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供应链金融风险须从多方面入手
2015-06-02 13:41:59
1148
0
现代物流报 孟庆泽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在诸多金融服务产品中,发展供应链金融不仅可以缓解物流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同时还能给供应链金融的参与者,即商业银行、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以及物流企业等带来共赢效果。然而,由于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较多、融资模式灵活、契约设计复杂,导致其所面临的风险问题也是多种多样。


  主要风险表现在,商业银行把融资企业交付给银行的抵押物转交物流企业代为保管,但是,一旦把质物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之后,银行就可能会减少对质物的市场信息、价格、所有权信息等方面的了解。

  这时,质物的信息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方面就会了解的很多,由此会产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物流企业可能会做出一些不利于银行的举动,如个别物流企业会串通需要融资的企业向银行骗贷;监管企业不尽职尽责,造成了抵押物质量不符和货物数量缺少丢失等情况。此外,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如果缺少严格的监控管理,还可能会导致核心企业的道德风险。

  事实上,供应链金融中所涉及的风险问题还很多。然而,如何有效地控制风险,将是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鉴于供应链金融灵活、复杂的特点,笔者认为,化解供应链金融的潜在风险,应该从多方面入手: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和监管程序。无论是银行机构,还是物流企业,都要根据服务方式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和监管程序。比如,物流企业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制定完善的入库、发货的风险控制方案;银行要加强对客户的资料收集制度、资信调查核实制度、信用动态分级制度等,从根本上杜绝因内部管理漏洞和不规范行为而产生的风险。

  强化整个供应链相关授信主体的综合准入管理。供应链金融是从整个供应链角度出发,对链上各个交易方开展的综合授信业务,因此,需要结合供应链总体运营状况,对授信企业的主体准入和交易质量进行整体性的评审,需要从供应链关联的角度对链上各主体业务能力、履约情况,以及与对手的合作情况等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合理选择质押物。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建议选取价格透明、稳定、容易保值的质押物品。在物流企业的管理方面,则应该安排值得信赖、诚信度比较高的员工进行质押物的日常保管、查验、出入库等环节的操作,最好是公司制定一整套完整的制度,明确各管理人员的职责来管理质押物品,以此避免人工管理所带来的道德风险。

  加快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加快建立电子化信息平台,可以实现对供应链金融业务总量、业务结构、融资商品、监管企业合作情况等相关要素的电子化统计,进而实现日常融资货物质押及解押操作、报表统计、风险提示信息、库存和赎货情况分析等工作的电子化,使业务操作更加流程化、透明化,从而可以降低业务操作对人员的依赖,减少人为的随意性。

  加强信用的建立与整合。物流企业应加强信用的建立和整合,建立客户资信调查核实制度、客户资信档案制度、客户信用动态分级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对客户进行全方位信用管理;同时,还要建立灵活、快速的市场商品信息收集和反馈体系,使企业自身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行情的脉搏,掌握商品的市场价值和销售情况变化规律,及时获得真实的资料。这将有利于质押货物的正确评估和选择,避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质押物的评估失真。(作者为北京高科物流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员)
点赞
收藏
孟庆泽
共发表1篇作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