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彬:菜鸟网络用大数据推动互联网+物流
“互联网不仅可以解决信息流,提供给用户最短的沟通链路,里面产生的大数据还可以生产处理产生更大的决策价值,”菜鸟网络快递事业部总经理王文彬日前在杭州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大会上表示。
在王文彬看来,目前中国快递物流行业信息化程度还不够,加上各个环节的网络信息不能互通,影响了网购快递效率的提高。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全网产生超过4000万笔物流订单,规模全球第一。同时,包裹量每年还有50%以上的增长,预计5-8年以后每天会有2亿笔物流订单。王文彬认为,中国电商市场千万级别的卖家和亿级的消费者,决定了快递物流会是一个极度发散、极度复杂的寄、配、收的问题。“没有社会化的物流体系,依赖一两家是做不了的。”
王文彬提到,菜鸟网络已经推出了几个基于全业务链条的大数据产品,如菜鸟联合高德的地图以及大数据处理产生的4级地址库,可以匹配消费者的配送地址到结构化的乡镇、街道。有了这些架构化的地址讯息,就可以提供更精准的配送。“今天我们已经累积超过几亿条经过脱敏的、活跃的地址库数据可以使用,”王文彬称。
此外,菜鸟电子面单有望解决快递公司信息化的基础,节省成本,目前覆盖率已经超过30%。在商家端,电子面单提高了发货效率,成为行业信息化的低成本入口。不久前,菜鸟宣布电子面单系统将永久免费给合作伙伴使用。
王文彬举例,要解决时效,除了需要让商品能够就近发货,还需要提升现有快递网路的效能。消费者需要的服务确定性,不但是要求快递公司派发的准确性,还涉及到整个快递链条的方方面面,包括商家的库存管理。这些问题,有些需要快递公司自己解决,但是有些问题,需要菜鸟协同建立的、覆盖各方的信息数据网络来解决。
“通过数据把各个行业合作伙伴的系统串联起来,这是菜鸟努力的方向,”王文彬说。菜鸟网络已经与全国14家主要快递物流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中国智能骨干网的建设。王文彬称,“智能骨干网将是菜鸟联合不同合作伙伴的子网路而搭建成的网路,这个系统应当能够协同并整合社会化物流的能力,最终解决物流服务的确定性。”
按照规划,菜鸟将用5-8年的时间,努力打造遍布全国的开放式、社会化物流基础设施,未来能够支撑日均300亿(年度约10万亿)网络零售额,支持国内任何一个地方网购实现24小时送货必达。(本文《现代物流报》授权第一物流网首发)