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别学美国 学日韩
2015-07-16 16:28:00
1058
0
百度百家 齐俊杰
       有人说马云只做对了两件事,一个是阿里巴巴,一个就是支付宝,阿里巴巴的上市已经让马云成为了中国首富,而另一个更值钱的支付宝,给马云带来了无尽的光环,让小伙伴们相当的羡慕嫉妒恨,同时都在猜测,支付宝到底会值多少钱。马云也把支付宝装到了蚂蚁金服里面,然后打包在一起,这次出乎大家意外的是,马云开始约起了A股,要在国内IPO。真的是因为马云开始爱国了吗?恐怕未必,很明显什么种子就得种在什么地方。互联网金融只有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才能生根发芽。美国人根本玩不转。


  为什么说美国做不好互联网金融呢?

  给美国人讲一个13亿中国人的电商故事,可以圈来数百亿美金,很简单你就告诉他我是中国的亚马逊加易贝,但如果给美国人讲一个蚂蚁金服,甚至是支付宝的故事。美国人可能就会比较迷茫,实在不清楚这是个什么玩意。银行就摆在那,为什么要用你的支付宝。这就是美国和中国两个国家的金融土壤的区别,在美国有专门的投资银行和专门的零售银行,前者如高盛、摩根斯坦利,后者如花旗和摩根大通。而完全的市场化行为,让美国的零售银行们,奋发图强,不断完善自己的服务链条,增加客户体验。早在60多年前,美国富兰克林银行就开始发售信用卡了,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竞争,目前美国的信用卡,几乎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只要是个人信用记录良好,借到钱那是分分钟的事情,而且如果你网购,快捷支付也是灰常的方便,另外买到了东西想退,马上可以通过信用卡终止付款,退回资金。怎么听都像是支付宝的功能,没错!支付宝的这个起家立命的核心功能,就是跟美国的信用卡学的。

  美国有一家公司,号称美国的支付宝,那就是贝宝(Paypal)1998年就成立了,但因为绝大部分人用信用卡完成网上支付,第三方支付的市场很小,其网上支付与庞大的信用卡支付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Paypal已经进入了26个国家(包括中国)的193个市场,其跨国支付优势十分显著,但其在美国的规模占比远远不能与中国的支付宝相提并论。许多经常来往于美国和中国的人都承认,在中国需要网上支付时大多是用支付宝,但在美国网购还是用信用卡。

  换句话说,支付宝在中国的成功,并非是马云做的太好了,而是因为中国的这些银行做的太差了。简简单单的付费中介的功能,竟然十几年都开发不出来,信用卡被盗,也是你持卡人倒霉,银行根本不赔,还有就是储蓄卡跟信用卡分割,弄一堆账户,一堆卡给日常生活带来了非常多的麻烦。就是因为这种懒惰和自以为是,让支付宝钻了空子,再加上强大电商平台支持,等这些银行的老爷们醒过闷来,发现为时已晚,只能在支付宝的规则里玩了。

  LendingClub的上市,成为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榜样,P2P在美国又前景怎样呢。

  蚂蚁金服不仅仅是支付宝,是整个电商供应链上面的借贷服务,现在国内比较流行P2P网贷也是基于借贷服务,但这种业务在美国根本也没有土壤可言,全球最先也是标杆性的企业lendingclub做的个人消费贷业务,在去年上市,结果现在的股价基本是在最低位徘徊,市值已经跌了三分之一。可见华尔街对这样的业务根本就不感冒,美国的企业结构是以科技创新类企业为主(跟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比较像,他们啥时候在P2P上面借过钱?),而我们的企业结构是小制造业为主,这也就从根本上区分了两地的融资结构,美国更多的是靠PE股权基金,和资本市场融资,由于未来属于不确定性,所以根本没法承诺还本付息,也就没法进行债权融资,所以美国的股权基金很发达,股市也很发达。但民间高利贷几乎没有(银行贷款利率很低也很方便),中国就不同了,我们更多是来料加工业务,或者是商贸业务,采购然后加工,然后销售,这样一条供应链上,利润不高,但是可以计算清楚的。而且都有明确的时间点。所以借贷业务还本付息是比较明确的,再和电商数据相配合,就能产生供应链金融。所以我们看到,阿里和京东都在大规模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而反观美国易贝也好,亚马逊也罢,喊了多年也确实在做,但始终做不好。Paypal做个货币基金,2011年的时候,由于不断的降息,最后干黄了了。跟余额宝在中国的风生水起,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美国传统的金融发达,压缩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所以我们没必要跟他们学,而按照蚂蚁金服和京东的路径,未来的供应链金融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向,这点可以跟日韩学学,比如索尼,他的电视、手机、之前的笔记本业务简直就是亏得一塌糊涂,要不是游戏业务和金融服务为他苦苦支撑危局,恐怕索尼早就玩完了。索尼金融主要也就是2个业务,一个是保险,一个是放贷,保险吸引现金流,而放贷投资收入利差。在日本跟我国差不多,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指导企业运作,完成这一任务的工具就是银行业,因为日本公司的资金来源50%以上都来自银行业,IPO只是很少的部分。与政府有着密切关系,资金充沛的大公司,无疑是参与这场游戏的良好人选。在日本,银行与公司,公司与公司之间交叉持股,是常有的事情。所以,要想发展,要么完全看银行的脸色,要么自己想办法,在日本,大公司先天有当影子银行的天然动力和优势。一些大的财团,为了不受制于人,首先就要搞个自己的银行,索尼、三菱、三井住友这都是著名的财团自己搞的银行。而在韩国也大致如此,比如三星也有自己的银行、保险、投资管理公司等。 三星在创业初期,做的“三星商社”,到了后来开始涉足三星电子;随着其二代接班,开始多元化,涉足金融等领域。也就是说三星在初期,也是非常低端的产业。而后才逐渐高端起来。有了金融的支持,三星也好索尼也罢,才能够在自己的产业链上,垄断从上游到下游的所有业务,形成完整的供应链。而在我国目前这一大块是缺失的,由于金融的长期管制,没有银行牌照,证券牌照,更没有保险牌照。所以一切揽储和融资的方案几乎都没有,企业要想发展,要么去银行借钱,极其偶尔才去资本市场圈钱,搞个定增什么的,以至于处处受制于人,稍微好一点的白菜,都被国企央企这些不缺钱的猪给拱了,留给民营企业的都是利润极低的产业,也就给别人打打下手。如今互联网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有机会办民营银行,有渠道沉淀资金,还有机会通过P2P来解决融资问题。在搞活自己供应链的同时,也顺便打通了民间金融的任督二脉。亚洲式产业集团,可能才是中国企业家布局的方向,如今马云在做,刘强东也在做,就连刚干了5年的雷军,也在打造小米金融,目的就是克隆三星的整个产业链布局。

  所以,无论从需求、从资金共计、还是从利率、以及传统银行竞争者多维度来分析,美国的互联网金融注定不是一门大生意。但在中国,这个领域里,下一个十年将再次产生千亿美元的企业。日韩的大产业集团才是我们现在的目标。
点赞
收藏
齐俊杰
共发表1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