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派:打造全国最大物流O2O平台
2015-11-05 11:26:27
1181
0
第一物流全媒体 袁孝尚
       第一物流全媒体报道:

物流派CEO周华穗

  “在物流中,“派”通常会让人联想起派送的意思;在生活中,“派“会产生很多可爱的联想,如苹果派、巧克力派等,它是一个又香又甜放在盘子里的饼,需要与大家共同分享,才能品尝它的美味,饼是共享的,盘子就是一个平台;同时派(∏)又指圆周率,代表了数学家的智慧。”近日,北京天成恒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周华穗在接受全媒体记者采访时风趣地说道。

  “我们之所以将全国智慧物流平台命名为“物流派”,也希望这个平台能够传达丰富的含义,囊括平台分享的思想,拥有智慧的思维方式。”周华穗说。

  据了解,从2015年3月21日首次发布上线以来,物流派平台已经在全国28个省、184个地级市、827个区县建立了八百多个线下服务站,预计未来几年时间内,物流派将在全国每个县区级地域和特色乡镇建立数千家线下服务站,配合物流派线上的全国智慧物流平台,届时,物流派将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物流O2O平台。为全国的货主、物流公司、卡车司机等提供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物流服务,货主找货、车主找车实现完美匹配。

  物流派为何能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物流O2O平台?物流派开发方北京天成恒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周华穗为全媒体记者揭示出其中的三步玄机。

  第一步:开放包容,打破小散乱 引领“互联网+物流”

  物流是古老的行业,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但时至今日,我国的物流并非通畅无阻。周华穗举例说,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社会资源浪费严重;行业分散凌乱,缺乏统一管理;中间环节多,信息化程度低;信息不透明严重,车货匹配效率差。

  公路是我国最重要的物流运输通道之一,承担了大约76%的货运总量和大约33%的货运周转量。中国有1800万辆货车,但约40%都在空驶,主要原因是很多车辆返程时得不到真实有效的货源信息,因此货车利润非常低,部分货车只能靠超载赚取利润;美国每天有效行使率为1000公里,中国每辆卡车每天行使率为400公里。造成大量的资源能源浪费,并且污染了生态环境。

  周华穗认为,由于车货匹配信息极不对称,造成中国物流成本过高;此外,司机群体在社会上地位相对较低,同时司机群体也存在着“信任危机”,不仅严重影响物流诚信体系建设,其社会地位的低下及终日的奔波辛苦还很可能面临卡车司机后继无人的窘境;而2014年以来物流APP的不断涌现,很多货主和司机开始逐渐接触使用货运APP,这对公路物流传统运营模式形成巨大挑战。物流派APP正是在国内物流这种“小、散、乱”的背景下产生,旨在为解决车货信息极度不匹配的现状,以“车货匹配”为基础功能,未来将在此基础上打造 “全国智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

  周华穗自信地说,物流派的愿景是引领“互联网+物流”发展趋势,对传统物流融入“开放、包容”的互联网精神,让中国物流摆脱小、散、乱的行业发展现状,尽显物流派“高效、诚信”的风范和气度。

  第二步:汇聚整合,车货完美匹配 提升物流产业效率

  物流业是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货运业是基础的基础。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货运业功不可没。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货运业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需要分析新需求,注入新动力,谋划新发展。

  周华穗认为,物流派应该立足于开放包容的互联网精神,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势,着力汇聚整合公路物流资源,让车货匹配实现“点对点”无缝对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业效率,让公路物流资源迸发更大能量。周华穗从五个方面阐述了物流派的汇聚整合思想。

  第一,2014年以来,一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车货匹配平台集中上线,各种物流软件、物流APP应用风起云涌。信息平台型企业在物流园区“落地”,实体场站接入虚拟平台,线上与线下两网融合,互联网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而物流派的不同之处在于运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货运业,重构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圈。

  第二,在货运组织方式上,周华穗认为,需要逐步引导长途重载运输从公路向铁路、水运转移,科学确定道路货运功能定位,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如此,物流与货运领域才能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并进一步运用新技术手段,推动产业跨界融合,提高公路货运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基于此,物流派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通过线上平台,为货车司机提供车货匹配信息、实现信息透明,线上支付快捷安全。

  第三,站在物流企业角度来看,物流企业希望解决“营改增”后出现的税负增加和发票开具等问题,清理相关涉企收费,切实减轻税费负担;简化行业证照办理和审验程序,减少行政审批;规范涉路执法行为,坚决纠正“乱收费”、“乱罚款”,创造更加便捷通畅的交通运输环境。基于此,物流派建设线下服务站,异地委办,通过物流派的合伙人资源,解决货车司机在异地的上述种种不便;

  第四,卡车司机需要更多人文关怀。我国现有1400多万辆载重汽车,近3000万货车司机。他们是公路货运的主力军,也是亿万个家庭的顶梁柱。他们需要良好的工作条件,稳定的收入待遇,公平的市场环境,更需要家庭关爱和社会尊重。全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形成“关爱卡车司机”的良好氛围,使我们的行业成为最具活力的行业,从业人员成为社会尊重和羡慕的群体。而物流派做的就是解决司机“痛点”,提升货车司机在社会的地位;物流派“321关爱司机节”举办“评选中国好司机”活动等皆从此处着手。

  第五,从整个行业角度来看,需要推进行业自律。鼓励货主企业、物流企业、物流园区、信息平台服务企业、设备制造商、与货运相关的服务部门以及卡车司机等各利益相关方携手合作,共同营造平等、和谐、包容的经营环境。行业协会要加强调查研究,反映企业诉求,以诚信体系建设、社团标准制修订、第三方认证、统计信息发布等为抓手,探索行业自律的新模式。鉴于此,物流派不断发展全国各地合伙人、发展服务站,打造产品;物流派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致力于解决我国货运物流存在的一些弊端,为我国货运物流做贡献。

  第三步:画圆成圈,打造物流圈经济 构筑智慧城市

  周华穗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流通、全球消费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现代物流业逐渐发展成为朝阳产业,智慧物流也就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智慧物流不可能靠企业单打独斗,而是要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恶习,树立全国、全行业一盘棋的大物流思想。对于发展智慧物流而言,信息技术的研发与运用是最关键,供应链管理是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所有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杀手锏,所以,智慧物流一定要向智慧供应链延伸。通过信息技术,实施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一体化运作,使市场、行业、企业、个人联结在一起,实现智能化管理与智能化生活。

  当前中国的大中城市都已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而城市的生产与建设,城市居民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物流。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智慧物流,而智慧物流的打造又与智慧城市的规划息息相关。

  周华穗说,“智慧物流”在“智慧城市”的运作中应有三个突破,一是交通管理,二是共同配送,三是运输装备。鉴于此,物流派要做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全国性的、成体系的一个公共服务平台。而物流派的使命不仅在于搭建一个服务平台,还要打造一个物流生态圈,利用线上的全国智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和遍布全国各个地级市和县区的服务站打造天、地、人协同发展的物流生态圈。天指的的云平台,要保证时刻在线,未来还要涉足物流金融和服务平台;地指的是利用地面服务站实现随时联动,物流派2015年建设完成1000个服务站,2016年物流派建设完成2862家以上服务站,2017年6月建设完成900个特色镇服务站;“人”指的是物流派志同道合的合伙人。
点赞
收藏
袁孝尚
共发表88篇作品
最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