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大众:重新考虑合资企业的战略地位
2015-09-02 14:22:00
956
0
21世纪经济报道 

  今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增长放缓,大众作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领军企业,其两大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同样感到压力。

  2015年,正值大众进入中国市场三十周年,在中国汽车市场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一向以战略胜出的大众,无论在合资战略、还是在产品战略层面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大众如何顺应市场、走出目前的困局?大众在中国的发展对中国汽车具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为此,于近期记者采访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JDPower中国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梅松林、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张君毅,研究并把脉大众。

  重新考量合资企业的战略地位

  记者:您认为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三十年,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付于武:首先是产品的贡献,大众的车型比较接地气,大众高中低、大中小车型都有。南北两个大众推出一系列被中国消费者接受的车型,这个也是其他公司没有的。大众跟宝马和奔驰不太一样,它能够满足消费市场的最大需求,它的产品系比较丰富。

  赵 英:大众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上海大众是在中国汽车合资早期,在轿车领域、最大的全面合资的企业。当时我在中汽,我们不仅引进了产品,学 习了产品的制造技术,我们还学会了全套的管理工厂的技术以及怎样保障产品的质量等等。德国大众全面合资的企业的引进带动了中国汽车制造水平的提高。当时引 进的制造和管理方式都对中国汽车制造有着促进作用。围绕德国大众的国产化,我们还孵化了许多汽车零部件企业,这对整个中国汽车零部件以及中国整个汽车工业 体系,都是有促进作用。

  梅松林:大众在市场占有率、技术引进、培养消费者使用习惯方面一直在领导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很多时 候第一辆车要不是捷达要不是桑塔纳。而且当时消费者评价好车的标准是受大众很大程度的影响。从技术层面来讲,大众基本上引导行业的发展,比如涡轮增压和 “DSG+TSI”双离合变速器技术都是大众引进,其他品牌再跟上。在营销、服务、销售方面,尤其早期在4S店的建设上,大众对市场影响也比较大。

  张君毅:大众对中国外资引入和相应法规建设方面上起到了很重要的引领作用,并开创了中国家用轿车和私家车时代,它引领了整个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没有 大众的话,中国不太可能会形成百家齐放的汽车产业。大众同时还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人才,比如,如果尹同跃没有在一汽-大众的经历,他也不可能塑奇瑞这样的 品牌。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