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用在欧美不是一天建成的
2015-12-11 10:03:00
799
0
第一物流网 刘文龙 杨沁河
  第一物流全媒体报道:

  近年,中国各界对欧美市场的信用体系似乎颇为向往,同时,对国内一些失信现象频发也深感自惭形秽,甚至引申到“中国人缺乏信仰,社会主义法制环境就是不如资本主义社会等等”莫须有原因。信用环境是靠信仰还是“姓社、姓资”,是不是一天建成的?时值冬季,就让我们一起追忆一下,发生在143年前,美国芝加哥冬天发生的一件载入史册的重大案件。


  商业巨头竟源于“逼仓”

  1844年起,伊拉·Y·芒恩开始经营仓储和农产品贸易,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壮大,在1856年芒恩成为芝加哥具有仓储能力20万蒲式耳(在美国,一蒲式耳相当于35.238升)的粮食仓储商。作为芝加哥快速崛起的商界领头人,芒恩于1860年成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总裁,同时与斯科特联合拥有芒恩·斯科特公司联合仓库5/16的股权。该交易所从芝加哥商会发展起来,并且取得政府立法的特许,拥有自己的仲裁机构和一定司法权,至今仍旧是世界商品交易市场运营机构中的翘楚。

  在1868年,大交易商里昂与密尔沃基最早、最大的仓储商安格斯。史密斯,还有身份显赫的芒恩,对6月和7月小麦实施了逼仓。(逼仓:(Market Corner)是指交易一方利用资金优势或仓单优势,主导市场行情向单边运动,导致另一方不断亏损,最终不得不斩仓交易行为。)

  然而,逼仓是非法的,由于处于市场发展初期阶段,反逼仓规则的发展也被证明有空子可钻,导致了许多争议和诉讼。一般来说,密尔沃基1号春小麦比芝加哥2号春小麦高6~7美分。由于里昂坚持他在芝加哥只交割2号小麦,所以这种价格关系被扭曲了。里昂具有攻击性的逼空,导致芝加哥的空头交易商不得不在现货市场以高达2.20美元/蒲式耳的价格购买小麦为他提供交割。在交易商里昂、仓储商史密斯、芒恩的操纵下,他们成功逼仓获得了巨大财富。

  法规漏洞导致重负

  由于1871年的一场芝加哥大火,烧毁了粮食登记注册官员的记录,舞弊者更加肆无忌惮地掠夺财富。1872年,芝加哥大火后的春天,里昂准备再搞一次逼仓。然而,一场大火在依阿华粮库暴发了,导致市场参与者对他们的“通货”信誉产生了怀疑,更刺痛了保险公司他们不堪重负的神经。

  保险商首先在8月提出了要核查仓单数,他们怀疑依阿华仓库虚开仓单,来质押贷款为里昂逼仓计划提供资金,坚持只对实际在库的粮食损失提供保险赔偿。在保险商与依阿华仓库见面会议之后,该仓库的欺骗性经营行为公开化了。因为根据火灾之前登记在案的记录显示该仓库存放玉米128065蒲式耳,这些估计数与粮库仓单持有者的保险数大不相符,玉米仓单保险总量为373000蒲式耳。失去信誉的依阿华仓库再也开不出仓单,也不能拿仓单去银行质押贷款为里昂现货市场维持高价扫货而提供资金支持,随之小麦的价格一下子跌了25美分,隔天,里昂逼仓失败的消息使小麦价格又狂跌了17美分,里昂彻底崩盘了。那么粮食都去哪了?仓单持有者手中的仓单是真是假?仓单是否重复质押?在期货市场大胆做空逼仓的里昂,他依靠的是什么?市场上种种猜测和传闻的矛头指向了芝加哥最大的仓库企业芒恩。斯科特公司。

  根据当时《仓库法》的相关规定,仓储商有责任依据实际交割谷物撤销仓单,并向登记注册官员报告撤销结果。然而调查表明,收回仓单交货后应该注销该仓单的正确做法仓储商并没有实行,他们在接受交割仓单后把粮食运出粮库,虚开仓单交给经纪人再次卖出,购买方不容易核对仓单项下货物是否真实存在。只要同一仓单不卖给同一客户两次,仓储商就能“募集”资金,为交易商里昂试图全部买下运到芝加哥的实物小麦增加资金供给。

  信用是物流金融的基石

  有了依阿华仓库的欺诈经验教训,州粮食检查官员决定对其他仓库进行调查,所有出库或交割的粮食的仓单都要撤销,以保证市场粮食与仓库仓单一一对应,这些规定和行动也涉及到银行。因为银行接收仓单用做抵押贷款,为了防止仓库违约,城市银行坚持执行内部仓库检查,然而银行派出的监管人员对仓单、货物的真实性判断能力不足,也不能有效阻止仓储商在没有收回仓单的情况下把粮食从仓库运出。各家仓库从8月起对州粮食查官员的核查做了各种抵制和拖延,一直到当年的11月才得出核查报告。

  根据对芒恩。斯科特仓库的第一次调查,仓库储存有169734蒲式耳的小麦479448蒲式耳的玉米。然而,当检查员们对粮库进行第二次检查时,发现西北粮库的几个粮仓用木质板堵住,漫过木板的粮食给人留下有更多储存粮食的假象,实际上这些木板下空空如也。这些木板下面应该储存有20万蒲式耳的粮食才能与开出的仓单相符,然而这些仓位没有粮食。在里昂操作崩溃后,芒恩。斯科特仓库的欺骗事实也浮出了水面:从1868年起芒恩。斯科特公司已经财务混乱,并因为欠贸易债务20万美金将仓库抵押给其他企业,为了不伤害芒恩·斯科特公司信用,芒恩要求对方没有登记这一抵押交易。直到1872年11月两家银行向该公司索赔导致芒恩·斯科特公司破产案件中以上情况才被公开。

  芝加哥交易所董事会于1872年12月3日召开特别会议,决定开除芒恩·斯科特的会员资格,驱逐出交易所。具体罪责是,在没有收集仓单的情况下,将其仓库的粮食转运出去,他们还采用重复签发仓单并未按法律规定注销仓单。正是这些违规操作,为交易商里昂的逼仓计划提供了现货市场的支撑和扫货资金的供给。接下来州法院也在芒恩。斯科特公司破产案件中做出了判决并进入执行,逮捕芒恩等当事人。芒恩侥幸逃跑,在逃亡生涯中客死他乡,公司另一合伙人乔治。斯科特被拘捕。

  事发后芝加哥谷物仓储经营商降低了仓储费率,并开始与州铁路和仓库委员会合作,接受了行业和执法机构的部分监管,全社会逐步认可了仓单服务仓库具有公共利益属性,经过1859年到1974年历时115年的立法过渡期间逐步提高了对其商业监管和执行监管,逐步增加了芝加哥粮食市场的整体信用度。

  通过对“芒恩案”的回顾,我们不难发现交易商与仓储商的关系是既有利益冲突又容易陷入串通舞弊。没有市场独立性的仓储商对交易各方具有显著的威胁。案列中首先揭露骗局的是保险商,相对来说保险商是仓储、银行、交易所之外拥有独立利益专业机构,由于它的独立性,促使它能快速地形成行动,并实行下去评估风险和真实性。但是保险商、银行依靠政府和司法机构的核查,无论从技术和时间上都是代价高昂的。

  在实际贸易过程当中,交易商与仓储商、交易所与仓库、保险商与仓单、仓储商与仓单用户银行之间的利益冲突等等一些列的问题,需要打造具备公信力、技术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基础服务体系作为信用体系运行的基石,美国打造信用体系的过程显然是漫长的。

本文同期刊载于12月11日《现代物流报》第D2版
点赞
收藏
刘文龙 杨沁河
共发表1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