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和百度 谁能抢先占领互联网汽车领域?
2016-05-11 10:00:00
940
0
微信(摩尔金融精选) 
  有关阿里巴巴和腾讯的一系列报道已经反映出了,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目前正在加大在汽车行业上的投资,并且将互联网行业和汽车行业这两个大行业相结合起来发展。

  中国的互联网汽车行业起步较晚,但是对于企业本身来说,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有可能为企业带来大量的盈利和增长潜力。

  在本文的介绍之前,先是为大家介绍一下互联网汽车的相关概念,可能有很多读者在这方面已经有所了解了。

  摩尔译者@MissXiaoyue 编译的这篇文章主要就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下互联网汽车的现状,以及中国互联网企业三大巨头在传统汽车行业上所作出的颠覆,并且逐渐进军其中,未来有可能实现很大的增长潜力。

  以下:

  自从去年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并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后。很多“互联网+”的相关行业就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热点,并且带来了一波概念股的炒作。

  在汽车及相关领域,伴随着“互联网+”的概念,也逐步向互联网领域推进。

  互联网汽车类型的分类:

  智能汽车

  互联网公司主要负责提供智能车载系统,并利用联网技术,使得汽车可以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实现司机对汽车更加便捷、智能化的控制,如通过智能手机来控制汽车,用语音来给汽车下达指令。

  由于互联网公司已经在智能领域布局多年,对智能系统的技术掌握的较为熟练,因此为传统汽车厂商提供智能车载系统,成为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选择,即使是两大科技巨头谷歌和苹果,也在智能车载领域进行了布局。

  电动汽车

  随着能源危机日益加深,再加上特斯拉掀起了一股电动车风暴,一些互联网公司在智能汽车的基础上,融入了“新能源”的概念,主打智能电动汽车。

  国内政策对纯电动车生产主体,已不再拘泥于非传统汽车制造企业间,将来互联网车企也将取得纯电动车的生产资质。

  无人驾驶汽车

  这是智能汽车更高级的演进。

  通俗点讲,无人驾驶汽车是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

  从目前来看,选择无人驾驶汽车的厂商仍是少数,互联网公司中仅有谷歌和百度有所涉猎,毕竟无人驾驶汽车超级高的技术和资金门槛,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最近,阿里巴巴和腾讯的一系列报道反映了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逐渐在汽车行业上所显示出来的重要性。此外,通过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600104,股吧)之间的联系,已经在中国成功地实现了第一个由互联网和汽车行业相结合的运营模式了,可以说这是互联网制造的第一个运营模型。

  并且一个由腾讯风险投资所支持的汽车制造企业,也逐渐从谷歌和德国的戴姆勒公司的汽车公司的员工们挖出了大量的人才,渐渐能够开始自己生产产品了,生产线已经逐步搭建好了。

  投资观点概览

  一个新的全球联盟:阿里巴巴公司和Uber集团之间的合作,标志着蚂蚁金融的支付宝的一大进步,而由腾讯(海外股票交易代码:tcehy)和阿里巴巴(NYSE:BABA)所发起的新的互联网汽车项目在未来很可能是值得我们所期待的,至少对于公司本身来说,这是一次机会和进步。

  阿里巴巴和腾讯的一系列报道反映了中国目前领先的互联网企业正在将大量的精力投放在汽车市场上,并且这个趋势是越来越明显了,我想如果按照现在的这个方向发展下去的话,这可能成为网络服务的下一个主要战场。

  阿里巴巴就拥有了两个重大的和汽车行业相合作的新闻,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其中一条重大的新闻就是:其下属的蚂蚁金融集团已经和Uber公司签订了重大结盟,将使世界上的任何人使用其支付宝支付Uber聘请汽车。

  而另外两家涉及到汽车制造业的也都上了报纸的头条,其中有一个说,这种互联网和汽车行业相合作并且共同经营的运营模式已经开始了,我想在这个互联网模型之下大规模生产已经开始了,通过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和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合作生产已经达成了协议。而还有另外一条头条则是关于腾讯公司的,新闻报道称汽车制造业的风险投资者腾讯公司,已经悄悄“偷猎”诸如谷歌(GOOG)和德国戴姆勒公司(海外股票交易代码:ddaiy)的公司中的人才资源了,并且以此作为自己拥有的资本为自己生产。

  阿里巴巴和腾讯集团实际上在这场竞争中是处于落后的地位的,因为相比于百度公司来说的话,它们似乎做的更晚了一步。因为开发汽车动力的互联网,完全可以从研发自我驾驶汽车入手,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以汽车为基础的娱乐服务,而获得更好的收益。搜索巨头百度(BIDU)已经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做到了中国的先锋,其主要是复制谷歌的经验方式,而谷歌目前既是百度的先鉴企业,也是其主要的国际竞争对手。同样的,在线视频巨头“礼客”也大举进入了该空间,尤其是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这家视频公司屡屡进入汽车互联网行业。因此相比于这几家公司所做出的进步,阿里巴巴和腾讯集团似乎是有所落后了的,但是这并不会妨碍市场对于他们的信心。

  阿里巴巴和Uber之间的商业合作模式:

  我们仔细看一下蚂蚁金融这个公司,这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一个金融公司,在明年很可能在中国以及香港的证券市场上获得几十亿美元的IPO而上市。媒体报道公司所作出的和Uber公司之间的最新结盟,将可以使得支付宝为世界各地的用户Uber租车提供相应的支付服务。

  这一举动极具象征意义,因为它把支付宝完全推向了世界市场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全球的支付交易巨头可以相媲美,例如维萨卡(NYSE:V)和万事达卡(NYSE:MA),同时它也试图成为中国的第一个全球电子支付服务。

  支付宝在中国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银联,和这个特别的结盟标志着在特定的对抗中支付宝的很可能可以取得一大胜利,并且将自己的竞争范围拓宽到全球市场中,而不仅仅是与银联集团的竞争。

  车展亮相的相关消息:

  叫车服务现在已然是竞争激烈,从原先的司机补贴,再到与各家公司和大财团强强联手,滴滴、Uber 都在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市场占有率。Uber宣布与支付宝的合作升级后,用户通过支付宝叫车将会去掉地域限制,也就是说,只要是 Uber业务触及到的地区都可以通过支付宝来实现叫车。

  利用支付宝跨地区支付叫车服务其实早就在 Uber 的市场拓展计划之中,从2014年开始就一步步在实现,先是2014年实现国内Uber用户能够使用支付宝支付,到了2016年春节前,港澳台地区也开通了这项服务,但是要想在这些区域以外的地方使用这个功能,就必须绑定双币信用卡,而且还要以美元来计算和支付费用。

  此次合作升级之后,会打破地区和货币上的限制,并且这一服务已在Uber所覆盖的境外6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城市同步上线。

  Uber亚洲商务总裁埃里克·亚历山大表示:“中国内地的旅行者们已经非常了解并喜爱在境内使用Uber(优步)叫车的便捷体验,现在我们很高兴能够将这种体验延伸至全球,并且还可以直接在支付宝应用中实现。与支付宝的合作会让我们给越来越多在境外旅行中选择使用Uber出行的中国内地用户带来全球顶尖的体验。”

  在这背后不用想也知道会牵涉到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明确表示Uber与支付宝的合作也是蚂蚁金服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一步,利用Uber提供的大数据,蚂蚁金服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从而更精确地提供给消费者所需要的金融服务。

  换言之,在帮助Uber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拓展市场。

  另外,经过这次合作,对Uber去年底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移动办公平台钉钉达成的战略合作计划也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到目前为止,美联航、凯悦酒店、星巴克以及Tripadvisor、Opentable、TimeOut等,都已经在移动应用中集成Uber出行服务。

  Uber正式向钉钉开放API接口之后,钉钉拥有的超过85万家认证企业与 Uber 之间的服务定制和开发工作就更为紧密,创造的商机也更多,在消除了地区和货币障碍之后,势必会帮助周边业务大幅提升。

  说到与阿里巴巴的合作,Uber并不是唯一一个叫车服务商,“滴滴”以及美国的打车服务商“Lyft”背后同样也有阿里巴巴的身影,而滴滴目前在国内叫车服务市场的占有率相当高,也就是说,即便滴滴与Uber之间的竞争再激烈,阿里巴巴都可以坐收渔利。

  滴滴积极与海外打车服务商的联合确实减少了不同地区叫车服务的障碍,相比下Uber的全球市场打车服务支持显得更加一体化,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或许会更好。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目前用户已经达到 4.5 亿,放开地区和货币限制之后,对 Uber 带来的帮助是巨大的,当然了,支付宝会在 Uber 用户每次的叫车消费中都可以成功抽成一部分。

  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之间的合作模式:

  接下来还有有关阿里巴巴集团的消息:阿里巴巴集团的第一个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在上个月底于北京进行了全国最大的车展。在一个最近的采访中,上汽的高管说,这款汽车将正式在今年下半年上市,他用各种流行语,如“大数据”和“云服务”来描述它的一些功能,在向外界介绍中不断地使用到了很多互联网行业的语言,着重在强调这款汽车与互联网之间的紧密联系。

  其基于上汽SSA平台打造,先期上市的是搭载上汽自主研发的“蓝芯”传统动力系统的车型(另一种说法是其系与通用汽车联合开发,为1.5T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绿芯”插电式混合动力及纯电动车型随后推出,上述两款车型均将搭载阿里巴巴YunOS系统,并基于其互联网大数据支持。同时,在上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车型配备的inkaNet车载信息服务则将不再在“荣威城市SUV”上使用。

  据来自产业链的知情人士记者透露,双方合作的具体分工将是:上汽集团负责“硬件”及线下渠道,阿里巴巴由YunOS事业部牵头,整合旗下的系统、软件、O2O服务及线上渠道。而一年前整合成立的阿里汽车事业部,则也会涉及到其中线上销售的部分工作。

  在价格方面,新车型将与荣威品牌的对应常规车型相近。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与“荣威城市SUV”类似的SUV车型、采用传统汽油动力的上汽荣威W5的市场售价为14.28万元起,22.18万元封顶;而其已经上市的两款电动轿车车型E50和E550的售价则分别为24.88万元起和23.49万元起。

  不止是在行驶途中上上网而已:

  实际上,阿里巴巴想做的并不是再造一款新能源汽车,也不只是一辆可以联网的汽车,其将其“互联网汽车”划入到了智能汽车的范畴。

  而为此,其在汽车方面的布局已然进行了近两年:

  2014年7月,阿里巴巴正式牵手上汽集团,宣布将在“互联网汽车”和相关应用服务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汽车”及其生态圈。

  2015年3月,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宣布共同出资10亿元设立互联网汽车基金并组建合资公司,专注于互联网汽车、车联网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整合包括第三方在内的资源搭建行业通用的技术平台和服务标准,并为“上汽版”互联网汽车提供技术支持。

  2015年4月,阿里巴巴整合旗下汽车O2O服务相关业务,成立阿里汽车事业部,原聚划算总经理、曾任天猫汽车总经理的王立成出任负责人。

  2015年底,阿里巴巴互联网汽车部总监侯剑在一次公开演讲中首次阐述了YunOS在汽车领域所做的事情:YunOS集成了语音服务,并与国内外的语音服务商做了项目对接,实现了导航控制、行车记录、接打电话及拍照聊天和微信等服务。根据车载需求的适配,YunOS还定制了车载电话、本地服务,定制了阿里巴巴旗下的高德、天天动听等软件,以实现兼容和稳定。

  不过说实话,我还没有看到太多的着重介绍这款汽车的报道,因此我怀疑这款汽车的技术可能并没有很多值得期待的地方,很有可能它只是在上汽集团的现有汽车模型中。加入了一些新的网络硬件提供的映射和其他基于位置的服务(LBS),例如使用它可以方便地就寻找附近的餐馆等等,因此可能更多的只是在原先的技术基础上做出了一点小的改进而已。不过我仍然怀疑这辆车将会迎来一场热卖,也许其中只有技术人员本身知道,这样的改进其实并没有很大的难度。但是,这种伙伴关系必然会带来互联网和汽车行业的短期繁盛,毕竟这两个巨大的行业之间实现了合作,我们可以预期这样的合作很可能最终会产生一些有趣的产品。

  1、在汽车这个“行驶的软件应用环境”中,阿里巴巴通过“软件+硬件外包”的方式入局,应该不会直接介入到汽车制造这一核心环节,而是围绕YunOS在汽车大数据的采集、人车互动等方向发力,为后期的真正进入汽车领域试水。

  2、由于双方之间并未有很强的耦合关系,故合作可能并不会遇到很大的“障碍”,甚至阿里巴巴方面可能还占据了一定的主导地位。对其来说,“荣威城市SUV”的推出意在树立起YunOS在汽车上落地的标杆。

  3、此次上汽集团拿来与阿里巴巴合作的是其自主品牌荣威,鉴于去年其不算出众的销量情况,也难免有些借目前大众对互联网的关注来做营销热点以提振销量之嫌。同时,单就即将推出的这一款车型而言,其销量也很难形成有意义的数据密度。“象征性的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双方都需要一些新鲜的元素来持续的吸引眼球。”

  4、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来说,这一事件并不能表明传统汽车制造商正在向互联网开放,只能说中国自主品牌和自有品牌的开放程度较高,但占据销量主导地位的合资品牌则仍然那么容易松口。“这个不是中国的问题而是全世界的问题,要不也不会有谷歌和苹果要自己造车的新闻了。”

  腾讯公司的互联网汽车布局: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腾讯公司吧,它也正在悄悄地建立自己与汽车公司之间的联系,它最近与自驾车的汽车公司与台湾电子巨头、富士康品牌的所有者Hon Hai进行了长期合作关系,同时也对中国和谐新能源汽车进行控股控股,因此可以看出腾讯公司目前也正在布局汽车行业网络。据路透社报道,此次腾讯公司对于这些汽车集团的风险投资,是聘请了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中所使用的知名设计师的,并从北美无人驾驶汽车单位Mercedes-Benz也聘请了相应的有经验的高管。可以看出腾讯公司在这块领域似乎有种势在必得的气势。

  其实这种“偷猎”在全世界都是比较常见的,像腾讯集团和百度公司这样的大的中国品牌,的确是可以吸引很多西方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毕竟在中国市场上,可以让他们拥有很高的薪资水平和巨大的成长机会。

  汽车智能化时代到来?互联网企业能颠覆汽车业吗?

  毫无疑问,对于这个小标题,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著名的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的报告显示,到2025年,基于互联网创新的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将从目前的5000亿元增长至2.4万亿元,而目前尚未启动的数字化衍生服务市场规模则有望达到2.7万亿元。

  当互联网“激进”的力量动摇了既有的格局(正如其此前对于零售和金融所做的那样),当传统汽车制造商选择“放低”身段,或许二者之间从博弈到跌跌撞撞的合作正在开启一个汽车智能化的未来。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教授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过这样的设想:“你的汽车,一进去便是一张舒适的大床,你告诉汽车今天要去哪里后,汽车自己开动,然后问你是否要播放你最近喜欢的音乐、枕头的高度是否满意……”现在,互联网公司和传统车企正在让这类设想成为现实。

  看到高新技术业扎堆传统汽车业的景象,人们不禁要发问: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会颠覆汽车业吗?其实目前的汽车行业,在传统工艺上已经很完善了,和互联网公司合作,其实急需代入的是互联网的新型模式。“就像一个房子里面有很多空间可以配家具,但至于要放什么家具,则可以无尽想象。”

  说实话汽车企业对于和互联网公司合作,还是有一些抗拒感的,因为一旦代入新东西,所有成本都会增加,价格也将提高。

  不过,互联网公司能够引入足够的流量和资金流,前期也可以采取不加价的试用模式,等消费者逐渐依赖后,未来价值没准会更高。哪些方面该融入互联网思维、哪些又需要更好地坚守自己,这才是双方寻求共赢的最好解决办法。

  到那时,正如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当时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时所言,汽车对于消费者来说,远不止是出行的代步工具,而是一种移动生活方式。

  一位分析师指出,许多中国企业在无人驾驶汽车这块起步还是太晚了,因此大多数企业是不可能成功的,技术水平还是会落后海外发达市场的。但无论有多么落后,这一步总是要开始的,因此,再晚起步对于企业自身而言也都不算晚,我们至少应该相信这几家中国大型互联网公司在这一新兴的空间所作出的努力,未来极有可能会潜藏着巨大的增长潜力,并且提升公司自身的竞争力水平。

  阿里巴巴已经通过蚂蚁金融跨出了国际支付系统的第一步,腾讯公司也在与无人驾驶汽车公司合作,并且不断从海外著名公司中挖掘人才,即使这些互联网起步略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对他们抱以高度的信心。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