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骗补"风波 引入"地补"或可长远
2016-02-02 13:46:00
1082
0
中国汽车报 郭晨
  2016年初,新能源汽车“骗补”报道震惊业界,给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社会公众和业内人士都开始反思,新能源汽车补贴如何才能事半功倍,不给不守诚信的企业以可乘之机。诸多业内专家认为,应从“地补”中拿出一定金额补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笔者认为这当属一条妙计。

  首先,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规模效应带来成本下降的红利已经显现,主流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无惧财政补贴退坡。未来,随着消费者的逐渐认可、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将更快,产业规模将更大。从成本上讲,存在很大的下降空间。如果减少一定份额的地方补贴用于充电桩建设,企业完全可以承受。

  其次,从地方补贴拿出一部分用于充电桩建设能够快速营造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环境。很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是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如果地方补贴资金倾向充电桩建设,相信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为新能源汽车买单。使用者逐渐增多,反过来促进建设资金不断增多,形成良性循环。

  最后,正如科技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特聘专家王秉刚所言,充电桩建设要避免“骗补”现象的再次发生。监管部门要严格核实清查,杜绝充电桩通过“安装-拆除-再安装”的手法骗取补贴资金。另外,充电桩还应该避免建设出“僵尸桩”和“无效桩”,既占用公共资源,又浪费补贴资金,造成社会公众心中的负面形象。

  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世界第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该认识到,重点考核数量的时代应该结束了。考核办法应该从数量考核向效果考核、使用环境考核等综合方向倾斜。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确保健康可持续发展是绝对的第一要务。在产业高速发展一年后,应重新梳理曾经走过的道路,重新梳理曾经做过的事情,填平补齐,才是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点赞
收藏
郭晨
共发表4篇作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