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信将全面落实省政府印发的《浙江农信普惠金融提升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深度布局普惠金融供给体系,深耕农村、实体和数字金融三个领域,围绕“智慧普惠、绿色普惠、精准普惠、共享普惠”持续发力,力争到2020年末,实现“百千万”的目标,即投入100亿元用于金融基础设施和减费让利,新增信用贷款1000亿元,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10000亿元。
近年来,浙江省农信联社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银监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管方向、管风险、管队伍、强服务的“三管一服务”,带领全省81家行社坚守“姓农、姓小、姓土”定位,坚持“三做三不做”(做小不做大、做实不做虚、做土不做洋)经营理念,把发展普惠金融作为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13年,浙江农信率先全国实施普惠金融工程,省政府印发《浙江农信普惠金融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目前计划确定的15项指标任务已全面超额完成,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老百姓的满意度、获得感大幅提升,浙江农信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
如今,浙江农信已成为全省网点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支农支小力度最大、综合发展效益最好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十二五”期间缴纳税收490亿元。截至2016年末,浙江农信系统各项存款余额达16430亿元,占全省银行业的1/6,各项贷款余额达10954亿元,占全省银行业的1/7,存贷款存量增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省银行业第一,资产质量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了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改革发展走在了全国农信的前列。
坚持本土化
勇挑“三农”和小微重担
浙江省农信联社认真落实银行业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见,引导辖内行社扛起服务“三农”和小微的大旗,把机构扎根当地,把资金留在当地,把贷款用于当地,助推新供给,释放新需求。一是积极响应政策。以党和国家扶持“三农”发展为导向,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出台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接政府产业基金,多措并举支持特色小镇,探索投贷联动业务,瞄准战略新兴产业,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提高金融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二是全力助推“双创”。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对6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50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如今,在浙江,每10个人就有7个选择了浙江农信,每5家企业就有1家与浙江农信携手同行。三是全面融入农村社会治理。积极参与全省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建设,为7335户互助会会员提供授信服务,授信金额15.21亿元,贷款余额11.59亿元,为43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近3万户社员分别提供21亿元和33.60亿元信贷支持。
坚持广覆盖
缓解农村金融服务“两难一缺”问题
浙江农信把“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作为践行普惠金融的目标,深入实施机构网、电子网、人员网的“丰收三网”战略,积极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缓解“存取款与结算难”问题。目前浙江农信4200个物理网点遍布城乡,3万个金融服务点深入村居,网银客户594万户,手机银行客户625万户,电子替代率达到78%,特别是建成集金融、电商、物流、民生、政务“五位一体”的丰收驿站3993家,为广大城乡百姓、小微企业提供小额存取款、缴费充值、网上代购代售、快递收发等惠民服务,普惠金融惠及城乡百姓。二是缓解“贷款与担保难”问题。因地制宜创新“三权”抵押贷、丰收小额贷等贷款产品,推出个人贷款30万元以内的“普惠快车”模式,大力发展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更是把方便带给客户,把实惠留给百姓。截至2016年末,发放30万元以下小额信用贷款达128万户,余额1196亿元。三是缓解“金融知识短缺”问题。持续开展金融知识下乡进社区活动,制作普惠金融知识读本,将原本专业枯燥的金融知识,通过金融知识大讲堂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推广,大大提升了金融知识的普及度和认知度,受到老百姓广泛欢迎。
坚持精准化
提高百姓满意度
浙江农信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发展普惠金融之中,让利于民、精准扶贫的力度有目共睹。在开展精准扶贫方面,创新推出兼具低收入农户身份识别和金融服务的“丰收爱心卡”,发卡量超过140万张,覆盖了全省80%的低收入农户;推出“光伏贷”,并做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帮扶低收入农户创业致富,让低收入农户深受其益。在减费让利方面,浙江农信为全省5263万客户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坚持减免丰收卡普通卡开户费等16项服务费用,三年来累计减免服务费用达21.4亿元,公益捐助资金达4.31亿元,向全省1500万农户代理发放45项政府惠农资金,传递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
坚持求共赢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浙江农信始终保持支农支小定力,始终专注于“二八”法则中的80%大众群体,连续9年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打造老百姓心目中的民心工程,有效解决农村金融信息不对称问题;深入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通过开展“整村授信、整村批发”模式,有效发挥“三农”和小微的长尾效应;重点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过程中的政策变化,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化圈解链和打击逃废债等风险防控与化解工作,有效培育了共生共赢的农村金融新生态,既实现了80%群体与农信社的互动和共赢发展,又确保了浙江农信在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下实现逆势稳健发展,在浙江银行业中一枝独秀。
风好正是扬帆时,普惠金融永远在路上。浙江农信将全面落实省政府印发的《浙江农信普惠金融提升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深度布局普惠金融供给体系,深耕农村、实体和数字金融三个领域,围绕“智慧普惠、绿色普惠、精准普惠、共享普惠”持续发力,力争到2020年末,实现“百千万”的目标,即投入100亿元用于金融基础设施和减费让利,新增信用贷款1000亿元,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10000亿元,积极打造具有浙江特色和走在全国前列的普惠金融卓越领导者,为浙江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两富”“两美”浙江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