的,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具有成长潜力的“生态圈”。另一方群体会随着一方群体需求的增加而随之增长,如此,便可建立一个良性循环机制。

2.美团配送

美团不仅大力吸引餐饮品牌商的入驻,还多方位布局生鲜零售平台,如美团优选、美团买菜和美团闪购。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和本地生活服务的逐渐普及,消费者对购物的即时性更加在意,有了需求就能带动即时配送的产业链优化升级,进行网络布局,其背后需要一个稳定、高效的物流配送网络作为支撑。

2020年8月10日,美团外卖宣布8月8日订单量突破4000万个,这说明美团以“运力”为核心,多业务协同效应明显。此外,巨大的市场竞争让各平台都愈发精细,尤其是与快递末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网络构建。

3.美团拓展业务

美团的多线布局策略,其外卖业务消费频次能够得到保障,作为主要流量入口,以强需求业务拉动其他弱需求的业务是美团的策略。比如美团以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等业务作为流量补充,以酒旅、到店业务作为现金流入;同时还在金融、投资和大数据业务上进行了布局。这样客户就能在美团实现一个完整的消费闭环,丰富消费场景。

美团3.jpg

三,美团生意与生态:数字化发展正劲

1.打造数字化生活服务平台

美团的超级平台战略,即要在本地生活服务这个大场景下保障绝对的用户规模和使用频次对消费者形成垄断从而掌握流量的主导权和分发权。

美团要搭建超级平台,就需要不断去拓展和完善本地生活服务大场景下的细分业务,比如收购摩拜、做酒旅、医药、电影等品类都是基于超级平台战略下的布局,从而实现消费闭环和全品类服务。

构建这个超级平台美团可以内引巨大流量,对外可实现保护壁垒。本地生活服务的市场正在逐渐由流量转向数字化,“数字化+生态圈”建设已然成为企业新的竞争要点。美团在做的不仅仅是有形的客户配送物资的流动,还有无形的产品供应链服务,比如供应链金融。

美团曾推出美团版“花呗”――美团月付,在使用场景上和第三方支付无太大差别,不管是美团美食、点外卖、住酒店、去旅行还是骑车、打车、买菜,只要用户在美团系App消费都可以先用美团月付先行垫付,到下个月8号再统一还款。

2.包揽个人消费服务引物流

美团若做到各品类服务全面,就会对消费者心理形成垄断,一旦成为生活消费服务的总包商时,无形中就会带给美团物流服务新需求,比如潜在可能的快递物流、搬家货运等同城配送。2019年5月6日,美团正式推出新品牌美团配送,为用户和商家提供灵活的即时配送、同城配送和跑腿配送服务,并对外开放配送平台。

同城配送是快速响应新零售的一种物流网络布局,是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积极满足客户的需求,就相当于构建了护城河,就不会给竞争对手制造渗透客户的机会。美团以出行作为战略的突破口于2018年收购了摩拜单车,此举将会更好的为美团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本地生活服务生态闭环。

美团共享充电宝采用了加盟直营的模式来进行市场渗透。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宝交易规模78.8亿元,用户规模达2.5亿人,2022年预计交易规模将达到241亿元,未来几年行业仍将保持50%-80%的高速增长趋势。不难看出,共享充电宝具有巨大的需求市场。

四、下一站投资:谁会是美团的菜

美团相对于单一业务的企业具有平台整合的独特优势,或许能让本来逐渐在衰败的业务在美团的平台上存活,甚至实现1+1>2的效果。

1.生鲜供应链领域:会不会投美菜等?

2019年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超过2万亿,这说明生鲜是一个除外卖外另一个很大的市场,而且由于生鲜类产品保质期短的特殊性,非常适合即时配送的商业模式,其最大的挑战在于供应链管理。

美团在生鲜零售上的布局,采用自营的方式,推出了美团买菜。美团买菜采用“前置仓+配送”的形式提供服务,20分钟之内送达的即时配送能力很厉害,如果能保持送货效率就能保障菜品品质,再加上价格优势可以作为一个市场突破口,这样体验好但是投入大。

专注餐饮企业等B端客户的美菜网已经形成一定领先优势。另外如每日优鲜,采用“2小时(会员1小时)极速达冷链物流+全品类精选商品+社交化会员制运营”商业模式,整体偏向于利用现有技术最大化提升零售效率。如果美团向餐饮食材供应链上游走,会不会投资美菜网,以金钱买时间?

2.同城货运物流领域:会不会投快狗等?

7月30日,据媒体报道,美团频繁和其出行供应商接触,计划加大对用户的补贴,美团在出行领域再度掀起价格战,对网约车市场也悄然布局。而网约车老大滴滴在今年首次跨界进入同城网络物流平台,这是否会刺激美团弯道超车进军同城网络物流平台。

快狗打车前身是58速运,是仅次于货拉拉的第二大同城货运平台。从“速运”到“打车”的词汇转变说明该企业在用户理念上有了更多的提升,通过“打车”这个词打入C端消费者中,让其更加认同快狗打车的品牌,突破了常规的主要以B端客户为核心的状态。

快狗打车定位于全方位满足用户带货出行的一切需求,包括上门搬家、食品配送、宠物出游等特殊需求,从而通过这些强需求来逐渐培养用户习惯,成为一个“运货的滴滴”。

3.同城即时物流领域:会不会投闪送等?

随着近些年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迅速发展,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用户消费行为习惯的改变,懒人经济让同城即时快递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美团搭建上线的即时配送网络与骑手队伍“同城跑腿”、“美团闪送”正在入局。

同城即时配送这一细分市场正在逐渐爆发潜力,各类的企业都纷纷涉足这一领域。巨头有顺丰推出的顺丰同城急送,另外阿里本地生活有蜂鸟配送,菜鸟网络控股点我达、京东旗下达达集团等巨头。也有有些小霸王,如多年布局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的“闪送”——通过专人直送、快递直达来提供服务。

闪送都与这些头部快递、互联网巨头们在技术、物流基础设施等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给闪送的未来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与此同时考虑到地区经济状况,同城配送的下沉市场也有限,目前一二线城市的市场竞争也愈发白热化,不仅仅是配送时效的竞争,还会涉及到价格、技术等的竞争,这是闪送这样的平台所负担不起的。未来美团会不会投资闪送?


合作联系

微信下方.jpg

点赞
收藏
张晓岚 穆宜
共发表1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