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物流全媒体8月23日讯(微信:cn156news)
近年来,一些国际品牌的服装屡屡曝出存在质量问题。据国家质检总局最新公布的《2016年6月进口工业产品不合格信息》显示,进口服装问题突出,不合格原因涉及色牢度不合格、PH值不合格、甲醛含量超标等。
其中,由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业有限公司从土耳其进口的H&M品牌化纤制针织男式T恤衫,因PH值不合格被销毁,数量3000件;22364件由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从孟加拉国进口的UNIQLO品牌男式牛仔衬衫,因PH值不合格被退运。
此外,Eleven Paris、Levis、VERSACE、TOPMAN等国际品牌的一些服装产品也出现在不合格名单中。
▇当心:不合格服装或引发疾病
那么,服装所含PH值、甲醛不符合要求,对人体健康究竟有哪些隐患呢?
①PH值超标:破坏酸碱平衡,引发皮肤过敏。据了解,服装在印染和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很多化学物质,因此,一定范围的PH值是保证皮肤健康的一道有利屏障。
由于人体皮肤正常PH值略呈酸性,可以保护人体免遭病菌感染,但如果服装PH值过高,碱性过大,刺激性增强,就很容易导致皮肤表层的天然屏障遭到破坏,人体本身中性偏酸性的皮肤受到刺激,产生灼伤感,滋生细菌,引起疾病。
比如出现红斑、风团,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如果过度搔抓,还会导致表皮破损,继发细菌感染。
②甲醛含量高:刺激皮肤黏膜,引发呼吸道疾病。值得一提的是,服装中的甲醛超标也是一个大问题。甲醛的主要作用是服装防皱、防缩水,提高服装颜色鲜艳度。
但是,如果生产企业使用含有甲醛的廉价助剂,就会导致服装在人们穿着和使用过程中逐步释放出游离的甲醛,通过人体呼吸道、眼睛,以及皮肤的接触,诱发病症。
比如,在接触衣服的部位出现皮肤发红发痒,起风团,严重的还会起水疱、大疱,甚至继发感染。如果人们长时间穿着甲醛超标的服饰,还会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结膜炎、咽喉炎、哮喘、支气管炎等。
▇现状:进口服装产品质量堪忧
进口服装自2011年纳入法检目录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多次出台扩大进口政策,进口服装报检批次和金额连续5年增长。然而,进口服装的质量安全与日益扩大的消费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质量安全亟待提高。
①“快时尚”品牌整体质量堪忧。近年来,“快时尚”品牌进口量不断增大,但是不合格率一直居高不下。尽管“快时尚”品牌以速度和价格取胜,但质量水平却不尽如人意,缺少严格的质量控制环节和针对中国标准的检测。
对于“快时尚”品牌而言,从长远来看,为了追求快速而忽略产品质量,这种做法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②部分进口服装不合格率较高。由于对我国标准法规掌握和执行力度不一,有些品牌对产品质量控制水平较好,而有些国际奢侈品牌和一线品牌的不合格批次则较高。
在奢侈品进口量剧增的同时,问题消费品纷纷涌入国内市场,不仅扰乱了正常进口市场秩序,而且对消费者的权益也造成了损害,国内消费者对洋品牌的盲目崇拜亟待改变。
▇问题:暴露供应链管理漏洞
事实上,H&M、UNIQLO等国际品牌服装质量不合格问题并非个例。日前,乔治阿玛尼(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交了召回计划,召回部分进口品牌童装。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受影响的产品数量共计48件……
那么,知名服装品牌屡上黑榜,暴露了哪些管理漏洞?
①处罚力度弱、违法成本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受到追捧。但是,部分商家为了抢占市场,只以“新”和“快”取胜,却忽视了产品本身的质量。
然而,即使被查出有不合格产品,由于单件产品成本低,退运或销毁等措施仍无法起到足够的警示作用,使得“快时尚”品牌虽然屡屡被曝不合格仍大行其道。
②监管部门的管理手段单一。据了解,抽查是我国服装质量监管的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的手段。同时,我国各检验机构的检验水平差异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抽检结果。
更何况,一件服装能不能抽检合格,从根本上讲,这完全取决于面料和辅料是否达标。然而,监管部门没有对源头把关,产业链尾端的产品质量又怎么能得到有效控制呢?
▇ 监管:不合格服装不得流通
据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服装属于一般消费品,依据《产品质量法》,在进入流通环节前,无须进行强制性检验。但生产者有检验义务,须进行出厂检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
对于产地在国内的国际品牌服装,监管部门如何进行监管?
据了解,质检总局采用的是监督抽查的方式,分为质检总局主导的国家监督抽查和地方技术监督局主导的地方监督抽查两种。
质检总局的抽查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由国家法定检验机构按国家强制性标准及企业明示质量要求等,对样品实施安全项目检测及主要性能指标检测。在监督抽查过程中,质检部门对质量不合格服装生产企业将进行责令整改,要求企业查明原因,产品合格后才可继续销售。
而对于抽查过程中发现样品服装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如安全检测不合格、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等,质检部门将依法对其进行立案查处。对情节特别严重者,将移交公安机关进行处置。
(第一物流全媒体综合人民网、北京晚报、中国经济网、中国质量新闻网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