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在2018全球物流技术大会上的讲话
当前,我国已经是全球物流大国,201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达12.1万亿元,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实体经济催生了旺盛的物流需求。2017年,社会物流总额为252.8万亿元,全国的货运量达到了479亿吨,公路、铁路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多年来居世界第一位。快递业务量突破400亿件,连续四年稳居世界第一。物流业从业人员超过五千万人,是吸纳就业人数最重要的行业之一,中国物流企业50强主营业务收入已经超过了8000亿元,说明物流市场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按照国家标准评定的A级物流企业已超过五千家,其中5A级物流企业267家。招商局、中远海运、京东物流、菜鸟网络、苏宁物流等一批骨干物流企业不断加大物流技术的投入和应用,物流科技正在成为行业、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社会物流成本进入快速回落期。201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6%,较2012年的18%下降3.4个百分点,正处于快速回落阶段。但是与美国等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率仍高出5-6个百分点,物流降本增效仍有较大空间。分析物流成本快速下降的原因,目前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历史数据表明,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就会下降0.3-0.4个百分点。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到位,降低物流成本仍然要靠提高物流行业自身运行效率。在这方面,通过利用科技和信息化手段,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发展质量,将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当前,生产和消费物流结构趋于优化。工业制造业物流仍然是物流需求的主要来源。2017年,工业品物流总额235万亿元,占社会物流总额的92.7%。生产和制造企业从产业链上游释放物流需求,推动物流企业适应生产方式变革,开发供应链物流专有技术,深化两业联动融合,成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之一。消费物流成为物流需求的重要推动力。2017年,单位和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29.9%,远高于其他物流需求增长速度。由于消费物流直接面对消费者,更加关注物流时效和服务体验,物流个性化、定制化、多样化特征明显,对加大物流科技投入和如何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总体来看,扩大市场规模,降低物流成本,优化产业结构都离不开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随着国家和行业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和应用力度,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将焕发出更加积极的活力。
近年来,技术与物流融合的智慧物流加快起步。智慧物流是以物流互联网和物流大数据为依托,通过协同共享创新模式和人工智能先进技术,重塑产业分工,再造产业结构,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新生态。当前,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陆续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和引导“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国家发改委开展骨干物流信息平台试点,交通运输部组织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智能物流发展,商务部开展智慧物流配送示范等,为智慧物流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随着物流与互联网等技术深化融合,智慧物流出现一些新特点。
一是“互联网+”物流蓬勃发展。智慧物流的核心是“协同共享”。近年来,涌现出一批“互联网+”物流的互联网平台,打破了传统企业边界,深化了企业分工协作,实现了存量资源的社会化转变和闲置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是智慧物流的典型代表。
二是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物流连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已有超过500万辆载重货车安装北斗定位装置,大量物流设施通过传感器接入互联网,以信息互联、设施互联带动物流互联,“物流在线化”成为可能,是智慧物流的前提条件。
三是物流大数据变为现实。物流在线化产生大量业务数据,使得物流大数据从理念变为现实,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推动产业智能化变革,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物流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挖掘对企业运营管理有价值信息,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决策,是物流企业的普遍需求。“业务数据化”正成为智慧物流的重要基础。
四是物流云服务强化保障。物流在线化和业务数据化为云计算提供了可能。依托物流云平台,为客户企业提供安全稳定的物流基础信息服务和标准统一的应用组件服务,强化客户与企业间的数据连接,高效地整合、管理和调度数据资源,推动物流行业向智慧化、生态化转变,是智慧物流的核心需求。
五是人工智能快速起步。人工智能为物流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通过赋能物流各环节,人工智能实现智能配置物流资源、优化物流环节、减少资源浪费,将大幅提升物流运作效率。特别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无人驾驶、无人仓储、无人配送、物流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应用,一批领先企业已经开始开展试验和商业应用,有望与国际一流企业从同一起跑线起步。
我国物流业从总体规模上已经是全球物流大国,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不是全球物流强国。主要体现在运行质量和效率不高、服务供给能力不强、基础设施联通不足、政策环境不够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物流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投入和应用水平不够,传统的以规模要素驱动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尚未建立,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对物流服务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确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新目标,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备条件。我们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对物流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把建设“物流强国”作为战略目标,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实现路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技术创新是创新驱动的核心内容,大力推进物流领域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智慧物流生态体系,是加快动力变革的重要抓手,是促进我国从“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
未来一段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形成势头,随着物流与技术深度融合,智慧物流将迎来发展机遇期,呈现一些新的趋势。
一是连接升级。预计未来5-10年,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将进入成熟期,全面连接的物流互联网将加快形成,“万物互联”呈指数级增长。
二是数据升级。预计物流数字化程度将显著提升,打破行业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孤岛现象,物流“全程透明”更加普遍。
三是平台升级。预计众包、众筹、共享等的分工协作方式将得到广泛应用,平台经济打破传统的分工体系,重构企业业务流程和经营模式,“平台整合”重构发展动力。
四是体验升级。预计未来分布式的物流互联网将更加接近消费者,全面替代集中化运作方式,依托开放共享的物流服务网络,满足每个客户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体验经济”创造智慧物流价值。
五是智能升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机器在很多方面将替代人工,预计未来3-5年,物流赋能改造传统物流基因,无人机、无人仓、无人车更加普遍,“智能革命”改变物流格局。
六是供应链升级。现代供应链是衡量一国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物流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供应链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与供应链的结合为智慧物流提供了巨大空间。预计未来3-5年,凭借靠近用户的优势,智慧物流带动产业互联网发展,以用户需求倒逼产业链各环节强化联动融合,深刻影响生产和流通模式变革,智慧物流生态体系逐步完善。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一直以来致力于推动物流领域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鼓励智慧物流发展。本次会议在大家的支持下,整合了物流领域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多场景、多角度地展示物流技术对行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希望大家多聆听、多观摩、多学习,切实推动现代物流技术在行业应用,共同参与智慧物流生态体系建设,为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现代物流强国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