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物流网全媒体报道:
虽说对于“剁手族”来说,短时间内还无法享受到无人机送快递这种高大上的服务,但目前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为此,笔者盘点了无人机应用的几大热点领域。
应用领域一:新闻报道
应用热度:★★★★★
与往年一样,今年的十一长假再次体现出“双拥”的特点——拥挤和拥堵。拥挤是指各大热门旅游景点内及周边地区摩肩接踵的人群;拥堵则是描述高速公路上头尾相连的车流。“双拥”也将假期出游者的好心情吞食殆尽。
与新闻报道中的抽象的数字相比,画面这种具象的表达方式,能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双拥”的程度。10月6日,北京一家媒体用无人机航拍到北京京港澳高速入口的车辆拥堵的场面——密集的车流让高速公路再次成为天然停车场。新闻报道已是无人机在民用方面应用较多的领域之一。
其实,早在2013年雅安地震抗震救灾中,央视新闻就采用无人机拍摄了灾区的航拍视频。在俄罗斯索契冬奥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以及央视的钱塘江大潮等重要事件的报道中,无人机也功不可没。
简评:与新闻报道中枯燥无味的数字和冗长的陈述相比,一幅图片或一段视频更具有震撼力、感染力和冲击力。无人机航拍无疑满足了观众(读者)对新闻越来越高的要求。
应用领域二:影视拍摄
应用热度:★★★★
曾执拍过《阿凡达》和《终结者》的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也开始关注无人机拍摄技术了。在今年新西兰举办的一场无人机挑战赛上,卡梅隆对这场挑战赛的期待是,能够设计出更加适合好莱坞电影拍摄的无人机。
卡梅隆为啥这么看重无人机在电影拍摄中的应用?无外乎两点原因:时间和金钱。很多人对好莱坞电影情有独钟,激烈的枪战和打斗场面、高速急驰的汽车在车流中追逐等令人热血喷张的画面,是一个重要原因。而为了拍摄出这些充满暴力美学感的镜头,以往需要直升机和拍摄团队的配合。而如果采用无人机,则可以大大缩短拍摄时间和降低拍摄费用。
相信很多看过《敢死队3》的人们,对这部电影中激烈的枪战角逐,疾驰而过的列车,盘旋靠近的直升机等镜头记忆犹新。过去想要用航拍技术达到这种效果,往往需要直升机及整个拍摄团队的配合。而如今,只要一台远程遥控的无人机就能全部完成。《敢死队3》里,无人机仅用了不到10天就完成了原本直升机要花上38天才能拍摄完的镜头。
与好莱坞电影相比,无人机已经成为国内各大电视台录制真人秀节目的标配。从央视的《勇敢前行》到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无人机360度的无死角拍摄出来的画面,大大增加了节目的观赏性。
简评:无人机航拍在电影、电视剧以及新闻节目的录制中是比较常见的,而在真人秀节目中的应用才刚则兴起。国内观众对文化需求的提升,以及电视节目形态发生变化,对节目拍摄的器材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其中无人机愈发受到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电视台的青睐,这或将成为无人机在民用领域应用的潜力市场。
应用领域三:农业植保
应用热度:★★★
在赵本山诸多脍炙人口的小品中,或多或少地掺杂着“三农”的元素。1997年央视春晚赵本山小品《红高粱模特队》就是较为典型的一个。从小品的名字,到演员的着装,再到为果树喷酒农药情节的设计,浓浓的乡土气息贯穿于整个小品的始终。
艺术源于生活。农民背着喷雾器在农田里喷洒农药,这是在我国农村田间地头司空见惯的场景。而如今,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这种传统的农药喷洒方式正被无人机这种新型的农药喷洒方式所取代。
以前田间地头采用人工方式喷洒农药,不仅速度慢,还有一定的风险,在高温天气下还有中毒、中暑的安全隐患。而用无人机喷药防治病虫害的方式,刨除农药费用外,每亩费用在10元左右,与雇工成本相当。但是这种方式不仅能把药液喷洒得更均匀、节省农药,而且作业速度快,提高了农药喷洒的安全性。有报道称,以载荷为16公斤的电动单旋翼植保无人机为例,其喷洒效率是传统人工的30倍,每天作业300-500亩。其实,不仅是农业种植,在林区防治病虫害方式,无人机也能大大显身手。
简评:无人机在农业植保领域的应用前景无疑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无疑是崎岖的。仅目前的情况而言,国内的农业植保无人机只是看上去很美,在推广过程中,价格昂贵、扶持政策不完善,行业标准不健全,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基础服务缺乏等,都是农业植保无人机普及之路上的拦路虎。
应用领域四:应急救灾
应用热度:★★★
秋冬季节,天干物燥,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面对可能突发的森林大火,除了做好预防工作,同样需要做好发生火灾的救援应急预案。除了地面的救援外,空中力量在消防救灾中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成熟,无人机在侦察、监管、小件物品运输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不仅消防,在地震应急救灾方面,无人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等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地震中,由于天气因素的影响,卫星遥感系统或载人航空遥感系统难以及时获取灾区的实时地面影像。我国利用无人机获取灾区影像正在成为救灾测绘应急保障的重要手段。地震发生后,无人机迅速进入灾区,在灾情调查、灾情动态监测、房屋与道路损害情况评估、救灾效果评价、灾区恢复重建等方面得到广泛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起到了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
简评: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而由此造成的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也是巨大的。灾害发生后,及时、准确地获取灾害信息是提高救灾效率和质量的前提。无人机作为卫星遥感和载人航空遥感的补充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其实时性强、灵活方便、外界环境影响小、成本低的优点,其在灾害应急救援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除了上述盘点的四大领域外,无人机在环境监测,电网巡检、石油管道巡检,大气取样、人工降雨,矿产资源堪测、国土资源开采,交通巡逻,航空测绘,城市规划、市政管理,野生动物保护等民用领域得到不同程度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