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新的金融改革方案已提交国务院层面审议
2015-07-28 16:39:00
808
0
财经网 
        上海自贸区新的金改方案目前已提交国务院层面审议。该方案全名为《进一步推进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方案》,也被称为“金改49条”。


  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李军在近期举行的通气会上表示,“国务院审议通过后我们会尽快发布实施。”,整个前期的准备工作已经完善,只欠东风。

  已经提交的49条并非方案原貌。

  2013年上海自贸区挂牌后,“一行三会”陆续出台了“金改51条”,支持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创新。而在上海自贸区扩区后,因为陆家嘴、张江、金桥等片区的纳入,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空间更大,参与试点主体更丰富,也更便于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

  李军表示,上海与“一行三会”等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反复沟通协调,初步形成了上述文件,也与国家有关部门多次研究沟通,并反复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终稿,提交国务院层面审议。

  根据“49条”,上海自贸区内将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先试,逐步提高资本可兑换的程度。

  具体来说,就是按照统筹规划、服务实体、风险可控、分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逐步提高资本项下各项目的可兑换程度,进一步便利企业和个人开展境内外投融资活动。

  所谓的逐步提高资本项下各项目的可兑换程度,李军表示,根据国家对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总体安排,应该是先本币后外币、先长期后短期、先债权后股权,“上海自贸区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也是按照国家总体的步骤在推行当中。”

  作为资本项目可兑换基础设施的自由贸易账户,自2014年6月在上海自贸区启动,并在2015年2月扩大了境外融资的规模和渠道,4月启动自由贸易账户外币服务功能。

  统计显示,截至6月底,共有28家金融机构通过分账核算系统验收,开立19979个自由贸易账户,账户收支总额6357.5亿元。

  除了逐步提高资本可兑换的程度外,李军介绍说,“49条”还包括其他5方面的内容:

  1.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贸易、实业投资、金融投资三者并重,积极推动资本和人民币“走出去”,不断扩大境外人民币进入境内投资金融产品的范围,使人民币可以成为全球主要的支付、清算、储备和定价的货币;

  2.在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下,积极推动金融服务业的对内对外开放,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具备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开放;

  3.积极推进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平台的建设,这也是自贸区扩区以后金融创新的一个亮点和重点,进一步提升上海金融市场配置境内外资源的功能;

  4.结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金融对科技的服务;

  5.推动金融开放“安全网”建设。建立自贸试验区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的金融监管机制,加强风险防范,营造良好的金融法治、信用、创新等环境,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压力测试,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点赞
收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