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忘掉打车软件,记住物流是一个极度非标的行业 打车软件的兴起,使得无数人都想把打车软件模式照搬到物流行业:足不出户可以打到大小货车,然后货主和司机可以线上支付结算从此再不见面,一幅物流行业共产主义的美好画面浮现在眼前…… 醒醒吧。真实的情况是,物流行业相比出租车行业,有着太多的非标准化环节,包括:货物非标、车型非标、载重非标、装卸非标、回单非标、保险非标、价格非标、结算方式非标,这么多非标准化的环节,首先催生了货主找货代、黄牛等中间方的需求,因为太多非标环节自己处理起来太麻烦太劳心,宁可委托这些专业的中间方办理;其次,催生了中间方和司机见面交易的需求,因为非标环节太多导致纯线上的方式很难走得通,线下见面处理反倒更方便、也更有保障。 再说回来,中间方大都是专业的物流企业,吃物流这碗饭N多年,找车还会是问题吗?他们真的只需要一个找车的APP? 想做物流行业的嘀嘀打车,就不能简单的只是为用户提供找车服务,必须在增值服务上做文章,请立即忘掉找车这回事,到一线去听听用户到底要什么。 二、服务好客户的基础需求,再去考虑长尾需求 一组来自于专线的数据很有意思,在淡季,专线使用熟车和生车的比例分别是87.5%和12.5%,到了旺季,这个数据会变成71%和29%(因为熟车不够用了)。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当前的中国,熟车交易仍然是主流模式,生车交易仍然是长尾需求。这就可以解释,单纯做生车撮合的产品为什么很难成功,因为无论是12.5%还是29%的生车需求都太少,少到无法支撑产品商业模式的成立。所以你会发现,专线可能更需要的是一个车辆管理的WMS,这就解释了为了什么车辆管理软件即便收费,还是有很多用户乐此不疲的使用,因为它满足了用户当前大量的实际需求。 以满足用户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至少可以让你的产品先活下来,活下来之后你就会发现有很多增值服务的空间。比如我们之前推出的一款产品,表面上看服务于用户的车队管理,但背后我们拿到了很多有价值的数据,包括:平均行驶里程;最优路线规划;成交时点分布;成交时间长短;热门车型和车长等等。这些数据有很大的想像空间,用好这些数据能让我们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务。 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满足用户现有需求的基础上的,先服务好用户的基础需求,做深做透用户体验 ,再去考虑长尾需求。适度超前可以做成先驱,超前太多容易做成先烈。 三、不要太深的介入用户生意 中国物流行业是个典型的B2B2C行业,第1个B是最终的货主(比如工矿企业),第2个B是专业的物流企业(3PL、货代、黄牛、信息户、专线……),C是个人(司机)。而大多数物流产品,基本是服务第2个B与C之间的,即服务于物流企业和司机。 在当前的中国,物流企业靠什么生存?答案是:货源。掌控了货源,也就拥有了对C端司机最大的话语权。货源的背后是货主,为了抓住这些货主不让其流失,物流企业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典型的例子是:专线让司机去厂里拉货,往往不把对方厂里联系人的电话给司机,而是自己从中联系协调两方碰头,因为专线害怕司机抢走这个客户,再给到其他的专线,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对专线动辄就是一年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运费损失。 因此,做任何物流产品,都要消除物流企业一个最大的顾虑,即:你的产品会不会切入我的生意,从而让我的生意信息被竞争对手知道? 包括:我在运什么货,客户是谁,客户的联系人是谁,价格多少…… 我们在一款产品上做过一个小小的改动:如果用户不愿意填货物信息,则允许用户直接填写“我需要一辆4.2米的车”,后台根据这个需求去匹配4.2米的诚信车辆,而不会问用户到底要运什么货,结果用户使用产品的意愿瞬间就提高了(最后的结果是,还是有相当大量的用户填写了真实的货源,关键是用户看到了你这个产品的中立态度)。有时候,用户只是想找一辆靠谱的车,虽然我们很想要用户的经营数据,但在某个特定阶段,产品经理要学会在坚持中做一些妥协。 我看过太多物流产品逼着用户把自己藏家底的各种信息填上去。这样的产品,在中国物流业当前惨烈的竞争格局下,在用户对你的产品还未完全产生信任的时候,靠谱吗? 四、没有诚信体系的物流产品都是耍流氓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状是,在美国的物流企业排名里,靠前的没有平台,更多是C.H.Robinson这样的大3PL。而中国,根据普遍的预测,未来会是一个平台型物流企业的称霸天下的格局,比如服务于生产资料物流的传化智能公路港;服务于电商快递物流的菜鸟;服务于商贸物流的华南城等。 为什么中国物流的发展过程中会催生平台,而美国却没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的物流行业,是一个极度缺乏诚信的行业。 中国的司机,绝大部分是以社会个体运力的形式存在;而中国的物流中间商,也常常被冠以小散乱等各种形容词,再加上生产资料物流行业,货物价值动辄数十万,运费动辙数千、数万,对交易双方诚信度的要求就更加凸显。而这个时候平台的出现,则很好的为交易双方解决了诚信问题,从而获得了生存的空间。简而言之,中国物流行业的交易现状,是非常需要平台为双方的诚信做出担保的。 我们做一款物流产品,在会员资质查验、成交确认、交易互评、黑名单、保险担保等功能上投入的资源,基本上会占这款产品所花资源的70%以上。 五、互联网思维不是万能药,牢记只有O2O才能救中国物流 很难想像在今天的中国物流行业,一个没有线下实体平台的企业,能在物流行业取得成功。原因有三: 1、实体平台能够快速聚集海量有效的用户:物流是一个垂直行业,B和C双方只有因为交易才能走到一起。因此,没有比实体交易平台更能聚集有效用户的地方了(传化物流一个公路港就聚集了上千家物流企业、数十万辆社会车辆就是很好的例子)。 2、太多的物流操作环节需要在线下完成:物流企业办公、仓储、停车、装卸货、司机住宿吃饭,哪一个是离开了线下玩得转的? 3、线下实体平台对用户有更强的掌控力:有了实体平台,收了用户的租金、担保金等各种费用,就能很好的对交易双方的行为进行规范,在中国物流这样一个诚信不足的行业里,太重要了。 纯线上平台由于触碰不到有效的用户,更加谈不上对用户行为的掌控和规范,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很多纯线上公司兜兜转转,却没有一款产品能够真正活下来的原因。 在物流行业做产品,要清醒的认识到线下实体的重要性,真正能存活下来的物流平台产品,一定是基于O2O的。 六、拼产品,不如拼地推团队 如果说做物流的互联网公司最后都会死掉,我更愿意相信他们是倒在了地推团队上。 因为,一个不太可能出现的场景是:买了智能手机却只用来发短信打电话的物流老板们,会主动打开安卓市场或是App store,找到并下载你的APP。 做SEO?百度词条?应用市场排名优化?软文?不好意思,这些互联网公司常用的轻资产打法,都触摸不到你的用户。 因此,地推团队的上门服务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是手把手的产品使用培训,帮助其培养使用习惯;其次是接地气,从市场一线获取需求。物流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功能上的同质化将会非常明显,这个时候,一支有狼性的地推团队将会成为核心竞争力。 七、认清自己家底,看菜下饭 不是每个企业的盈利能力都和BAT一样,不是每个产品的营销预算都像打车软件一样可以动辙先烧十几个亿,不是每个团队都不限HeadCount,不是每个老板的耐心都没有时间期限的。 做产品,首先要认清自己所在企业的家底,然后再看菜下饭。 营销预算不够,送不起运费可以送保险费啊,送不起全额保险可以送部分保险啊,实在担心就设名额限制啊(比如只送每天前20位),连保险费都送不起,还可以送产品功能啊。我们曾经把赠送产品功能作为用户激励的一部分,成交量达到一定的用户,可以多开通几个车辆轨迹查询的名额,用户一样很喜欢。 HeadCount有限制,那就产品兼运营、运营兼BD,再不够了找外包,外包不够就众包,总有一款适合你。 老板心急怎么办?多汇报,多沟通,一月大汇报,两周小汇报,邮件周汇报,微信日汇报,让他感受到项目的推进,别把自己的团队搞成不透明的黑箱子,没有老板会喜欢。多向老板要资源给团队,可以设定一些奖励目标,比如用户量多少时老板出面请团队腐败,老板参加完了也高兴、团队也开心。老板出差时,提醒老板买个有纪念意义的小礼物回来,奖励给团队里近期表现最突出的人,花小钱办大事。 做产品,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 以上纯属个人胡说,欢迎除开人身攻击以外的一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