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务量以每年新增百亿件的速度保持高速发展。2017年,快递进入“日均一亿件时代”,庞大业务量带来的压力均传导到末端网点。
对面临招工难、盈利难困境的网点来说,如何寻找一条降本增效的发展之路尤为重要。
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鼓励快递企业开展投递服务合作,建设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开展联收联投。实际上,快递企业关于共同配送的尝试一直在进行,随着各方政策的明朗,这一进程有望提速。
1、“抱团取暖”降成本
本报此前曾报道,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已经实现了5家快递企业共同配送,并将成本降低了三成。
该县的统一配送公司——飞马配送公司,由中邮速递、申通、韵达、天天、百世等5家企业等比例出资成立,负责完成5家快递企业的所有配送业务,揽件业务由5家公司各自负责。
该配送公司负责人表示,原来各家企业到辖区内敬安镇的运输车辆在10辆左右,现在仅需要4辆,1万件的投递任务只需5个人就能完成;原来每家公司的每日揽收量在2000件左右,现在达到了1万件,大大提高了效率。
无独有偶,记者了解到,在末端成本不断飙升的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也有不少快递网点已经在尝试通过共同派件、共同分拣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位于北京三环内的一家快递加盟商告诉记者,随着去年北京整治行动的深入,网点原来不合规范的库房被取缔。
由于属于派件型网点,收件量并不大,于是经协商后,该网点与相邻的同品牌加盟商共同分拣派件,共用一个操作场地,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压力。
该加盟商表示,前期双方合作非常愉快,并不排除进一步合并“抱团取暖”的可能。目前品牌公司总部已经上市,但加盟商并没有得到因上市而增值的红利,再加上房租、人力成本的上涨……加盟商的负担越来越重。
快递网点的“抱团”已不是新鲜事。早在2016年“双11”前,圆通北京十里堡网点就引进了全自动分拣系统,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错误率几乎为零。
该网点负责人刘乃岩告诉记者,在总部的支持下,到目前为止,已有7家网点选择在十里堡的自动分拣设备上分拣建包,形成区域网点间的协同合作,成本下降了一半。
品牌之间的整合也在悄然开启。深圳已经出现了一家快递加盟商整合片区内多家快递品牌的快件收派模式。
辽宁省凌源市则以凌源市邮政分公司为主体,整合顺丰、通达系等快递公司,实现县到乡、乡到村的进出口包裹快件的统一派送。目前,中通、申通、国通、圆通、韵达等23家快递公司已与邮政企业签订协议。
2、打造“命运共同体”
记者从多家快递企业了解到,企业总部对于加盟商成立统一配送公司的做法没有明确的反对,大多持静观审视态度。
不过,业内也有不同的声音。例如,成立统一配送公司究竟该用什么模式?是以某品牌的加盟商为主导,合并其他品牌加盟商,还是多家快递公司重新组建单独配送公司?
《意见》指出,鼓励快递企业开展投递服务合作,建设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开展联收联投。促进快递末端配送、服务资源有效组织和统筹利用,鼓励快递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与连锁商业机构、便利店、物业服务企业、高等院校开展合作,提供集约化配送、网订店取等多样化、个性化服务。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来看,不同品牌的加盟商想要跨网络共同配送,最大的难题在于打通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通道。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大的电商和物流平台,也在做大量工作,加盟制快递企业要改变原有的模式,必须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模式。
在谈及快递企业应如何处理与加盟商的关系以及如何长远发展时,上述人士表示,快递公司与加盟商属于上下游关系——加盟商是公司重要的供应商和“客户”,快递公司大量的业务是由加盟商带来的。在市场的调节作用下,应该是谁发挥的价值越大,谁就挣钱,现在这种不匹配的状态迟早会改变。“总部应把加盟商当作合作伙伴与‘客户’,共同开拓市场,成果共享,形成利益共同体。”
快递企业在末端环节的协同性不断被放大,原因是消费者对时效性越发“苛求”。新型零售时代,“当日达”“次日达”以及“即时达”正在成为硬指标,以小时和分钟来计算的“即时配送”正成为常态。快递企业需要不断与新兴业态尝试对接,在参与零售变革的过程中,增加服务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