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作为国家和全省汽车产业的重要力量,华菱星马应该如何在这个精神下加快发展?笔者就这个话题采访了华菱星马董事长刘汉如。
“面向国际市场,发展中国制造的高端
商用车,这就是我们企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刘汉如直奔主题。
刘汉如侃侃而谈: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和加入WTO,中国的汽车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中国也已成为汽车制造大国。但是,还不能说我们是世界汽车制造强国。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要成为汽车强国,企业必须面向国际市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取得发展。这就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打造强大的竞争力,二是自身要国际化。
占领国际领先的技术高地
刘汉如董事长说,纵观全球著名的国际性大企业,他们的成功都是无一例外地坚持技术创新驱动战略,比如现在的微软、苹果、阿里巴巴等。中国的汽车要走向的现状,走西方式原始积累的道路来不及,也没有必要,必须要结合国情和各企业自身特点探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道路。
我们早期的华菱重卡项目,走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在掌握了新一代重卡底盘的技术之后,我们开始第二代重卡技术和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的开发。但是,国外没有企业愿意把最先进的核心技术转让给我们。因此,单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条路就走不通了,只能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结合企业发展需要,我们又探索了“集成国际技术为我所用”的道路,即通过与国外研发机构合作开发,共同研制新产品,知识产权为“我”所有。2013年年底,我们配置自主开发的发动机、变速箱和车桥的星凯马系列重卡获得了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目前该项目正在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
刘汉如体会深刻地说,世界是个丰富的资源库,要占领技术高地,除了直接的产品技术合作外,以下几个方面非常重要:一是技术创新人才体系的建设和培养。二是积极寻求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支持。三是建立广泛的战略合作联盟。近年来,我们通过合作,研发设计人员掌握了一套先进的产品研发流程管理和技术,在关键技术和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同时利用多年来形成的研发能力和工程能力将联合开发的成果在公司内转化成生产力,形成自主创新品牌产品。
刘汉如高兴地说,虽然说中国汽车技术水平与世界一流水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近几年来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这种差距正在缩小。尤其是中国的
商用车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正是得益于国内企业抓住了技术进步这个重点。
打造世界一流的制造基地
刘董事长认为,中国汽车产业与国外的差距是多方面的,如果没有在最容易实现的硬件方面赶上甚至超过国际一流水平,而去谈什么产品竞争力、谈什么品质卓越,肯定都是空话。要打造国际一流品质的汽车,必须要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设备和国际一流水平的管理。
2002年5月,我们的1万台重卡项目正式破土动工,2004年全部建成并投产。当时我们引进的先进设备不仅在国内是一流的,有不少设备连三菱这样的国际大公司都不具备,完全称得上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重卡生产基地。
1万台重卡生产基地建成后,我们的产销量连年攀升,并且实现了批量出口。然而国内重卡行业发展很快,之后很多先进的生产基地也都陆续建成,这样我们的优势就不明显了,产能很快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国基础建设、公路运输以及采矿业飞速发展,国内重卡市场的前景广阔。在这个背景下,华菱开始打造更先进、产能更高的重卡生产基地—单班年产5万台重卡基地。
5万台重卡项目于2008年破土动工,2013年全部建成投产。新基地在厂房设计上,集中体现了当今先进的设计理念,更加安全和环保,采光和通风效果非常好;生产工艺设备采用的都是当今国内外先进的设备,管理手段智能化,管理方式集约化,是目前国内自动化程度高、管理先进的重卡生产基地。整个5万台重卡项目堪称“气势恢宏”,它为我们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公司实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我们启动了发动机项目。发动机技术含量高,又定位高端产品,对生产条件的要求更高。
华菱发动机生产基地一期占地4万多平米,有三条生产线—缸盖机加工、缸体机加工和总装线。不仅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还体现在另一个国内独一无二的技术—工艺设计上的柔性生产线。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发动机制造厂家都是专线生产,一条生产线只能生产一种类型的发动机。而我们汉马10升和12升两种发动机却能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即为柔性生产线,是当今先进的生产线。集中了全世界先进的重型发动机生产工艺设备!
构筑全球标杆的供应体系
刘汉如继尔谈到了供应体系。他产,汽车制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仅零部件就有2万多个,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零部件出了问题,汽车就是不合格的。
他说我们必须承认,国内的汽车供应体系在核心技术和制造水平上与国外的差距还很大!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波音飞机是来自全球的资源,我们为什么不能以全球的胸怀来发展的我们的汽车呢?只要我们善于对全球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进行创新,并把这些资源变成自己的,形成优势,中国的汽车就一定能够成功!
刘汉如说,华菱早期的产品因为引进的是日本三菱的技术,关键零部件供应主要都是日本的。经过吸收和再创新后,整合了国内最优质的配套资源,与早期的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整合国际零部件资源还带来一个好处,就是他们在全球的服务网络比较健全,服务能力也很强,我们的整车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后,可以借助他们的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国外用户对服务的需要。对我们早期进入国际市场,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全球的供应体系最明显的体现还是在我们的发动机上。因为我们的发动机定位国际高端产品,国内的配套体系暂时还满足不了,这就决定了我们发动机的配套体系一定要采用国际顶尖产品。比如:我们的起动机和高压燃油系统是德国博世的、涡轮增压器是美国霍尼韦尔的、减震器是德国汉森的、连杆是德国马勒的、缸内制动是美国皆可博的、曲轴是德国蒂森克虏伯的……每一个零部件都有国际大牌的身份,但是经过整合后,组装在我们自己的汉马发动机上,就都打上了我们自己的“汉马动力”商标。
全球化的供应体系,可以有效弥补国内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先天不足,迅速提升中国汽车的品质,成为增强我们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法宝。
创建国际知名的产品品牌
刘汉如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前董事长罗伯特·士普·伍德鲁夫说过:“只要‘可口可乐’这个品牌在,即使有一天公司在大火中化为灰烬,那么第二天早上,媒体的头条新闻就是:各大银行争着向‘可口可乐’公司贷款。 ”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刘汉如认为,优秀的企业没有一家不实施品牌战略、不追求品牌效应。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不把价格视为选购商品的第一因素,而是把品牌摆在了第一位。这是理智的消费,因为他们意识到,这样做,买回来的不仅是一件商品,同时买回来的还有优秀的质量、优良的服务、厂家的诚信等。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品牌定位和规划、保持技术领先、产品品质保证、服务能力建设和品牌推广等。
2004年,我们就提出了“定义重卡新标准”的理念,把品牌定位为高端。为了打造高端品牌,我们开发出了节能环保、可靠性高、设计人性化的高端重卡产品,后来向欧洲先进技术看齐,先后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第二代重卡星凯马系列和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三大核心零部件总成,占领了技术的至高点。引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提升制造工艺水平,强化质量管理,打造高质量的产品。推行“大服务”理念,完善营销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打造亲情服务品牌,为客户提供及时、周到和个性化的服务。制定了名牌争创中长期工作计划,推进品牌创建工作,截至目前我们共获得了11个“安徽省名牌产品”。规范了品牌标识,加大品牌推广力度,通过参加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宝马展等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性展会、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和一系列终端推广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现在,我们的技术领先性获得了用户认可,产品品质在用户中形成了非常好的口碑,服务能力受到用户好评,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高端品牌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我们有着坚定的信心,未来的国际市场一定是中国的,中国的
商用车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一定有更大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